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煤炭價格的“斷崖式”下跌,當前煤炭企業生存狀況令人堪憂!各大煤企陷入虧損泥潭不能自拔。在泥濘中艱難前行的煤炭企業,能否在未來幾年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是所有煤炭人目前比較迫切需要了解的重大命題。
下游需求低迷 煤炭去產能化任重道遠
2015 年以來經濟增速不斷放緩,在中央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大背景下,此前拉動GDP高速增長的傳統行業景氣度持續下滑。此外10月財新中國 PMI指數報 48.3,已連續8個月在榮枯線下方運行,傳統產業景氣度持續下滑,而高耗能產業集中在傳統產業,傳統行業的低迷限制了煤炭消費的回暖。
新常態下經濟增速下降,投資放緩,傳統產業需求乏力,占煤炭需求80%的下游四大行業中有三大行業增速放緩到負增長。1-10月火電增速-2.6%,生鐵增速-3.3%,水泥增速-4.6%,合成氨增速1.4%,低迷的下游需求短期內難以改善,預期未來一段時間煤炭需求仍將負增長。
中煤協統計的最新數據顯示,前三季度90家大型煤炭企業合計虧損8.1億元,去年同期利潤450.2億元。企業資金愈加緊張,貸款拖欠截至9月同比增加220億,為歷史最高。
價格方面,截止12月7日,秦皇島港5500大卡市場動力煤價349-361元/噸,比年初降低165元/噸,下降31.7%,跌回2004年水平,市場景氣指數持續處于寒冷區間。
受需求量減少和環保政策的多重影響,煤價持續下跌,煤企生存狀況令人堪憂!但追本溯源,此輪煤價下跌根源在于產能過剩、供需失衡,減少供給、限產保價本是煤炭行業應對危機的不二選擇。
中國煤炭資源網最新分析數據表明,2016年動力煤有效供應量預計將達到33.45億噸,其中2016年新增產能將高達3.83億噸。
汾渭總經理常毅軍表示,市場有多大的需求,就能提供多大的產量,2016年煤炭供給充足,產能過剩依然是基本格調。在整體供大于需的大背景下,政府將繼續會進行政策調控來控制產能。未來整合礦井、逐步市場化是一種趨勢。
從煤炭行業企業數量來看,在經歷了一系列的淘汰落后產能、關閉兼并中小煤礦等整頓措施后,煤炭企業家數在年初便不再下降,目前維持在6400家的水平,新的退出趨勢尚未出現,產能退出十分緩慢。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國煤炭行業經歷了一輪國進民退之后,大中型的煤礦基本上都集中在國企手里,僅國有重點煤礦的產量就占全部產量的一半以上,由于國企承擔著大量的社會責任,而且普遍歷史包袱重,即使虧損也會繼續生產。
其次,對于新增產能,由于在投建的時候普遍貸款融資,財務壓力大,所以即使虧損也不得不生產,只要煤價還沒跌破現金成本,這部分產能短期不可能退出,因此去產能任重道遠。
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表示,據保守估計,我國煤炭行業的形成生產能力約在50億噸左右,超出需求將近10億噸。煤炭行業要想重新點亮前進之路,首先是要控制產能擴張,跳出“煤價越低越生產”的怪圈。
按照周大地給出的行業脫困路線圖:第一步,要防止新增產能的擴張,先止住血;然后,將部分現有產能淘汰出局,實現換血。而要實現產能大換血,必須依靠經濟手段和政策手段合力來推動。
行業寒冬遠未過去 煤炭轉型是必然
自2014年開始,國家相關部門對煤炭不合理產能的限制一直沒有放松,期間出臺了一系列限產政策,來調節煤炭供需平衡,促進煤炭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在“限產令”執行以來,各地方政府和煤企都予以重視,然而由于地方與地方之間、國企與民企之間都存在競爭關系,有可能一方“輕”落實,而另一方就可能“微”走場,難以統一協調聯動,在這樣的環境下,限產就很難執行落實下去。
當前煤炭經濟低位徘徊,短期難以改變,近期價格回升乏力,企業困難會不斷加劇。在當前煤炭經濟下行期間,煤炭企業為了盡快擺脫困境,基本的方向有以下兩個方面:
1)積極響應號召 嚴格執行“控產減產”
各煤炭企業要積極響應國務院和地方政府號召,把化解煤炭產能過剩作為重要議題,避免企業之間的盲目惡性競爭,各煤企必須實行嚴格的控產限產責任制,并將控產限產成效作為考核目標。
2)逐步轉型 延長產業鏈
作為大型煤炭集團,應該積極跟隨國家發展戰略調整步伐,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地方優勢進行企業發展經營轉型,以現代煤化工為轉型目標,著力延長產業鏈,以煤為基,多元轉化,走資源轉化增值、企業循環發展的道路。
作為中小型民營煤炭企業,應該以市場供需為主導,及時調整煤炭產量;同時加快設備更新速度,提高煤炭開采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積極拓寬售煤渠道,加強與火電企業的聯系合作,減少煤炭庫存。(來源:中國煤炭資源網)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