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起,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陸續召開兩會,隨著2023年各地方政府工作報告出爐,以及相關會議的召開,經濟發展計劃的發布,大量最新能源數據持續披露。對于煤炭這個傳統產業,各地政府2023年都有哪些布局?
說道能源首當其沖的要看晉陜蒙“三西”地區。進入2023年,晉陜蒙仍然將增儲上產放在首位。
山西
山西省明確指出,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2023年力爭煤炭產量達到13.65億噸,以加快釋放煤炭先進產能,做好電煤穩價保供。
積極布局先進環保高效煤電機組,穩妥推進煤電項目“上大壓小”,完成煤電機組“三改聯動”1600萬千瓦。推進外送電通道建設。
加快能源產業綠色低碳轉型。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發電量占比達到23%;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超過10%。
推動大型氣田規模化建設。加快鄭莊5億方、臨興10億方、大寧吉縣深部煤層氣等重點產能項目建設,推動臨興氣田三氣共采快速發展,沁心盆地北部新區塊探采一體化實質性突破,確保大氣田持續高產。
加快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寧武、左權新能源匯集站、晉中介休、運城稷山500千伏電網等項目開工建設,加快大同-懷來外送通道前期工作,擴大晉電外送能力。爭取新增公共充電樁3萬臺。
加快現代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促進煤炭分質分級梯級利用,支持朔州市抓好煤新一體化及煤化一體化,推動煤制高端化學品、煤制高端碳材料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促進煤炭向原料、材料、終端產品轉變。
打造特色優勢產品交易平臺。著力打造輻射全國的煤炭、焦炭交易中心,編制發布全品種煤炭、焦炭等價格指數,構建涵蓋供應鏈、金融、儲備等功能的綜合服務體系。
陜西
2023年將強化能源工業支撐力。著力優煤、穩油、擴氣、增電,鞏固能源產業優勢地位。扛牢保能源安全責任,抓好煤炭穩產保供和優質產能建設,爭取海則灘等4處煤礦開工建設,確保煤炭產量達到7.5億噸。
加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力度,加快宜黃、神府區塊天然氣勘探開發,支持鎮巴頁巖氣開發,原油和天然氣產量分別達到2580萬噸、310億方。
全省規劃發電量2900億千瓦時、增長7.4%,新增新能源裝機1000萬千瓦、總規模達到4000萬千瓦,新開工煤電項目1000萬千瓦以上。
實施新一輪戰略性礦產找礦行動,提升戰略性資源供應保障能力。
推進陜煤煤炭分質利用二階段、國能CTC后續工程、榆林煤制清潔燃料等重大項目,大力促進能源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
內蒙古
實施自治區《煤炭產能穩定接續和有序開發方案》,加快國家批復同意的核增產能煤礦手續辦理,全力推動在建煤礦建成達產,努力盤活“僵尸”煤礦閑置資源,在產煤礦總產能穩定在13億噸以上,煤炭產量達到12.5億噸左右,保障全國2/3以上省份的用煤需求。
切實保障電力供應,力爭全年電力裝機總規模突破2億千瓦,發電量達到7100億千瓦時左右,其中,外送電量達到2930億千瓦時。推進外送通道建設,力爭蒙西至京津冀直流輸電工程核準并開工建設。
瞄準“煤頭化尾”,支持鄂爾多斯建設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加快布局一批新型煤化工項目,也要促進煤焦、氯堿、氟硅化工產業延伸融合,靠頂天立地的大項目和延伸細分的好項目撐起轉化增值的新天地。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全面實施煤電機組“三改聯動”,把淘汰落后機組轉為應急和調峰機組,把傳統燃煤電廠轉為新型綠色智慧電廠。
提高煤炭彈性產能和應急保供能力,加大油氣資源勘探和增儲上產力度,推動非煤礦產資源綠色安全有序開發。
新疆
有效釋放能源資源潛力,以煤炭為基礎、油氣為關鍵、新能源為方向,全面推進新時代國家“三基地一通道”建設,全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加快釋放煤炭先進優質產能,在準噶爾、吐哈、伊犁、庫拜等區域建設一批大型現代化智能化煤礦,推進“疆煤外運”北、中、南通道擴能提升,推動“疆電外送”配套煤電和疆內支撐性煤電項目建設,力爭“疆煤外運”8800萬噸、“疆電外送”1300億千瓦時。
加快推動現代煤化工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準東國家級現代煤化工示范區、哈密國家級現代能源與化工產業示范區建設,構建以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為核心的循環產業鏈。
鞏固提升南疆“煤改電”一期成果,完成“煤改電”二期27.95萬戶年度改造任務,研究推動北疆“煤改氣”工程。
統籌兵地產業園區發展,加大土地、水、油氣、煤礦等發展資源要素配置力度,支持喀什和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兵團分區、塔城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九師片區、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兵團產業園區建設;共同推進一批重大公路、鐵路、水利、電網和能源礦產資源勘探及開發利用等項目建設。
山東
抓好能源保供。加快山東能源唐口儲煤和華電青島、華能泰安重型燃氣機組等項目建設,建成三峽慶云二期、華潤財金東營新型儲能項目。健全油氣產供銷體系,增強儲備調峰能力,爭取煤炭、原油產量分別穩定在8600萬噸、2100萬噸以上。
開工6個超超臨界大型煤電項目。實施碳達峰十大工程和能源轉型發展九大工程,建好海上風電等五大清潔能源基地,并規劃建設一批新型儲能項目,有效提升經濟發展“含金量”“含綠量”。
貴州
圍繞打造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和西南地區煤炭保供中心,做強做優做大貴州能源集團,推動煤炭與新能源融合發展。深入實施煤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實施“六個一批”分類處置措施,促進煤礦規模化、智能化發展。新建、技改擴能30處煤礦和5處以上露天煤礦,建成投產40處煤礦,原煤產量達1.45億噸。
加強電煤中長期合同履約監管,電煤供應量8000萬噸以上。加快528萬千瓦在建煤電項目建設,推進480萬千瓦現役煤電機組改造升級,開工建設貴陽、黔南抽水蓄能電站項目,電力裝機規模達8400萬千瓦以上。加快頁巖氣、煤層氣增儲上產,天然氣供應能力26億立方米左右。
在煤炭流態化開采、微生物組等方向培育全國重點實驗室,加快建設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國家級重大創新平臺。加快推進智能采掘、智能建造等重大科技產業工程,著力突破煤炭地下氣化、磷石膏和錳渣綜合利用等一批“卡脖子”薄弱環節,推動優勢礦產資源數字化勘查開發等10項以上重點科技成果轉化。
