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我國大力推動工業結構調整、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隨著各項政策措施逐步落實到位,今年以來我國工業結構調整繼續取得積極進展,創新動力不斷增強。
重點行業結構
調整有序推進
去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先后出臺了煤、電、銅、鋁、鉛鋅、水泥、平板玻璃、電石、焦化、鐵合金、鋼鐵、汽車等13個行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發布了鋼鐵、汽車、鋁、水泥、紡織等行業發展規劃和有關行業市場準入條件,從環保、土地、安全、能耗、水耗、質量、技術、規模等方面提高了市場準入門檻,從嚴控制新上項目,對鐵合金、焦炭、電石等行業實行準入審核。
有關部門提出了“十一五”期間煤炭、電力、鋼鐵等13個行業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的任務目標。對8個主要高耗能行業,區分鼓勵和允許類、限制類、淘汰類,實施差別電價政策,并擴大實施范圍、提高加價幅度,促使一批落后產能退出市場。
為有效抑制部分“兩高一資”產品出口,國家調整了部分產品出口退稅和出口關稅政策,擴大了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范圍,今年又分別對鋼材、焦炭等142項高耗能、高排放和資源性產品開征或加征出口暫行關稅,取消或調減了2831項產品的出口退稅。
去年下半年,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對煤炭、電力、電解鋁、水泥、紡織、電石、焦化、鐵合金、鋼鐵、汽車行業新開工投資項目進行清理,依法處理了一批違規項目。今年上半年,開展了全國清理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專項大檢查,清理和糾正了一些地方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違規出臺的優惠政策。
結構調整出現積極變化
目前,隨著國家對鋼鐵等部分產能過剩行業調控政策的逐步落實,高耗能、高排放和部分產能過剩行業盲目擴張的勢頭得到一定遏制,淘汰落后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產品結構優化,產業升級加快,產業集中度提高。鋼鐵行業投資增速2004年一季度高達172.6%,去年轉為低速增長,今年上半年降至9.6%。增長的結構也得到調整,主要是國家批準的首鋼和重鋼搬遷項目開工建設。水泥行業新增投資主要用于建設環保標準較高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和余熱發電項目。鋁、銅加工行業投資主要集中在延長產業鏈和高附加值產品。鐵合金行業投資40%以上用于技術改造和污染治理項目。
隨著結構調整逐步到位,產品結構和技術水平得到改善,產業布局向著合理化方向推進。今年國家核準了廣西欽州1000萬噸煉油、武漢石化80萬噸乙烯、重慶85萬噸甲醇和80萬噸氧化鋁等重大項目建設,推進了中海油惠州1200萬噸煉油、福建煉化一體化等重大項目建設。這些都有助于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
裝備制造業
發展態勢良好
在國家政策支持下,發展裝備制造業的積極性增強。發電設備、冶金成套設備、礦山機械、石化成套裝置、數控機床等重大裝備技術水平和國產化率穩步提升,一批高效節能、高附加值技術裝備相繼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有力地促進了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
電力設備研制和生產取得長足進步。60萬千瓦超臨界機組成為我國火電主力機型。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大型空冷機組、大型熱電聯產機組等用戶急需的新型高效節能發電設備國產化取得突破。水電設備生產技術由單機容量30萬千瓦提高到70萬千瓦。500千伏直流輸變電設備實現了國產化。
大型冶金、礦山、石化設備的研制和生產能力顯著提高。我國企業已經掌握了800萬噸鋼鐵聯合企業常規流程裝備的自主生產技術。鞍鋼和第一重型機床廠等企業合作,實現了大型連軋設備自主設計和制造調試。1000萬噸煉油設備國產化率已經達到90%,30萬噸合成氨和52萬噸尿素成套設備實現了國產化。
通用設備、專用設備制造業加快發展。在重大裝備技術水平和國產化率穩步提升的帶動下,上半年,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52.4%、52.7%。
成套技術裝備的國產化有力推動了傳統行業技術升級。目前,在棉紡行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裝備比重已經達到50%,比“十五”初期提高了20個百分點。在服裝行業,幾乎所有骨干企業都采用了國際先進技術。尤其是年產20萬噸以上的聚酯成套設備、4.5萬噸以上的粘膠成套設備、4萬噸滌綸短纖維成套設備等技術裝備的國產化,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化纖生產國和化纖成套設備出口國。
高技術產業
結構優化趨勢明顯
今年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6.1%,高技術產品出口增長18.5%。高技術產業結構優化趨勢明顯,區域布局更趨合理:
上海、北京等東部發達地區高技術產業加速由低端向中高端提升,由生產制造領域向研究開發領域拓展;
中部地區積極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高技術產業加快崛起。在河南等中部省份,一批太陽能電池優勢企業建立了研發生產基地,在建項目生產能力達到500兆瓦。在武漢,光谷內企業近年來銷售收入年均增長30%以上,成為全國光電子產業最集中的區域;
西部地區積極發展特色高技術產業鏈,資源優勢得到發揮。云南、貴州等省以生物醫藥、有色金屬深度開發、磷化工等產業為龍頭,規劃打造一批高技術產業鏈,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
高技術產業領域技術進步與產業升級明顯加快。模擬電視向數字電視戰略轉型加速,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開發與產業化迅速推進,消費類電子信息產業結構升級速度大幅提高。
自主創新動力增強
今年以來,國家不斷改善政策環境,增加財政投入,對自主創新的激勵和支持進一步加強。
我國首部自主創新基礎能力建設規劃發布實施,對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出了重點部署。54項中長期科技規劃綱要配套政策實施細則相繼出臺,并正在加快落實。研發投入經費稅前抵扣、研發設備稅收減免和加速折舊等一系列具體政策措施,激發了企業的創新動力和活力。集成電路與軟件、生物等重點產業政策,促進了我國戰略高技術產業的自主發展。
各級政府把推進自主創新作為投資的重點,積極建立財政性科技投入穩定增長的機制。初步調查顯示,今年有三分之二左右的省級政府,財政性科技投入增幅高于經常性收入5個百分點左右。
“十一五”期間,著眼于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國家安排投資60億元,高起點、高水平地組織建設十二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投資48億元,實施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三期工程。這些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將為實現重大科技創新、突破戰略高技術產業和重點行業發展的“瓶頸”,提供強有力的物質技術支撐。
國家進一步加大對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支持,鼓勵產學研聯合建設國家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等,推動了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
為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我國在高技術產業發展、節能減排、農業增產增效和提高裝備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等方面,重點組織實施了一批重大產業技術開發項目,積極引導企業研發新技術、新產品。在能源、交通、石油化工、船舶、核電等領域,國家支持了一批重大技術裝備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進一步增強了重大裝備的研制能力。
為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國在電子信息、生物、航空航天等領域,實施一批產業化重大專項,支持建設了一批高技術產業化項目,新建了若干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目前,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成果正在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一批規模上千億元的新興產業正在加快形成。
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綱要確定的十六項科技重大專項的前期研究工作全面啟動。“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大型油氣田及煤層氣開發”等重大科技專項即將正式啟動實施。
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指出,在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國工業整體水平還不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夠強,淘汰落后的任務還十分艱巨。調整優化工業結構和布局,提升工業整體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是“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而艱巨的任務。
來源:中國證券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