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保留對充填開采取得的煤炭產品給予資源稅稅收優惠,并擴大資源稅減征優惠幅度,將減征50%提高到60%以上
●對低質煤、殘采煤、煤泥、煤矸石等低品位煤炭的范圍進行明確
●對煤企因資源稅改革增加的稅負部分,地方政府以獎補形式給予財政返還,專項用于礦山生態環境治理和土地復墾
●加大衰竭期礦山減免力度,根據衰枯竭礦井衰竭的程度和開采年限,分別給予資源稅減征30%到60%的優惠政策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減稅降負工作,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負措施,有效地減輕了企業負擔,促進了企業轉型升級。
煤炭采掘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感受到國家減稅降負的力度,但稅負相對過重問題仍然突出。
目前,煤炭企業稅費種類較多,煤炭開采過程中發生的土地征遷、青苗補償和塌陷治理等成本,無法抵扣其進項稅額,同時煤炭企業作為重資產行業負債較高,根據現行的增值稅政策,企業支付的貸款服務利息進項稅額不能進行抵扣。煤炭企業稅負在20%以上,是制造業2-3倍,煤炭企業稅費負擔較重。
即將于9月1日施行的新《資源稅法》,確定的煤炭資源稅率為2%-10%,同時取消了煤炭企業選煤折算率。目前,全國各地正在參照新頒布的《資源稅法》,擬定煤炭資源稅率相關標準。根據測算,即使選煤資源稅稅率按最低標準2%征收,煤炭資源稅負將增加30%以上。
近年來,煤炭企業安全投入較大,工資成本、土地成本、環境治理及稅費等成本不斷上升,安全生產經營壓力較大。尤其是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劇增,對煤炭等基礎能源需求銳減,煤炭企業利潤較去年同期降幅較大。今年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實現利潤421.1億元,同比下降29.9%。
為確保煤炭企業安全平穩發展,筆者建議研究出臺煤炭資源稅系列優惠政策,力保國家能源安全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保留煤炭充填開采資源稅優惠政策。充填開采是隨著回采工作面的推進,向采空區或離層帶等空間充填矸石、粉煤灰、建筑廢料以及專用充填材料的煤炭開采技術。采用充填方式實施的保水開采是為保護地表水體、開采煤層上覆巖層水體和下伏巖層水體,采用充填方式減少水體損害的煤炭開采方法,主要包括采空區充填、上覆巖層離層帶注漿充填、下伏巖層注漿充填加固等。利用充填開采能夠快速、有效地充填采空區,阻止巖層發生大規模移動,實現水體下、建筑物下采礦,同時保護了地表不遭破壞,維持原有的生態環境。
目前,煤炭企業注漿充填開采增加成本50-70元/噸,給企業帶來較大的成本壓力。新頒布的《資源稅法》中未明確采用充填開采資源稅優惠政策,建議繼續保留對充填開采取得的煤炭產品給予資源稅稅收優惠,并擴大資源稅減征優惠幅度,將減征50%提高到60%以上。
明確煤炭低品位礦范圍。低品位礦是按我國部、省級發布的相應礦種現行地質勘查規范相關規定,介于該礦床一般工業指標中邊界品位和(最低)工業品位之間的礦產資源。對于煤礦來說,低品位礦是為了開采主煤層或者為了礦山安全等原因必須開采灰分大于40%的伴生炭質泥巖的情形。低品位礦開采成本高、效益低,對于企業來說投入效益差。為了鼓勵企業開采低品位礦產品,新《資源稅法》在資源稅征收方面給予減征和免征的優惠,這既有助于促進資源節約利用,又有利于促進綠色發展。但是稅法并未對低品位煤炭的范圍進行明確。建議對低質煤、殘采煤、煤泥、煤矸石等低品位煤炭的范圍進行明確。
對煤炭企業超稅負部分給予返還。當前,煤炭企業受新冠疫情與煤價下行影響,效益大幅下滑,企業短期內靠自身經營難以消化。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提供有效制度供給,建議借鑒2014年國家實施“營改增”試點過渡期財政扶持政策的做法,研究出臺新一輪資源稅改革的過渡期財政扶持政策,對新資源稅法實施后的3-5年內,煤炭企業因資源稅改革增加的稅負部分,地方政府以獎補形式給予財政返還,專項用于礦山生態環境治理和土地復墾。其中:2020年9-12月返還100%,2021年返還90%,2022年返還80%,2023年返還70%,2024年返還50%。
加大資源枯竭開采礦產品資源稅優惠幅度。新《資源稅法》 對衰竭期礦山開采的礦產品減征30%資源稅的規定,針對的是開采年限超過15年且剩余采儲量在20%以下的礦。目前,煤礦開采分的層次很多,有的開采年限甚至長達50年以上,隨著開采年限的延長,煤礦的開采難度加大,資源品位下降,同時由于環保要求,礦山生態修復的成本大幅增加。建議加大衰竭期礦山減免力度,根據衰枯竭礦井衰竭的程度和開采年限,分別給予資源稅減征30%到60%的優惠政策。(作者:淮北礦業集團 楊杰)
來源:中國能源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