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免费A级毛片,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

當前位置:首頁 -> 耗煤行業 -> 電力行業 -> 行業走勢

2006年電力供需情況和2007年形勢分析報告

2007/5/9 16:54:50       
     2006年,我國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電力供需形勢較去年明顯緩解。電監會和電力系統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電力監管、電力建設、電力生產與供應的指示精神,周密部署,統籌安排,圓滿完成全年電力生產和供應任務,保證了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和工農業生產的基本用電需求。

    一、2006年全國電力供需基本情況及主要特點

    (一)電力供需基本情況

    1.電力生產情況。全國發電量達到2834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5%。其中,水電發電量4167億千瓦時,約占全部發電量14.70%,同比增長5.1%;火電發電量23573億千瓦時,約占全部發電量83.17%,同比增長15.3%;核電發電量543億千瓦時,約占全部發電量1.92%,同比增長2.4%。分地區看,發電量同比超過20%的省份依次為:內蒙(33%)、青海(25.6%)、貴州(23.6%)、云南(23.4%)、浙江(20.8%)、江蘇(20.2%)。

    2.電力消費情況。2006年全社會用電量達到2824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0%,增幅比2005年上升0.4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用電量為83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9%;第二產業用電量為2135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3%,其中輕、重工業用電量分別為4133億千瓦時和1702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9%和15.4%,輕、重工業增幅比2005年分別上升1.87和下降0.1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用電量為282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8%;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為324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7%。

    3.電力安全生產情況。全國發生電力人身死亡事故48起,死亡106人,同比事故起數減少3起,死亡人數減少7人。其中:電力生產人身死亡事故13起,死亡17人,同比事故起數減少3起,死亡人數減少4人;電力基建人身死亡事故35起,死亡89人,失蹤3人,同比事故起數相同,死亡人數減少3人,失蹤人數增加3人。2006年重大人身死亡事故15起,死亡68人,同比事故起數增加1起,死亡人數增加2人。

    2006年,全國電網事故和設備事故的起數大幅度下降,其中,電網事故48起,和去年同比減少26起;設備事故238起,和去年同比減少189起。

    (二)主要特點

    1.電力供需形勢明顯緩解。隨著大批電源項目的相繼建成投產,電力供應能力明顯增強,供需形勢明顯緩解,電力缺口顯著減少,缺電范圍明顯減小,缺電程度明顯減輕,拉限電條數不足上年的4%,區域性、時段性特征明顯。全國最大電力缺口約1100萬千瓦(出現在8月份)。國家電網公司系統最大電力缺口為772萬千瓦,當日轉移負荷702萬千瓦。公司系統累計拉電1.54萬條次,拉電累計少供電量1.55億千瓦時,分別僅為去年同期的3.55%和3.56%。

    由于裝機容量的大幅擴張,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較2005年大幅回落。2006年累計平均利用小時數為5221小時,同比降低203小時。其中,水電設備利用小時數為3434小時,同比降低230小時;火電設備利用小時數為5633小時,同比降低233小時;核電設備利用小時數為7774小時,同比增加19小時。

    2.工業用電仍然是拉動電力增長的最主要動力。2006年,全國工業用電量為2115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71%,增速比2005年提高了0.54個百分點;輕、重工業用電量增速分別比2005年提高1.81%和下降0.14%。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速仍然高于全社會用電量增速,重工業用電量增速也明顯高于輕工業用電量增速。

    3.電力建設速度驚人。新中國成立以后,發電裝機達到一億千瓦用了38年,而2006年一年時間,全國新增電力裝機就超過一億千瓦,發展速度相當驚人。

    2006年全國新增投運的發電裝機10117萬千瓦,其中水電971萬千瓦,火電9048萬千瓦,風電92萬千瓦;新增投運的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回路長度3.51萬公里,新增投運的220千伏及以上變電設備容量15531萬千伏安。

    4.電力結構不合理現象加劇。2006年,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10117萬千瓦,其中水電1092萬千瓦,占10.81%;火電8913萬千瓦,占88.20%,比重不降反升;核電100萬千瓦,占0.99%。在電源結構中小火電機組所占比重仍然較高,全國平均單機容量不足7萬千瓦,單機10萬千瓦及以下小火電機組占火電裝機容量的比重接近30%。

