8月25日,一個尋常的周六中午,記者意外地接到西南地區某小水電協會會長徐軍(化名)的電話。他一開口就說,“我想聊聊我們省的小水電,說說沒娘的孩子過的是什么樣的日子。”
當天上午,從外地趕回來的他,看了《小水電困局》的系列報道后,特意委托秘書聯系記者,希望能夠在電話中向記者反映當地小水電的情況。
8月13日,能源周刊推出專題報道《小水電困局》,在覆蓋四川、貴州、云南、江西、浙江等省市小水電的調查的基礎上,從電價、環保、監管等三方面剖析了小水電緣何深陷虧損泥淖。
50分鐘的通話里,徐軍雖有時會提高聲調,但更多的時候是在用平淡的語氣和記者嘮叨。作為一個小水電行業的資深研究者,他一再強調要從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等角度全面地看待小水電。
徐軍說,正是由于投資體制與管理體制不匹配,才使得民營資本的介入擾亂了“一池春水”。
在小水電發展的前兩個階段,主要是出于解決農村用電難題而投建項目,一般無關乎投資回報,小水電的開發利用“按部就班”的推進著。
近年來,民營資本逐漸取代國有資本,在小水電市場中份額日趨增加。逐利的民資本可以刺激市場活力,但在相應的配套管理體制未能出臺或有效落實的情境下,蜂擁而上的民營資本“跑馬圈河”,一切似乎亂了套。
徐軍對此感觸頗深。在他看來,電價、稅收、利息等方面延續舊制無疑會加重民營資本的負擔,加之行業分配不公,小水電的利潤空間一再縮減,多省虧損運營,苦不堪言。
其實,小水電更像一個沒娘的孩子,“誰都管,誰都不管。”能源局、發改委、水利部、環保部都只管理其中的一方面,并沒有一個明確的主管部門“大家長”對小水電的生存發展問題進行長遠、科學的規劃與管理。
徐軍說,這次匆匆從外地趕回省里,是由于當地政府又在試圖通過協商的方式壓低小水電電價,讓利給地方國有企業和支柱性產業。他希望本報能夠幫助呼吁,給小水電企業留一些生存空間。
“救市可以理解,但不是小水電企業不想讓利,是根本無利可讓。幾厘錢看似不多,可對于已經低到底的價格怎么降?”隔著電話,記者還是可以感覺到徐軍的不滿,但更多的是深深地無奈,最后化成一陣苦笑。
徐軍說,當生存成為難題的時候,小水電企業根本沒有錢去搞管理體制改革、員工培訓、技改、植被恢復等。對這些問題,他并不回避,甚至認為,“四無”電站,也并非全是民營資本逐利的錯。“審批、設計、驗收成本已經占到總投資成本的20%,手續越來越繁瑣、復雜,經常是電站建成了,手續還沒完全拿下來。”
審批、核準、驗收的標準與要求至今不統一,雖不至于“無法可依”,但具體要求很模糊。
僅以驗收標準為例,目前普遍采用的還是2000年的國標標準,但該標準適用于25萬千瓦以上裝機的大型水電站,對低于25萬千瓦的中小水電站參照執行。而小水電如何參照執行,至今未有配套細則出臺,混亂是不言而喻的。
徐軍告訴記者,去年某市120余座水電站面臨驗收,通過率尚不足6%。但未通過驗收的水電站因當地電力供應緊張并未關停,仍在運行,這樣的“四無”電站在西南并不鮮見。
“小水電現在效益不好,難過;效益好了,也同樣難過。”徐軍說,就目前的市場環境而言,小水電企業能做的很有限。管理體制不順,沒有“大家長”的小水電的日子怎么過,還得看接下來的政策。(
來自:中國經濟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