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澳大利亞和俄羅斯等后,中國研究人員最近首次在實驗室中分離出了能夠降解甲烷的菌株,為利用生物技術進行煤炭瓦斯事故防治提供了新的前景。
6月29日,中國科協科技期刊與新聞媒體見面會披露了這一重要消息。據悉,這一研究報告也將發表在近期的《科技導報》上。
當日下午,中原工學院能源與環境學院副教授段學軍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電話采訪時透露,他們從河南省鶴煤集團二礦礦井和經甲烷處理的河南新安暗棕稻田土中分離出了一種名為“甲烷甲基單胞菌”的噬甲烷菌,該菌株能以甲烷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長。
實驗室的試驗結果表明,該菌株可將甲烷直接氧化成甲醇,并最終代謝成二氧化碳和水,使甲烷含量在一周內比初始濃度降低了85%以上。
中國科協有關專家表示,利用生物技術進一步對該菌株進行煤礦井下瓦斯消除功能性研究,以控制煤礦井下甲烷含量,在理論上完全可行。
“我們所進行的還僅僅是基礎性的研究。”段學軍說:“下一步還需要對菌株進行大規模培養,進而在礦井中進行應用試驗,研究清楚怎樣控制細菌,這項技術才有可能進入實際應用。”
段學軍稱,這一菌株目前存在的問題是降解甲烷時間過長。“在礦井中,當人們發現瓦斯濃度過高時,希望的是能在幾小時里把濃度將下來。”段學軍承認,目前的菌株降解甲烷需要一個星期。這也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將來這種菌株會制成菌劑,在礦井里噴灑,因此成本不會太高。”段學軍說,在降解速度和實際應用問題解決后,將進一步開展這一技術成果的應用成本、投資收益等經濟分析。
目前,我國煤礦瓦斯災害嚴重,成為當前煤礦安全生產最薄弱的環節。
據中國科協有關專家介紹,國際上用生物技術治理礦井瓦斯始于20世紀60年代末。迄今為止,澳大利亞和俄羅斯等國研究人員已成功分離出噬甲烷菌,俄羅斯已將這種技術應用在部分礦井中。
來源:第一財經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