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煉焦行業協會日前在北京召開“2005年上半年全國焦炭市場形勢座談會”上,150余家焦炭生產、貿易廠商的代表參加。
座談會上,國家發改委經濟貿易司副司長馬占平認為,我國焦炭出口量偏大,出口企業偏多。他認為,焦煤屬于儲量少的資源性產品,對其出口和消費都要有制約,雖然目前我國焦炭出口配額有所減少,但出口量還是偏大。
出口價格雖然高漲不少,但資源性產品越來越趨于短缺性,從長期看十分不利。隨著國外焦炭需求減少和國內需求的制約,逐年降低焦炭消耗應是我國的策略。目前出口企業仍偏多,不利于出口秩序,配額應向集約化大企業傾斜。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副司長江帆對此表示認同。她認為,隨著我國資源瓶頸的凸現和環保壓力的增加,國家將加大清理焦炭行業力度,壓縮過剩生產能力。目前我國焦炭行業尚存在出口經營秩序混亂的情況。江帆說,雖然去年經過焦炭出口企業準入的規范后,出口企業從上千家變成48家,但出口經營、出口價格的散、亂、小現象依然存在,并且對出口價格的控制能力不強,其中有政策體制的問題,也有企業行業經營的問題。
江帆提出,焦炭出口要與環保要求相結合。其實我國高能耗高污染的人均焦炭資源并不豐富,如果把焦炭出口與能源消耗、環境污染相結合,總的來說得不償失。目前我國外貿發展已經結束倚賴農副產品和礦產資源性產品的出口,機電、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已經占到總出口額的80%以上,依靠前者出口換取外匯已經不可取。
去年商務部考察巴西、澳大利亞時發現,這些國家對資源性產品出口沒有限制,而是在開采領域進行管理限制,控制整個及產業鏈的前端。雖然國外也允許實施出口配額,但限制出口與限制國內消費同步進行。我國對礦產資源產品的管理也應逐步符合WTO規則的要求。
發改委產業政策司司長劉治認為,從2004年5月開始,國家發改委會同九個部門聯合制定的《關于清理規范焦炭行業的若干意見》實施后,去年我國焦炭行業總生產量1.718億噸,目前共有1304各企業,在建項目245個,總設計能力2.4億噸,立建項目53個,設計能力3540萬噸。
劉治認為,目前焦炭行業存在許多問題。缺乏總體規劃,低水平重復建設。生產能力為3.6億噸,是實際生產能力的2倍,遠遠大于市場需求。此外,污染嚴重,浪費驚人;近一半企業屬于違規建設;企業市場準入條件不明確,環保、節能工藝缺乏明確的規范要求。劉治透露,今年工作重點是進一步落實國務院規定的焦炭企業準入條件的規范。
參加座談會的代表一致認為,焦炭產能無序擴大將對中國焦炭市場帶來強力沖擊,未來焦炭市場不容樂觀。目前,一部分獨立焦化企業已經出現虧損。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