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聯日前發布的全國電力供需分析預測報告指出,預計年底全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及比重預計將首次超過煤電。這一消息與我國能源結構轉型來說無疑是激動人心的,有利于我國能源的綠色可持續發展也有利于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早日實現。
但放在電力供需上來說,可再生能源裝機比重越高,則愈加凸顯火電的托底作用,煤炭“壓艙石”角色也得以進一步顯現。
這從今年以來一些清潔能源裝機占比較高的省份在風電、太陽能發電等供應受到影響的情況下,火電發電量同比增幅明顯上升的情況就可以說明。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以來,青海省一改往常火電發電量同比大幅下降的走勢,出現了明顯的增長,而且增速擴大的幅度可以說達到了驚人的地步。根據數據,2016年3月至2020年4月期間,青海省火電發電量月度同比增幅在40%以下,2018年以來更是在較長時間內維持負增長的態勢,跌幅超50%的月份也不鮮見。但2020年4月以來,尤其是今年6月份以來,出現了連續幾個月的同比增長,且增幅較大。今年6月份至9月份增幅均超100%,8月份的增幅達到了241.6%。
據青海省招商局介紹,青海省清潔能源資源品類齊全,太陽能、水能、風能資源位居全國前列。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2187萬千瓦,位居全國第五,黃河上游是全國十三大水電基地之一,水電調節性能十分優越;光伏資源理論可開發量35億千瓦,位居全國第二,且光伏發電成本全國最低;風能技術可開發量7555萬千瓦,位居全國前列;10萬平方公里以上的廣袤荒漠化土地,新能源開發優勢顯著。
2021年10月25日,青海省能源局稱,該省清潔能源裝機達到4070萬千瓦。其中,光伏1601萬千瓦,光熱21萬千瓦、風電863萬千瓦、水電1193萬千瓦、火電393萬千瓦,全省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到90.36%,新能源裝機占比達到61.06%。
同時,青海省還是電力輸出省份。據青海電網之前報道,“十三五”以來,青海累計外送電量768億千瓦時、年均增速達120%,其中新能源272億千瓦時。而外送電量主要調給河南、甘肅、西藏等缺電省份。
但今年以來,在黃河上游來水偏低,火力發電機組出力不足;疊加風電、太陽能發電的不穩定,青海省外送電力吃緊。這時本地火電裝機的托底作用得到加強,促使火電發電量出現了驚人的增長。不過在煤炭資源緊缺的情況下,除去外送電量后依舊難以保證本省用電量,造成了青海省的缺電情況。
再來看西南地區的水電大省-四川省和云南省。由于地理位置的關系,四川省是全國水電領域的絕對“老大”。據統計,四川目前已經擁有超過8184座水庫,大小水電站更是無數,已經成為了全國最大的水電基地,其水電裝機總容量超過8千萬千瓦小時。加之近年來由于水力發電技術的進步,水電發電率提高,地位也就更加鞏固,多年來都是全國水電發電量第一。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介紹,截至2020年底,四川全社會水電裝機7892萬千瓦,居全國第一;跨省跨區輸電能力達3100萬千瓦,居國網公司系統首位,全社會并網裝機突破1億千瓦。
云南省也是同樣的情況。云南省能源局之前介紹,截至2020年底,云南省電力裝機躍上1億千瓦臺階,居全國第7位,其中水電裝機7556萬千瓦,居全國第2位。
但水電“靠天吃飯”的特征較為明顯,發電量減少的枯水季節,為滿足用電,火電就成為了最佳的頂替方式。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幾乎在每年的枯水季節,四川、云南火電發電量增幅就會出現明顯的擴大。而今年春季,受水電發電量減少的影響,云南省外送電量同樣減少,致使廣東省電力供應出現了明顯的缺口,在尚未進入用電旺季的時候就開啟的有序用電。
但受限于火電裝機占比較低,在水電發電量減少的情況下,發電端增量及時跟上用電的增量顯得較難實現。與此同時,枯水期時候為了減少水力發電的“棄水”、以及節約發電成本,尤其是冬季枯水期,水電站機組調峰發電時所發的電力連運行成本都不夠,根本就是賠本生意,但如果有火力頂替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疑難。
為此,四川省今年先后投產了兩臺超越臨界100萬千瓦機組火電,促使國家能源集團四川公司在運火電裝機達到566萬千瓦,成為四川區域規模最大的火力發電企業。有專家指出,擴建火力發電廠是立足于四川省本身季節性需求以及全國需電情況。不僅是四川,未來的枯水季節就連其他四川外送電目的省份的缺電情況或許也能稍微緩解。
而在火電托底作用進一步顯現的情況下,煤炭的“壓艙石”角色也就會更加重要。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法之前在論壇上曾指出,在相當長時期內,煤炭仍是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的“壓艙石”,支撐能源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的“穩定器”。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