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導讀:黨中央、國務院對化解過剩產能、深化國企改革、企業扭虧脫困非常重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明確了“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等五大任務,處置“僵尸企業”五個方面的原則和要求,幫助企業降成本的六項重點,深化改革四項重點。但是,化解煤炭行業過剩產能非常復雜,建議加快制訂具體的配套政策。關閉退出煤礦種類多、情況復雜,國家應區別對待、分類施策,實施差別化政策。
煤炭脫困毫無疑問是兩會的焦點。李克強總理在今天上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重點提到了煤炭鋼鐵行業去產能。中國能源報上會記者采訪到了煤炭大省陜西的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原副省長李金柱和吉林省全國人大代表、省委書記巴音朝魯,他們怎么看這個問題?
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原副省長李金柱認為,清潔能源代替傳統能源是大勢所趨,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比例逐年增加,但是我國對煤炭石油等傳統能源現在還離不開,怎么辦?就要把傳統能源改造成清潔能源,像總書記講的供應側結構性改革。
“供應側結構性改革包括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能源方面確實是供大于求。這其實是重塑煤炭企業的一次好機會,結合這個機會把那些含硫量高的、條件差的、不能實現機械化開采的、安全問題多的煤礦進行一次清理!崩罱鹬嬖V《中國能源報》記者,“我曾經講過:臟的是人,不是煤。煤是無辜的,完全可以清潔利用。比如陜西,現在陜北把侏羅紀的煤炭低溫干餾之后變成蘭炭、煤焦油,再清潔化變成汽油柴油,還可以變成煤氣,為社會提供很多清潔能源。河北山東河南這些用煤量大的地方完全可以走這樣一條路子!
當記者問到煤炭清潔利用和我國2020年清潔能源占比15%是否矛盾時,李金柱認為并不沖突,“煤炭不能光用來燒,最重要是要變成原料。山西陜西內蒙,三個省份要聯合起來團結協作,在去產能過程當中把一些安全差的煤礦關掉,含硫量高的煤炭暫時先不要開采,煤炭的春天還會到來的!
吉林在調整能源結構,傳統能源去產能方面的成果如何?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省委書記巴音朝魯告訴記者,在調整能源結構,煤炭去產能方面我們的力度比較大,見效也很快。吉林的煤炭資源已經枯竭,而且煤炭質量一般、規模很小,安全生產風險又非常大。這兩年加大力度關閉煤礦,過去煤炭生產能力在5000萬噸左右,目前已經壓縮到2500萬噸,今后還要壓,壓到最終省內生產1000萬噸;同時我們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包括風力發電、太陽能、水電,更多要培育風能設備的生產等多元化產業。
關于對煤炭企業扭虧脫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建議:
2012年以來,由于煤炭市場疲軟,產能嚴重過剩,煤炭企業陷入困境,目前大中型煤炭企業虧損面已超過90%,減發、緩發、拖欠工資問題愈加突出,有的煤炭企業職工工資降幅高達40%以上。特別是上個世紀50、60年代建成的國有老礦,由于開采條件困難、生產成本高、承擔社會責任重,加之煤炭十年黃金期彌補了大量生產、安全、生活欠賬,企業沒有自有資金,困難狀況尤為嚴重,企業生存受到嚴重威脅、安全隱患增多、礦區穩定壓力明顯增大。
雖然,國務院從2013年開始推進煤炭行業扭虧脫困工作,但是政策力度不夠大,請求國家對煤炭企業加大政策扶植力度,盡快出臺相關配套政策,加快解決化解過剩產能、分離移交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正稅清費等關鍵問題,幫助煤炭企業減輕負擔,輕裝上陣,盡快走出困境。為此,建議:
一、加快化解煤炭行業過剩產能進度
黨中央、國務院對化解過剩產能、深化國企改革、企業扭虧脫困非常重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明確了“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等五大任務,處置“僵尸企業”五個方面的原則和要求,幫助企業降成本的六項重點,深化改革四項重點。但是,化解煤炭行業過剩產能非常復雜,建議加快制訂具體的配套政策。關閉退出煤礦種類多、情況復雜,國家應區別對待、分類施策,實施差別化政策。
(一)明確關閉退出的條件
