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國家安監總局獲悉:“關閉”7年的礦井仍在生產,并且發生了事故。這說明小煤礦關閉進展緩慢,以資源整合代替關閉現象普遍存在。這是13日晚上剛剛從陜西省督查歸來的國家安監總局局長李毅中的看法。(2月15日《人民日報》)
煤礦礦難,是近幾年來經常見諸網絡報端的一個老話題。可是,就這么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卻屢屢有新情況發生。為此,國家安監總局局長李毅中的嗓子喊啞了。相比之下,過去一說礦難就來電的媒體,現在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熱情高漲了。當然,這也不是說我們的大眾媒體缺乏應有的輿論監督責任意識,而是有關部門對他們披露的問題沒有從深層次上引起高度重視。更多的時候,輿論揭批起事故隱患來風風火火,可真正到問題的解決上就有人瞻前顧后,畏首畏尾,使本該依法查辦的礦難事故責任者和相關幕后操控人,要么處理得不痛不癢,要么就是會上說說,一筆帶過,或者干脆就是下不為例了事,以至于讓許多礦難肇事者逍遙法外,為日后的新事故埋下了隱患。為此,頻頻發生的礦難,不光是國家安監總局的領導同志很傷心,作為曾經為煤礦事故的查處立下過汗馬功勞的媒體,也感到了萬般的無奈。 咱們可以簡單地回顧一下:在2003年,礦難對于媒體和公眾,還能引起高度的關注;在2004-2005年,幾次特大型礦難的“出爐”,媒體都相繼給予了極其深入的報道和反思;至去年,礦難幾乎到了白日化的程度。尤其是去年11月份,被媒體報道死亡人數超過10名的重大礦難就至少有7起,遇難人數接近200人。僅當月25日、26日兩天,黑龍江舌耕內雞西、云南省富源和山西省臨汾等發生的礦難,就造成了至少77人死亡。可是相關部門和媒體的話已經說盡了,但真正被關閉和處理的非法礦井和責任人又有幾人?傷痛猶在!長期遭人詬病,早已司空見慣的礦難,你說還有新聞價值嗎? 但是,筆者就納悶了,作為堂堂的國家安監總局,應該說一直以來沒有少在礦上下功夫,可流水般綿延不斷的批評和指責聲,為什么就是扼制不住礦難的發生?該依法關閉的小煤礦何以敢逆風而行?筆者以為,主要病根就在于強大的地方保護主義。 地方保護主義,在現實生活中是讓百姓最為鬧心的。近年來,全國各地礦難屢屢發生,跟其不無一定聯系。在此,不由讓人想起了前不久國家環保總局領導下基層調研時遭遇的“不怕環保總局局長而怕縣長”的尷尬。地方環保“黑色GDP”直線下降,而國家環保總局就是管不住,這從中作祟的就是一種典型的官本位思想。再回過頭來看看礦難,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中央三令五申,嚴令要求關閉一切非法小煤礦。可有的地區就是不以為然,不但不配合中央落實政策,反而極力尋找種種理由制造障礙,仍舊我行我素,參股小煤礦,為事故隱患大開了方便之門。 我們應該清楚地看到,國家的強制性政策出臺時還是雷厲風行的,往往就是在傳達到地方后被層層衰減,使已有的“金箍棒”被妖魔化成“繡花針”,讓好“經”被一些歪嘴和尚給念偏了。當然,這或許是監管體制上的職能交叉和錯位使然,畢竟你國家安監總局是沒有權力摘掉地方官員頭上的烏紗的。試想,要強行讓地方政府部門聽從你指揮,他們會把你總局的話當回事嗎?在這種背景下,部分地方官員為了片面追求政績,尤其是那些全靠煤礦業拉動當地GDP增長的市縣,就會不惜一切代價保護甚至是擴大當地采礦這一支柱性產業。再有,采掘煤礦作為一種暴利行為,即便出了事,拿過十萬二十萬的封住受害者家人的口,對煤礦企業來說還不是小菜一碟?更何況有國家《安全生產法》“最高經濟處罰額度為20萬元”的限制性規定和能夠為其擋風遮雨的地方保護傘。就是觸犯了刑律,頂多花錢找個替罪羊掩人耳目或者“以罰代刑”完事。就算是瞞不過去了,礦業主也最多被判個一二年(刑法對安全生產事故責任者處罰的最高刑期為7年),刑滿出來后仍然是條“好漢”,還不照樣和一些官員稱兄道弟,再接著發財又是什么難事?再加之地方政府監管不力,權力與資本非法配對,使官煤勾結成為中央監管地方采礦業大道上的一塊“絆腳石”,從而增大了查辦難度。 那么,地方保護主義盛行,相關職能部門就無技可施了嗎?當然不是。不過打擊地方保護主義要防止走入一個極端,那就是只處罰政府官員而不懲治采礦企業的負責人等。如山西臨汾市的一個事故煤礦,本該有17人應被追究刑事責任,但這些人最后都被判了個無罪或被免于刑事處分,而黨政領導干部該撤的被撤了,該免的被免了,結果處理了一大批,可真正該承擔責任的礦業事故責任人卻在一邊幸災樂禍。當然,地方官員在其位不謀其職,利用職務之便權力尋租,遭受嚴厲打擊是不值得同情的。不過話又說回來,一遇上礦難動不動就拿摘烏紗說事,其實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這種情況只能造成“政府急于打板子,干部忙著換屁股”的亂象。為此,打擊地方保護主義,關鍵還是要靠法制。 作為當務之急,就是要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把支撐保護傘的官員和礦難背后的真正業主及礦長、經營商、承包者等一同置于法律的監督和制裁之下。只有如此,煤礦安全的責任主體才能真正得以落實,才能從根本上扭轉礦難頻發的強大勢頭。否則,如果法律存在空白,雖然中央利劍出鞘,但由于打擊無法可依,就難保地方官員不會利令智昏,結果勢必讓對私自開采的礦主抓了放、放了抓流于形式。因此,要打擊煤礦的幕后操控人和非法礦業主,只有做到有法有據才是上上之策。要不然,縱使你國家安監總局的同志天天蹲在非法小煤礦前,也保不準私開濫挖的行為在眼皮子底下發生。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