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日子很難過。”山東某發電央企主要負責人在時長30分鐘的采訪中,屢次重復這句話。
國家能源局4月17日發布的用電量數據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全國全社會用電量1.57萬億千瓦時,同比下降6.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2個百分點。在電力生產方面,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發電量1.58萬億千瓦時,同比下降6.8%。在此形勢下,作為我國電力生產的絕對主力,煤電行業首當其沖。
發電量銳減引發連鎖反應
處于此次疫情漩渦中心的武漢,用電需求受到極大影響。武漢某大型發電企業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他所在電廠今年2、3月份的發電量同比銳減57%和65%。
記者了解到,目前山東電網日均用電量水平在14億千瓦時左右,其中“外電入魯”大約占到3.4億千瓦時,新能源發電約1億千瓦時。山東的火電裝機容量全國第一,剩余不到10億千瓦時的電量對山東超過1億千瓦的本地煤電機組而言,顯得有些僧多粥少。
“靠近城市中心的、帶供熱面積多的電廠,情況相對還好一些,因為調度上會有所傾斜。”上述企業主要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疫情與冬季供暖期有重疊,今年一季度,供熱機組的負荷狀況要明顯好于其他機組,“以前總說居民供熱不掙錢,但今年承擔供熱任務的機組至少在發電量上有保障。”
“以往過了春節假期、正月十五之后,電量需求基本就起來了。但今年到目前為止,電量還沒有恢復到應有的水平。”上述負責人表示。
除了對用電需求造成影響,疫情還導致人員流動受到限制,部分電廠的生產計劃也被打亂。
“本來計劃春節期間進行機組檢修,疫情導致檢修人員不能按期到位,檢修工作只得推遲。”廣東某發電企業負責人透露,他所在的電廠因此沒能按期完成檢修,這讓本就不樂觀的負荷水平雪上加霜,“檢修推遲,復工開機也就滯后,這使得今年一季度的電量情況較去年已經沒有可比性。但即便按照原計劃,預計發電量也會下降20%左右。”
“疫情導致用電量水平偏低,影響電廠利潤;低負荷水平下,能耗強度提升,相當于多燒了煤,抬高了電廠成本;長期低負荷運行,機組排放指標受影響,電廠要受考核,利潤又要減少。”該負責人表示,單在電量下滑這一點上,疫情就已經在煤電行業引發連鎖反應。
煤價下降帶來的利好有限
計劃電量放開、煤價居高不下、利用小時數降低、環保改造不斷……面對來自行業內外多方壓力,煤電行業陸續出現區域性、行業性虧損,目前虧損面仍維持在50%左右。而近期唯一能讓煤電企業略感欣慰的,是動力煤價格結束了將近三年的持續高位運行,開始呈現下跌趨勢。
2019年全年,動力煤價格持續走低,至2019年10月底,CECI沿海指數5500大卡綜合價首次低于“綠色區間”上限570元/噸;今年2月,受到春節假期與煤礦復產受限的影響,該價格一度反彈至560元/噸,但隨著煤礦陸續復產,又再度恢復下跌趨勢;3月27日,各熱值規格品市場價格均已低于年度長協價格;截至4月9日,5500大卡綜合價已跌至531元/噸。
雖然對比2019年同期,目前CECI沿海指數5500大卡綜合價跌幅已超10%,但多位電廠負責人表示,煤價下降對電廠經營情況的改善作用有限。
“對電廠經營肯定有好處,但是改善還談不上。”上述山東發電央企主要負責人表示,由于發電量難以保證,導致固定成本無法覆蓋,即便煤價有所降低,但變動成本的小幅降低難以扭轉經營形式。“就像現在很多受疫情影響的外貿企業,即便原材料價格穩定甚至降低,如果拿不到訂單,產量上不去,企業還是很困難。”
“電廠按市場價采購的煤炭只是一小部分,‘大頭’還是長協。”某發電央企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盡管市場煤價格下行,但由于行業普遍預判今年煤價仍將繼續走低,因此煤、電雙方對于年度長協煤的價格始終談不攏。據我所知,包括五大發電在內的許多發電企業,目前都還未完成2020年度長協合同的簽訂。究竟電廠能享受多大的降幅,現在還說不好。”
這一說法也得到了中電聯相關知情人士的證實。3月31日,中電聯燃料分會組織召開了2020年下水煤中長期合同專題協調溝通視頻會議。根據會議信息,盡管煤、電雙方早在2019年年底就已對陸運直達煤初步達成一致,但雙方在下水煤中長期合同的取消捆綁銷售、優質優價等合同條款方面還在進一步商談溝通,尚未達成一致。“這給東部沿海地區用電需求恢復后,特別是迎峰度夏期間的電煤保障帶來較大不確定性。”該知情人士稱。
多方面擠壓致經營風險放大
“現在來看,未來十幾二十年,我國肯定還離不開煤電,但按照目前的形勢發展,會有更多煤電企業持續虧損,最后只能破產。”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煤電行業背負巨大經營壓力,已越來越難以承受,“這從2019年國電投、大唐等發電企業頻頻掛牌交易旗下燃煤電廠就可見一斑。即便有觀點認為電力行業有國家‘兜底’,但若這種虧損局面持續下去,對于行業的發展也將是十分不利的。”
該人士指出,部分地區仍然存在退出落后產能不堅決、不到位的情況,正在持續影響著高效煤電機組的生存狀況。“現在煤電企業一方面要為可再生能源消納讓路、調峰,利用小時數和發電量受到擠壓,另一方面,一些本該淘汰的落后產能始終無法退出,本該由高參數、大容量機組進行替代的這部分供電、供熱市場空間仍然被小火電、小鍋爐占據。”
據介紹,煤電為風電、光伏盡可能多地并網讓了路,但許多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在拓展供熱市場時,卻被容量低至1.2萬千瓦甚至0.6萬千瓦的“釘子戶”攔住了去路。多方擠壓下,煤電行業現金流緊張、融資難度大等風險正在逐漸暴露、放大。
來源:中國能源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