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實施3年來,華北五省區的風沙源區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項目區林草植被蓋度普遍提高了10%-20%,有效減輕了京津及周邊地區的風沙危害,區域經濟實現了良性發展。
記者10日從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盟召開的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省部聯席會暨現場會上了解到,截至6月底,華北五省區共完成今年工程建設任務1402萬畝,占年度計劃任務的60%。到今年6月底,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已累計完成治理總規劃任務的四分之一。其中林業項目建設完成3389萬畝,治理草地1611萬畝,完成節水及水利配套設施建設2萬多處。同時,項目區內1萬多名生態移民告別了生態嚴重惡化地區,遷出區自然封育后生態環境已明顯改善。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實施以來,項目區各級政府堅持生態優先原則,帶領群眾因地制宜地開展治理工作,保證了工程質量。內蒙古、山西、河北三省區堅持草、灌、喬相結合,飛、封、造相結合,在沙地治理區營造灌草為主、喬灌草結合的復合型生態帶,初步形成了樹種多樣化、以鄉土樹種為主體、以封育為主要手段的治理模式。在干旱退化草原區重點建設以水為中心的高產飼料基地,推行圍欄封育、劃區輪牧、舍飼禁牧、生態移民等措施恢復草原植被。在農區和半農區則主要實施了退耕還林工程和生態經濟溝建設,積極推行免耕法等保護性耕作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
各省市區在項目實施中不斷優化機制,調動廣大農牧民參與工程建設的積極性,提高了治理成效。內蒙古、河北、山西認真落實承包責任制,狠抓國家政策兌現,根據工程進度及時兌現有關補貼政策,讓群眾從工程實施中得到實惠,并堅持“誰造、誰有、誰受益”的原則,拍賣和承包宜林荒山荒地,落實到戶,管護到人。北京市大力推廣林藥、林牧、速生楊等,兼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
各省區結合當地實際,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創造性地實施工程,探索出不少好經驗和好辦法,保證了工程的順利實施。內蒙古烏蘭察布盟探索出每建1畝水旱高標準農田,退下2畝旱坡薄地,還林還草還牧的“進退還”模式,有力地促進了生態植被的恢復,被推廣到全國。錫林郭勒盟全面實施“圍封轉移”戰略,使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復。河北省大力推廣舍飼圈養,異地育肥措施,有效減輕了天然草原的壓力,加快了畜牧業生產經營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