寧夏
增強當前資源緊缺和未來資源枯竭的危機感,制定煤炭及關聯產業安全發展十年戰略規劃,充分發揮資源能源比較優勢。千方百計加大內增產能、外增供給力度,實施能源擴增計劃。加快釋放煤炭先進產能,加大礦產資源勘查力度,加快雙馬二礦、馬兒莊、韋四、月兒灣等新建煤礦核準建設,新增煤炭產能240萬噸,總產量達到1億噸左右。
加快提升火電配套產能,開工建設六盤山2×100萬千瓦熱電、靈武2×66萬千瓦火電項目,加快推進中衛4×66萬千瓦火電項目,力爭電力裝機年內達到6800萬千瓦。
加快氣田開發建設,推動鹽池千億方級大型氣田、石嘴山煤層氣開發利用,開工建設158口氣井,力爭日產氣量達到85萬立方米。
加快推進綠能開發,構建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抓好10個大型風電水電基地、11個光伏園區建設,新增新能源裝機300萬千瓦,占比達到50%,綠氫產能達到2.5萬噸,全面強化煤電油氣產運供保障,為寧夏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保障。
甘肅
放大能源資源優勢。釋放先進煤炭產能,開工建設平山湖一號井、安家莊、九龍川等煤礦,擴大紅沙梁、邵寨等煤礦規模,建成投產新莊、五舉、吐魯東、東水泉等大中型煤礦,新增煤炭產能1775萬噸。建設680萬噸中央和地方政府可調度煤炭儲備基地。持續開展找礦突破行動,組建省屬礦產資源集團,推動礦業權公開出讓常態化。
打造全國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建成國家第一、二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作為2023年的重點工作。
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業,支持酒泉做大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基地,金昌建成全國重要的新材料基地、新能源電池和電池材料供應基地。
福建
堅持完善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立健全能源安全應急響應機制,加快煤炭儲備基地、油氣儲備設施建設,協調推動煤炭、天然氣等中長協合同簽約,扎實做好電力保供工作。
云南
建立煤電電能量和調節容量市場,健全新能源和儲能價格形成機制,開展電力現貨試點。
推動煤炭安全清潔高效利用,釋放優質產能,力爭原煤產量7100萬噸以上。
遼寧
科學推進撫順西露天礦、阜新海州礦等礦坑綜合治理和整合利用,加快采煤沉陷區等治理步伐。
加快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實施煤炭總量控制,有序發展高質量煤電,推動煤電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
吉林
加快實施大型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推進重點區域散煤治理。
統籌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和煤電油氣運保障供應。
加快構建以“清潔型電源、友好型電網、靈活型負荷、主動型儲能”為主體的吉林特色新型電力系統。
打造“源網荷儲”一體化試點項目,吸引用電大戶落戶吉林;重點建設大安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示范項目,推進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國家電投氫能產研基地建設。
江蘇
積極爭取國家“先立后改”大型煤電裝機在江蘇省布局,遠近結合提升煤炭儲備能力,支持建設省外綜合能源基地,確保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能源電力正常供給,為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提供堅實保障。
安徽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進港航、煤電、糧食等資源整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大企業、大集團。
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加強生態屏障建設。加強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高質量推進新安江—千島湖生態保護補償試驗區建設。
河南
支持平煤神馬、河南能源、等企業打造一流旗艦勁旅,推動豫信電科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組建河南鋼鐵集團。
推動煤炭清潔化利用,力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能耗降低4%左右。
廣西
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穩步推進煤電機組“三改聯動”,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加快新能源發電項目建設并網。
大規模開發陸上風電和集中式光伏發電,重點打造北部灣海上風電基地,推動廣西紅水河光伏、崇左風光等國家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
重慶
提升煤電油氣、原材料等資源保障能力,打造更具韌性和競爭力的產業鏈。
河北
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青海
重點圍繞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加快建設鹽湖資源綜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有色冶金等4個千億產業集群。進一步來看,2023年,青海將推進重大項目撬動投資,推動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第一批1090萬千瓦建成并網、第二批700萬千瓦全面開工、第三批1000萬千瓦計劃目標爭取獲批,推進李家峽水電站擴能并網發電,加快建設羊曲、瑪爾擋水電站,開工建設哇讓、同德、南山口等抽水蓄能電站,建成壓縮空氣儲能示范項目,全面提升新能源發電調峰能力。
廣東
支持陽江國際風電城、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汕尾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及工程基地、湛江東海島鋼鐵石化產業園區等建設,謀劃推動6000萬千瓦海上風電開發,著力打造“1+3+3”海上風電全產業鏈生態體系,可謂舉全市之力,高起點、高水平建設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