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遠大訊: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省政協副主席王寧今年帶來的一份提案和炭相關。今年全國兩會上,他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利用過剩焦化產能生產民用潔凈焦炭,逐步替代我國北方地區(qū)冬季民用散燒原煤,從供給側改革化解煤焦過剩產能,優(yōu)化升級產業(yè)結構,改善北方地區(qū)大氣環(huán)境質量。
近幾年,我國部分地區(qū)持續(xù)的霧霾天氣,已威脅到人們的身體健康,治理霧霾成為政府和全社會的共識。但民用散燒原煤量大面廣、污染物排放量大,是造成霧霾頻發(fā)的主要原因之一。據統計,燒1噸散煤比火電廠清潔燃煤50噸排放的污染物都高。環(huán)保部分析,重污染期間,化石燃料或生物質燃燒排放的一次顆粒物增加明顯,原煤散燒對近地面污染貢獻最高,低矮面源污染對PM2.5濃度貢獻最大。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及小城鎮(zhèn)的燃煤污染問題,為這些地區(qū)提供優(yōu)質、低價、清潔的替代燃料是當務之急。
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焦炭生產基地,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fā)以及長期鋼鐵市場的低迷影響,焦炭產能過剩日益凸顯,多數焦化企業(yè)開工率維持在50%-80%,舉步維艱,瀕臨破產。王寧表示,面對全國焦化產能過剩2億噸的巨大壓力,如何發(fā)揮數量巨大焦化存量資產的經濟杠桿效應,變被動為主動,打造新經濟優(yōu)勢,實現焦化產業(yè)的轉型與升級,提升行業(yè)盈利能力,值得各方思考。
王寧對記者表示,解決民用散燒對大氣環(huán)境的污染,是消除霧霾的途徑之一。盡管“煤改氣”、“煤改電”也是有效路徑之一,但完全靠氣靠電代替煤基燃料,遠水難解近渴。憑借技術創(chuàng)新,利用我國目前的過剩焦炭產能,生產民用潔凈焦炭,替代散燒原煤,則是從源頭上削減污染物排放,解決民用散燒煤污染最有效的措施。
近年來,國內科研機構和專業(yè)院校研發(fā)了很多治理霧霾的新技術,國家應該給予特別的綠色通道。太原理工大學與太原科瑞康潔凈能源有限公司合作開發(fā)的民用潔凈焦炭生產新技術,系統集成了20多項國家發(fā)明專利和核心技術,利用我國過剩的焦化設施,將劣質原煤輔以固硫、助燃、增碳復合助劑,經高溫干餾制得民用焦炭。民用焦炭替代散燒原煤,燃燒全過程無黑煙,硫氧化物與氮氧化物減排70%,煙塵減排96%,有效保護大氣環(huán)境,消除了霧霾成型的條件。從2015年11月起,在山西省太原市全面推廣民用焦炭,采暖期燃煤污染得到了明顯和有效的控制,太原市空氣污染控制整體較好。
今年1月,國家環(huán)保局和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對太原市推廣的民用焦炭與北京、天津等市廣泛使用的潔凈型煤在鏈條爐上的燃燒排放進行了對比監(jiān)測。結果表明,燃用民用焦炭污染物排放濃度與北京、天津型煤相比,煙氣中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別降低78.2%、69.8%、67.7%。
因此,王寧建議,盡快推廣使用民用潔凈焦炭用于替代散燒原煤。為民用潔凈焦炭的推廣提供必要的支持。政府相關部門也應提供積極的政策扶持。國家、地方政府可以撥環(huán)境保護專款支持科技產業(yè)工程發(fā)展,努力使城鄉(xiāng)居民使用潔凈焦炭的成本不高于原煤。同時加強對專利技術的知識產權保護,維護環(huán)保科技新產品發(fā)明人合法權益。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編輯:王鈺博 供稿/審校:駱慶生)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qū)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