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進入煤炭開采領域受到政策限制,但這并沒有阻止他們進軍中國能源市場。據悉,日前山西舉辦的首屆煤博會收獲頗豐,引資139.74億美元中有50億美元外資投向了山西煤化工領域,占比高達35%。
“此次煤博會是和山西潞安集團進行天然氣及煤化工的戰略合作,項目總投資額為13億美元。”加拿大西鷹公司的一位負責人表示,“山西的煤炭雖然非常豐富,但是水資源比較缺乏,所以我們對這個項目考察了很長時間,進行過多方論證。”
日本伊騰忠商事株式會社相關負責人透露,此次煤博會上,也簽約了一個項目——100萬噸二甲醚精細化工項目,總投資額為12.98億美元,合作方是山西蘭花煤炭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外資積極進入煤化工領域,與山西近幾年的轉型有關。由于環境等因素,山西開始由此前的粗放型,慢慢向煤炭深加工領域發展。山西省鼓勵包括外資在內的境內外資本投資山西的煤炭深加工領域。
山西的大型煤炭企業都在積極進入煤化工領域,而不再單純地挖煤賣煤。山西省前幾大煤炭企業集團近年的銷售收入反映了這一點。山西省副省長靳善忠表示,陽泉煤業和晉城煤業2006年非煤產業的銷售收入已經超過煤炭主業。
“‘十一五’規劃對經濟結構的調整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山西)省里要求五大煤炭集團的非煤收入都要超過煤炭主業。”靳善忠說。
由于國家加大對煤化工準入的門檻,現在一個煤化工項目動輒投資數十億、數百億元人民幣,一兩家煤炭企業在資金和技術上都很難達到要求,于是外資有了可乘之機。
據粗略計算,此次煤博會上,外資的投資額超過60億美元,其中有50億美元直接投向與煤炭相關的下游產業鏈,而煤化工則成為50億美元外資的主要投資方向。
“對于我們而言,資金其實根本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是中國的能源政策,我們希望投資中國的煤炭開采領域,但是受到中國的政策限制。”國外一家參展企業代表抱怨,“既然煤炭開采受到很大限制,所以我們只有去投資煤化工領域了。”
在中國政府要求大力發展煤化工領域的政策出臺以后,這種投資方向愈加明確。
據了解,在國內的煤炭開采領域,目前只有亞美大陸煤炭有限公司,拿到了山西省煤炭工業局頒發的煤炭生產許可證,這也是中國發放的第一個中外合資煤炭開采許可證。之后,再也沒有一家外資公司拿到許可證。
“我們也在尋找投資煤炭開采的機會。”美國博地能源中國有限公司代表處商務兼行政經理謝萍萍透露,但是目前尚未找到合適的項目,而且國內目前在政策準入上,門檻太高,很難介入。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私營煤炭公司,博地能源一直試圖進入中國,并且于2005年正式設立中國公司代表處,準備進入國內的煤炭開采領域,但是由于進入中國的時間比較晚,一直未能如愿。
而拿到首個煤炭生產許可證的亞美大陸煤炭有限公司,在此次煤博會上沒有絲毫斬獲,在煤博會尚未結束時,亞美大陸煤炭有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及其工作人員即已回到北京。
來源:中國經濟網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