    二、2007年供需形勢的預測

    綜合分析各方面因素,我們對2007年電力供需形勢作以下基本判斷:預計全國發電量增長11%,全社會用電量增長11%,六大區域電網供需基本平衡,個別地區和部分省(區、市)電網電量出現富余,但時段性、季節性矛盾仍然存在。

    在電力供應方面,預計2007年全國新增裝機容量將超過9000萬千瓦,全國總裝機容量將超過7億千瓦,煤炭供應相對充足,如果來水狀況比較穩定,電力供應緊張局面將得到根本扭轉。在電力需求方面,如果宏觀調控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需求側管理進一步加強,節能降耗和經濟調度政策能得到較好的落實,高能耗產業的發展得到有效的遏止,電源結構得到較好的調整,全國電力的需求將不會有太大的波動,預計全國用電量將接近31200億千瓦時,用電增速將達到11%左右。

    分地區來看,全國各區域電力供需總體平衡,部分地區略有富余。其中,華中、西北地區總體電力富余,東北、華北、華東、南方區域基本實現平衡。局部地區受來水、電煤供應等不確定因素影響,仍可能出現短時供需緊張。安徽、河南、江蘇、內蒙等部分地區富余容量較多。

    分季節來看,今年春天,六大區域電網除南方電網供應偏緊外,其他電網供需總體平衡;夏季,預計華東、華北電網最大用電負荷都將超過1億千瓦,上海、浙江用電高峰緊張,需加強網省間調劑和需求側管理;秋季用電負荷不高,電力供需基本平衡;冬季,華北、西北和東北用電負荷高于夏季,而且華東、南方等電網近年冬季用電負荷增速較快,來水情況對這些地區電力供需帶來不確定影響。

    三、當前電力工業運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電力安全生產問題不容忽視

    隨著電力工業的不斷發展,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隨著電力供需形勢的變化,影響電力安全生產的諸多不利因素和一些問題將逐步顯現出來,必須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一是大電網安全穩定問題。廠網分開后,市場利益主體多元化,廠網矛盾增多,廠網協調難度加大,特別是對涉網設備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對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構成威脅。二是電力安全技術標準滯后問題。電力體制改革以來,政府對電力標準化管理的職能弱化,電力技術標準修訂滯后,已遠遠不能滿足電力工業快速發展的需要,電力安全生產技術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弱。三是電力建設施工安全問題。近年來,電力發展速度較快,帶來的問題也比較突出。電力基建施工力量不能完全滿足建設需求,農民工大量進入電力基建行業,人員素質不能適應電力基建發展的需要。四是煤礦等重要用戶供用電安全問題。部分供電企業基礎管理工作薄弱,供用電服務行為還有待規范。

    (二)電力節能減排任務繁重

    近年來,我國電力工業快速發展,但電力工業運行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難循環、低效率”問題沒有明顯改善,電力結構不合理,特別是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火電機組比重過高,成為制約電力工業節能減排和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國燃煤機組中,單機10萬千瓦以下的小機組達1.15億千瓦,每年消耗原煤4億多噸,排放二氧化硫540萬噸。去年上半年,電力行業累計耗煤53547萬噸,同比增長8.27%;發電廠用電和供電線路損失電量已經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2.3%,供電煤耗及各環節的節能降耗潛力很大。僅去年上半年,全國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為1270萬噸,同比增長4.2%。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和煙塵排放量占排放總量的80%~90%,電力又是用煤大戶,電力行業減少污染排放的任務十分繁重。

    (三)跨地區電能交易機制尚需完善

    一是電能交易透明度不高。目前跨地區電能交易主體基本上是各相互關聯的電網企業,交易電量由電網企業之間協調確定,發電企業對交易情況不夠了解。二是電價機制問題比較突出。跨地區送電價格大部分由電網公司主導測算,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批準或備案,有的地方為了讓送電價格對外具有競爭力,降低本地區發電企業上網電價,發電企業意見較大。三是省間交易壁壘重新顯現。在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供需形勢緩和的情況下,各省從自身利益考慮,省間交易壁壘重新顯現。電價高的省寧愿用高價從外省購煤發電,也不愿買入外省低價電,電價低的省有的找不到外送途徑,有的保護本省低價資源不愿外送,寧愿將本省低價電用來扶持本省一些“高能耗”企業,也不愿對外送電。

