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遠大訊:2013年到2015年,兗煤澳洲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三年稅后利潤虧損額高達14.768億澳元,折合人民幣近72億元。
兗煤澳洲業務正深陷泥潭。
兗州煤業(10.010, 0.24, 2.46%)母公司即兗礦集團官網顯示,一篇《李希勇到兗煤澳洲公司視察調研》文章,而李希勇正是兗州煤業的董事長。這背后折射的則是兗煤澳洲當下遭遇的業績困局。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注意到,2013年到2015年,兗煤澳洲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三年稅后利潤虧損額高達14.768億澳元,折合人民幣近72億元。
連虧三載
作為國內一家擁有境內外多地上市平臺的煤炭企業,兗州煤業在國際化道路上“高歌猛進”,2004年便設立兗煤澳洲,主要從事在澳大利亞各投資項目的管理,目前注冊資本為31.06億澳元,折合人民幣近147億元。
兗煤澳洲絕非“池中之物”,作為澳大利亞最大的出口煤炭開采商之一,在昆士蘭和南威爾士擁有七座運營煤礦,主要生產焦煤、噴吹煤和動力煤,主要銷往海外。
2012年,兗煤澳洲與格羅斯特煤炭有限公司完成合并交易,并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實現合并上市,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獨立煤炭上市公司;兗州煤業2015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其持有兗煤澳洲約78%股權。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中宇資訊煤炭行業分析師關大利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澳大利亞紐卡斯爾港動力煤價格自今年2月以來,持續在50美元/噸上下。而早在2009年,該指數曾一度沖到200美元/噸。
數據顯示,2013年~2015年,兗煤澳洲的稅后利潤“清一色”為負數,分別為-8.321億、-3.535億和-2.912億澳元,合計14.768億澳元,折合人民幣近72億元。
當年“一窩蜂”追捧澳大利亞煤礦的企業,正在遭遇“劫難”。安迅思煤炭行業分析師鄧舜向記者表示,之前國際上印尼煤和澳煤主要是供應給中國,但現在中國的煤炭需求突然沒有了;而且國內不少企業都是在煤價高位時跑到澳大利亞拿得煤礦,但現在煤價處于低位,所以當地煤礦基本都是處于虧損狀態。
拓寬融資
煤炭行業進入低谷期,煤價持續低迷,兗煤澳洲也未能“獨善其身”,且連續三年虧損,致使其財務狀況不斷惡化。
為了在融資上“自力更生”,記者從兗州煤業官網上獲悉,2月下旬,兗州煤業和控股子公司兗煤澳洲董事會決定,以兗煤澳洲旗下擁有的艾詩頓、澳斯達及唐納森3個煤礦資產為全資SPV,在其所有權不發生變化的前提下,通過出讓經營權實施資產證券化,融資9.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61.75億元。
中投顧問金融行業研究員霍肖樺認為,以有形資產證券化融資,是以基礎資產為支撐,增加了債券浮動收益條款,將投資方與資產利益捆綁,實現發行人與投資者的雙贏,有助于籌集更多資金。
“未來可能通過與若干家銀行建立合作關系。”兗州煤業董事、董秘、副總經理張寶才表示。
果不其然。3月9日,兗州煤業正式對外宣布,將投入19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16億元)認購浙商銀行4億股,從而將成為后者參股股東。實際上,兗州煤業早已“染指”金融業。
2010年,兗州煤業與兗礦集團等共同出資設立兗礦財務公司。兗州煤業以現金出資1.25億元,持股25%。2011年,兗州煤業與建設銀行(4.750, -0.01, -0.21%)等共同出資設立了山東鄒城建信村鎮銀行有限責任公司,兗州煤業以現金出資900萬元,持股9%。
2015年,兗州煤業認購了齊魯銀行2.4621億股定向增發股票,并以2.6456億元參股投資上海中期期貨有限公司33.33%股權。
鄧舜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目前,像煤炭這樣的產能過剩行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在放貸時都很謹慎,但通過參股等方式與銀行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對于煤企日后融資無疑是有好處的。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編輯:王鈺博 供稿/審校:駱慶生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