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煤炭需求最旺盛的華東地區,煤市動態一直以來都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從今年前三季度運行數據看,華東地區煤市產銷兩旺、價格堅挺。分析影響下一步趨勢的各因素,今年第四季度乃至明年,華東地區的煤市走勢依然將保持活力,煤價呈穩中上揚趨勢。
一、需求穩中有升,資源供給偏緊 從需求上看,今年全球經濟增速回落,但仍為較高增長年?2002年以來,世界經濟開始復蘇,進入了上升周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06年增長率 5.1%,創近年來新高;2007年增長率4.9%,成為進入2l世紀以來的第二個高增長年。而國內經濟總體依舊會保持快速、協調、穩定的步伐,能源總量消耗呈上升趨勢,煤炭需求量也將會穩中有升。尤其作為工業發展前沿的華東地區將繼續良好的發展勢頭。在煤炭下游產業方面,一大批大功率大機組的電廠、煤化工項目明年的相繼投產都會極大的拉動華東地區的煤炭需求;與市場需求較為旺盛的局面作以比較,資源量的供給就略顯緊張。今年第四季度重特大煤礦事故頻發,可以預測明年國家針對煤礦安全整治力度必然進一步加大力度;關閉小井、整頓礦井違法違規建設等各項措施不斷出臺也都將使資源的釋放受到抑制;另外從華東區域供給上看,除淮南等局有增產外,其他大部分煤炭礦業公司產量都呈平穩乃至下降的趨勢,沒有較高的增產計劃。三峽船閘在為期一年的完建期內,通道的不暢通將作為另一重要因素影響著華東區域明年的煤炭供給量,這一狀態會持續到2007年9月份,這一期間內三峽船閘由雙線雙向運行改為單線運行,川煤進入湖北、華東地區將繼續受阻。
二、鐵路運能有限增長支撐著華東煤市
鐵路、港口建設在短期內不能完全配套,抑制了西部產煤大省煤炭外運的靈活調運。據了解,2007年從鐵路運力增產安排看,新增運力主要還是集中在大秦線上(計劃增加5000萬噸),對華東地區有較大輻射的石太線、侯月線并沒有明顯的增量計劃安排。運輸挖潛改造的能力已基本得以釋放,加上鐵路運輸經營對外來資本的排斥,以及投資鐵路風險的不確定性都制約著鐵路運能的增長,2007年難以形成更大的運力空間。“三西”的資源量對華東地區依然形成不了有效供給,鐵路直達地區供需關系偏緊的局面將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
三、煤炭成本上升為煤價上揚奠定基礎 今年9月國務院批復了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上報的《關于深化煤炭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試點的實施方案》,決定將煤炭資源有償使用試點范圍擴大到8個煤炭主產省,加之“一金兩費”(可持續發展基金、環保費、轉產費)可能于明年推行,這一“政策成本”如果全面推行煤炭企業的成本將上升50~70 元/噸,煤炭成本增加不言而喻,煤炭行業利潤將再次受到壓縮。煤炭作為國家基礎能源,政策性成本應該向消費領域轉移,其成本的提高必然導致社會平均總成本的上升,應該由全社會消化,所以煤炭成本的上升只有通過煤價上揚得以釋放。兩項政策的實施另一方面也提升了煤炭行業集中度,把在高稅費下無力經營的中小煤礦淘汰出局,壓縮煤炭供給總量,為支撐現行價格乃至煤價的上揚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