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能像水管一樣,擰開閥門,煤就流出來了?這事兒聽起來有點兒玄。
6月25日,非典剛剛緩和,國家、山西、山東、武漢等有關部門的眾多重量級人物再次來到山西陽泉市,就管道輸煤項目及該項目首段工業園項目合作展開研討。這使得上文所說的玄事兒,又似乎有鼻子有眼兒了。據說,該項目已經論證和評估了7年。
國家批準立項的盂(縣)—濰(坊)—青(島)煤輸管道項目,是一個集煤炭加工、潔凈運輸、綜合利用為一體的大型工程,全程713公里,年輸洗精煤700萬噸(相當于850萬噸原煤)。項目總投資48億元,以合作外方境外融資為主,中方不作擔保,工期3年。建成后,除還本付息外,中方每年平均獲利潤1億元人民幣,年稅收兩億元。
1996年,管道輸煤項目就開始了運作。在當時的煤炭部部長的直接領導下,中煤建設集團組織武漢、邯鄲兩個設計院參加,吸收了清華大學煤漿試驗和煤科總院唐山分院煤質化驗分析的成果,聽取了美國黑麥管道的專家意見,開始了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礎工作。近7年來,項目運作者先后與意大利、美國以及國內多家科研、技術部門共同探討、精心設計,完成了項目的可行性研究。
2001年8月,國家計委組織了有關方面約60位專家進行了評議,認為建設條件已經成熟。就在這個時候,項目的外方美國安然公司申請了破產保護,審批工作暫時停了下來。2002年以來,中煤建設集團積極尋求新的國外合作伙伴,最終選定了美國優傲龍集團。非典疫情剛剛緩解,優傲龍公司總裁就趕到北京。同時,該項目請求國家批準建設的有關公文再次上報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
目前,山東濰坊電廠、青島黃島電廠的改擴建工程立項申請已經通過了評估,中煤建設集團公司也與這兩個電廠及山西煤炭運銷總公司陽泉分公司分別簽訂了煤炭供銷合同,這意味著供求市場已經形成。同時,項目所需的外資也已解決。
管道輸煤不僅會拓展傳統的運輸方式,更可保證電廠用煤的連續、均衡和穩定,同時還可簡化電廠的輸煤、制粉系統,降低能耗與成本。而且,管道輸煤輸的是洗精煤,剔除了原煤中的大量矸石,避免了運力浪費。可以想像,管道輸煤的建設和發展,對于輸出數量占全國運輸總量75%的山西煤炭來說,將具有革命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