    四、政策建議

    (一)加強電力安全監管,確保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建立和完善電力安全應急管理機制,督促電力企業做好應急預案的演練和聯合防事故演習工作,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健全并完善新形勢下的電力安全監管組織和專家體系。強化電力建設施工、大壩運行安全、電力可靠性工作。通過各方面努力,杜絕重大以上人身傷亡、電網大面積停電和電廠垮壩事故的發生,防止重大以上環境污染、主設備嚴重損壞和對社會造成重大影響事故的發生,維護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二)加快市場化改革,促進電力工業節能減排

    改進發電調度方式,實施經濟調度、節能調度。力求電網在供電成本最低或者發電能源消耗率及網損率最小的條件下運行,充分合理利用一次能源,確保電力安全、優質、經濟運行。認真做好電力行業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工作,加大對調度機構執行調度規則和調度政策的監管,定期公布發電機組能耗情況和污染排放情況,修訂電力市場運行規則和電網調度規則,制訂發電權交易管理辦法,引導和鼓勵發電企業開展發電權交易,充分利用價格杠桿的作用促進電力工業結構調整,進一步研究制定電力工業定額標準,加強對規則、標準和法規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

    (三)加強宏觀調控,加快電力結構調整步伐,堅決防止高耗能行業重新盲目擴張

    堅決執行宏觀調控政策,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防止高耗能行業重新盲目擴張。正確引導投資方向,支持發展先進生產能力,依法淘汰落后生產能力。進一步加強建設項目的投資準入管理,嚴禁投資新建或改擴建違反國家產業政策、行業準入標準和缺乏能源、環境支撐條件的高耗能生產項目,從源頭上把住高耗能行業準入關。堅決取消違規出臺優惠電價等政策措施。無論電力供應處于緊缺或是寬松狀態,各地區一律不得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自行制定出臺對高耗能企業用電的電價優惠的政策,已經自行采取優惠電價政策的,應立即停止執行。防止出現電力供應與高耗能產業相互推升的惡性循環。

    (四)進一步推進電力市場建設

    按照《電力體制改革方案》(國發[2002]5號)和《“十一五”規劃綱要》精神,堅定不移地深化電力體制改革,進一步推進區域電力市場建設。區域內資源、能源互補性強,區域范圍內的資源優化配置將成為主導趨勢。通過電力市場平臺實現區域內電力電量平衡和調劑余缺,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有效性和公平性,也為交易各方創造了公開、透明的市場環境,同時有利于消除電價爭議、省間壁壘等諸多問題。一是進一步完善區域內發電側競爭上網機制,進一步擴大競爭上網機組范圍,制定符合“節能、環保、經濟”要求的發電調度規則。二是抓緊建立雙邊交易機制,鼓勵發電廠參與跨地區長期合同交易,積極推動配電企業和大用戶向發電企業直接購電,逐步擴大直購電試點主體和范圍。三是加快電網特別是區域內500kV主網架的建設,逐漸消除區域電力市場建設中電網網架的阻塞問題。

    (五)加強電力監管,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

    一是在電力市場化改革進程中,要特別關注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反映出的問題和矛盾,抓緊研究制定相關規則,提出改革意見和建議,促進電力工業的可持續發展。二是加快建立輸電價格形成機制,抓緊研究制定輸電成本規則,形成科學合理的輸電成本回收機制。三是抓緊研究建立提高輸送能力的激勵機制,促進電網企業進一步集中財力物力提高輸電能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四是建立500kV電網輸電能力評價體系和輸電網監管量化指標體系,科學評價電網輸電能力和運行效率。五是加強電力信息披露工作,妥善處理好政府與電力企業之間、電網企業與電源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不斷提高電力市場和交易信息的透明度,充分發揮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的外部監督作用。六是以實現“三公”調度為目標,進一步加強對電力調度的監管工作,協調廠網關系,營造公平交易、公平競爭環境。

信息來源:電監會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 用手機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遠大:煤炭貿易也有了“支付寶”
  • 中煤開啟煤炭出口貿易人民幣結算新時代
  • 下半年煤炭市場依然嚴峻
市場動態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


關注中煤遠大微信
跟蹤最新行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