(1)剩余可采儲量不足20%(1000米以淺)或剩余服務年限不超過5年的資源枯竭煤礦;(2)資源賦存條件差、連續虧損、扭虧無望、資不抵債的煤礦;(3)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商品煤質量達不到《商品煤質量管理暫行辦法》要求的高灰高硫劣質煤礦井;(4)開采范圍與自然保護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生態保護紅線區及其他依法劃定需要特別保護的環境敏感區重疊的煤礦;(5)地質條件復雜、煤與瓦斯突出、自然災害嚴重等不符合基本安全生產條件的煤礦。
(二)因企施策,分類處置
在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00]11號文件的基礎上,根據新的形勢變化和存在問題完善相關政策,對以下三類礦井利用國家政策、資金實施政策性破產退出,由國家給予破產關閉資金支持。一是上個世紀計劃經濟時期建成的、沒有實施過政策性破產的國有老煤礦;二是上一輪政策性破產重組后又因資源枯竭而嚴重虧損的僵尸企業;三是由國有企業整合重組的地方小煤礦。
此外,符合關閉破產條件的個體地方小煤礦要嚴格按照《破產法》規定依法依規關閉退出。
積極穩妥推動具備條件的國有煤炭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對中小型煤礦實施兼并重組、債務重組,培育一批大型煤炭集團,打造優勢企業,增強競爭力。
(三)建立煤礦關閉退出的長效機制
一是設立煤礦關閉退出專項資金。中央財政在國有資本收益或采礦權價款上繳中設立關閉退出國有煤礦專項資金,地方財政利用煤炭資源稅收、采礦權價款收取和國家煤礦下放到地方后保留的虧損補貼設立關閉退出國有煤礦專項資金。
二是支持發展替代產業。采取減量置換方式優先核準其新建煤礦和改擴建煤礦,優先核準熱電聯供電站以及煤炭加工轉化及非煤項目,在項目審核、土地利用、貸款融資、技術開發等方面給予支持,調整結構,實現轉型發展。
二、加快國有煤炭企業辦社會職能移交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問題,國家相關部委多次到煤炭企業調研,分離移交企業辦社會職能所需費用也納入了2015年國家財政預算,但是推進速度不快,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在當前煤炭企業經營十分困難的形勢下,企業辦社會包袱愈加沉重。建議國家在化解煤炭行業過剩產能中,同步解決國有煤炭企業辦社會職能移交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在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中列出專項資金,給予相關政策支持。
(一)對國有老煤炭企業辦社會職能先行分離移交
其中,離退休職工管理、醫療衛生、計劃生育、愛國衛生、治安綜合治理等社會職能,可采取整體移交的方式;生活小區“四供一業”(供電、供水、供暖、供氣和物業管理),根據生活小區基礎設施情況,既可采取整體移交的方式,也可采取分步分系統移交的方式。應明確責任和解決期限,確保按時到位。
(二)徹底解決破產煤礦歷史遺留問題
對煤炭企業為維持破產煤礦社區正常運轉所墊付的資金,由中央財政及地方配套資金給予財政補貼,同時將破產煤礦社區成建制徹底移交地方政府管理。
三、切實減輕煤炭企業的稅費負擔
煤炭企業持續三年多經營困難,虧損加大,負債增多,負債壓力在我國基礎行業中居前。且稅費負擔沉重,煤炭產品綜合稅負在23%以上,是全國工業行業平均稅負水平的2-3倍。特別是2012年后,在煤炭價格大幅度下降,企業陷入困境情況下,稅費負擔比例不降反增,企業負擔進一步加重。建議國家加快稅收改革的步伐,清理各種不合理收費,切實降低煤炭企業稅費負擔。
(一)恢復煤炭增值稅13%稅率
1994年煤炭產品由產品稅改為增值稅,稅率為13%。2009年國家實施增值稅改革,由生產型增值稅轉為消費型增值稅,允許抵扣設備中所含的進項稅,意在減輕企業稅費負擔,但同時將煤炭增值稅稅率由13%提高到17%。改革后,煤炭企業增值稅稅負水平不降反升,較改革前增加2個多百分點。針對煤炭增值稅負過重的實際,建議將煤炭增值稅稅率由現在的17%恢復到改革前的13%。
(二)擴大煤炭企業增值稅抵扣范圍
針對煤炭生產的特殊性和煤炭產品成本構成的特點,進一步擴大煤炭企業增值稅抵扣范圍,允許礦業權價款、水資源補償費、村莊搬遷費、土地塌陷補償費、開拓巷道等抵扣進項稅,切實減輕企業的稅負。
(三)取消重復收費
清理重復收費、不合理收費,涉及地方政府利益,難度很大。建議國家制定統一政策,明確煤炭企業稅費清單,對地方政府加大督導檢查力度,使不合理收費清理取得實效。
(來源:中國能源報 編輯:陶賽 審校:駱慶生)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