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一場水泥價格風暴讓重慶眾多建筑承包商感受到寒意——11月底起,成都水泥價格突飛猛進,導致重慶水泥上升幅度超過30%。
“20天前,我買的水泥一噸是280元,昨天買成430元,經銷商還嫌我的量小。”一從事裝修的包工頭向記者反映。一建材經銷商證實,從11月20日,市場水泥供應驟減,價格水漲船高,出廠價從270元飆升到了360元,“有錢還不一定能拿到貨。”
重慶市場的水泥到哪里去了?重慶拉法基水泥的一銷售人員告訴了個中原由,自11月末,便有近半數的重慶水泥被成都客戶瘋狂搶購。據悉,前不久,成都市政府收到了國家環保總局關于要求成都市履行其關閉部分立窯的承諾,為此,成都市政府果斷做出決定,年內關閉40余家立窯企業,并即日執行。原本供求就難以平衡的成都水泥市場,突然出現超過500萬噸的需求缺口,受此影響,成都水泥價格扶揺直上,目前“325”水泥,工地供應價已達到550元/噸;“425”水泥則超過600元/噸。本來內部就無法自我調節,成都用戶于是把采購目光盯向周邊市場,陜西、重慶水泥市場均受到波及。
據介紹,過去成都水泥價格每噸一直要比重慶高100元左右,由于每噸運費達200元,重慶水泥外流較少,目前兩地水泥價格差距超過了200元,自然吸引了大量渝產水泥流向成都。
成都客商來渝搶水泥,開出的出廠價便達350-360元,且是現款現貨,重點工程還是月結,我市水泥廠自然舍近求遠,小南海、天助、科華等主要生產廠家,幾乎有一半的產量流向了成都,像拉法基這樣的大廠,三成以上的產量流入成都。
建材漲價重點工程進度受阻
華龍網訊 建材價格的猛漲,重點工程受到的影響首當其沖,許多工程因此出現了拖工甚至停工的現象。
渝湘高速武水段的一承包商告訴記者,像高速公路這樣的工程,一立方米就需要近500公斤水泥和100公斤鋼材。工程開工以來,建筑材料的價格節節上升,鋼材的漲幅已達到30%,河沙、石子的價格也不斷攀升,此次水泥再度猛漲,按中標測算的成本計算,施工方已無法承受,于是便將工程進度放慢下來。
重慶物流信息中心副主任張仁國稱,鋼材價格今年一直走高,進入11月,更是出現加速走勢:以Φ6.5mm普線為例,7月初價格3500元,11月初上升到4100元,12月初猛漲到4950元;Φ16-25mm螺紋鋼,7月初3440元,到11月初上升到4200元,12月初又猛升到4880元……“這樣瘋狂的漲勢,是過去從來沒有過的。”
生產模具的重慶欽定鋼模有限公司,用戶主要為重點工程如橋梁、高速公路的施工單位,也受到市場不景氣拖累,由于其主要材料槽鋼和熱板從7月份的3800元,上升到目前的5000元左右,目前也難以為繼,公司從11月起便陷入了停工狀態,100多名工人回家待工。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全市18家鋼模生產企業,大部分都陷入了無米之炊的窘境。
據了解,目前因建材價格上漲而影響施工進度的,涉及重慶高速公路發展有限公司、江西中煤集團、中鐵十七局、中鐵二十局、中港二航、陜西路橋、貴州路橋等多個大型施工單位,涉及項目包括繞城高速、奉云高速、渝湘高速、嘉渝大橋、童家橋大橋等多個重點工程。
施工方稱商品房成本恐難維持
本報訊鋼材水泥等建材猛漲,重點工程的承建商吃不消,從事商品房建設的施工方更是稱“虧得慌”。
一重點工程的承建商告訴記者,承包重點工程,對于建材上漲,最后還要進行“調差”處理,只是無論怎么調,也趕不上建材上漲的速度,虧損肯定成定局。
廣廈一建的常務副總經理胡安民說,他們接建的商品房工程,投標時都是按“清單報價”,一旦建筑材料出現價格波動,找到業主理論,有的業主會酌情考慮,大部分則不予理會。據悉,“清單報價”是國際慣例,賺多賺少都是自己的,一旦建筑材料劇烈波動,承建方則面臨巨大的風險。
市物流中心副主任張仁國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一般商品房,每平方米約需55公斤鋼材,165公斤水泥,按現在的漲價水平看,光是這兩項,商品房的生產成本就會增加近百元,如加上人工與其他成本的上漲,其總成本增加不是一個小數。一不愿透露姓名的開發商表示,施工單位已明確表示,現在投標,成本會增加20%以上。
商品房的房價會不會隨之上漲?據張仁國分析,無論鋼材還是水泥價格上漲,并不僅僅是成本推動單方面的因素,都是經濟過熱的反映,尤其是需求過旺的表現,目前國家已意識到這個問題,采取了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如果宏觀調控能夠有力地控制需求,商品房的漲價并沒有充分的市場基礎。
來源:重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