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煤炭科學研究總院發布報告稱,煤炭去產能成效逐步顯現,產業得到優化升級。預計2018年有望提前完成1000萬噸以上的去產能任務,但進一步推進去產能難度加大。
這份名為《煤炭行業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報告指出,自2016年煤炭行業貫徹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行業政策體系逐步完善,去產能成效逐步顯現,經濟社會風險緩解、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產業集中度大幅提高,為我國煤炭行業轉型升級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具體來說,2016到2017年煤炭行業累計去產能4.4億噸,完成“十三五”淘汰8億噸落后產能目標的55%以上。與2016年“中國煤炭企業科學產能評測排行榜”評測結果相比,2017年參評礦井的科學產能總量占比提高了約10%,安全與綠色得分也均有提高。
煤炭行業經濟社會風險和行業效益方面,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利潤總額2959.3億元,同比增長290.5%。報告統計的產量占全國的70%的90家大型煤炭企業實現利潤1451.9億元,同比增長近5倍。
與此同時,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產業集中度大幅提高。全國煤礦數量已從2015年的1.08萬處減少到2017年的7000處左右。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煤炭戰略規劃研究院副院長吳立新表示,從趨勢看,南方地區煤炭生產比重將持續走低;其中,湖北、江西、重慶等省市或將逐步退出煤炭生產。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煤炭產業集中度向資源開采和供應逐步向資源賦存條件好、開采成本低、安全保障程度高的晉陜蒙等地區集中。2017年,14個大型煤炭基地產量占全國的94.3%,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年產120萬噸及以上的大型現代化煤礦達到1200多處,產量占全國的75%以上。
報告認為,2018年,煤炭行業有望完成或提前完成國資委安排的1000萬噸以上的去產能任務,但面臨進一步推進去產能難度加大、職工內部挖潛空間小、現有政策效應逐步減弱等挑戰。2018年以及今后一段時間將是“煤炭產能有增有去,先進產能有序增,落后產能有序去”的格局。
報告認為,我國煤炭行業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煤炭價格穩定、科技創新體系的日益完善等,煤炭行業已經具備轉型升級的基礎條件。
此外,報告也注意到,全國煤炭產能過剩的態勢還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市場供大于求隱憂猶存,職工安置、資產和債務處置、社會公眾對環境風險的認知和防范意識增強等問題仍然突出。全球一次能源需求逐步放緩,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作用增強,煤炭市場的不確定性增加等因素倒逼我國煤炭行業轉型升級。
報告指出煤炭行業轉型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經濟周期對轉型升級形成一定影響,不同地區的轉型升級難度差異大,社會負擔重阻礙轉型升級進程,資產債務問題加重了轉型升級的經濟負擔,煤炭轉型后備資源缺乏,生態環保問題突出等。
“在行業經濟低迷階段,煤炭企業走轉型升級之路的意愿較強。而在經濟回暖、需求上升時,煤炭產業自身存在的結構性矛盾在某種程度上得到掩蓋,行業轉型升級的意愿不強。對于位于老工業基地的煤炭企業而言,轉型不是可轉可不轉的問題,而是必須要轉、如何轉好的問題。而位于新區的現代煤炭企業轉型升級是為了抓住當前市場形勢,持續提升盈利能力,趁勢擴大市場份額,占領行業制高點。” 吳立新說。
報告提出,轉型的重點在于轉變煤炭工業發展方式,加快向創新驅動轉型、清潔低碳轉型、服務化轉型、內涵集約化轉型。升級的重點在于優化提升煤炭行業產業結構、技術結構、產品結構、組織結構、布局結構、資金結構、人才結構,實現由傳統工業化道路向新型工業化道路轉變。
報告提出了設立轉型發展專項基金的政策建議,用于處置資產、治理環境、培育新業態、新產業等。資金來源包括中央政府的國有資本收益,地方政府征收的資源稅,煤炭企業自籌資金,以及金融機構轉型扶持資金等。其他政策建議包括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機制;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健全完善科技創新體系;促進產融深度結合,有效降低企業負債水平、融資和發展成本;出臺煤炭產業轉移和轉型升級支持政策,保障資源型城市和諧穩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煤炭基地轉型。
吳立新強調,未來一段時期內,煤炭仍將是我國主體能源。出于國家能源安全、國民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企業生存的需要,煤炭行業加快轉型升級發展勢在必行。
“煤控研究項目”協調單位自然資源保護協會高級顧問楊富強表示,在經濟回暖、煤炭需求上升時,煤炭產業的結構性矛盾在某種程度上得到掩蓋,在這個時候尤其需要吸取以往的教訓,堅決杜絕僵尸企業和淘汰企業死灰復燃。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