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保障。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生存發展。我國人口眾多,能源資源相對缺乏,能源人均占有量和利用效率都比較低。目前,我國人均發電裝機僅為0.5千瓦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OECD國家)平均2千瓦以上的水平。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均能源消費量逐年增加,能源和電力需求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十五”期間全社會用電量年均增長12.9%,預計“十一五”期間將年均增長12%以上。按照202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的目標,即使按人均1千瓦裝機測算,屆時全國發電裝機需求也將達到15億千瓦。雖然目前我國能源和電力供需總體平衡,但從長遠來看,能源供需的缺口將越來越大,保障能源和電力供應的壓力會不斷增加,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能源瓶頸制約將在較長時期內存在。而且,我國電網發展還存在一些不全面、不協調的方面和薄弱環節。所有這些,都要求我們必須把能源供應和能源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作為關系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國家電網公司必須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優化和高效配置能源資源,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當前,立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際需要,充分發揮電網的電力輸送和網絡市場功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穩定、經濟、清潔、安全的能源供應,應著力在一些重要方面和關鍵環節取得更大進展。
實施“一特三大”戰略,建設科學合理的能源資源利用體系
十七大報告提出,建設科學合理的能源資源利用體系,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這是針對我國能源資源及其開發利用實際提出的重要戰略方針。煤炭、電力、石油和天然氣都是我國能源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油氣資源相對較少,煤炭和水能資源比較豐富。在未來較長時期內,煤電、水電和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核電將在我國電力消費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但是,我國能源資源同能源需求分布不均衡,重要的煤電和水電基地與中東部負荷中心的距離一般在800到3000千米,這在客觀上決定了我國能源和電力發展必須走遠距離、大規模輸電和全國范圍優化電力資源配置的路子。為促進能源和電力工業可持續發展,不斷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用電需求,國家電網公司結合我國國情和電力工業實際,提出了“一特三大”戰略,即發展特高壓電網,促進西部地區大型水電基地建設和北部地區大型煤電基地集約化開發,變輸煤為輸電,將清潔的電能從西部和北部大規模輸送到中東部地區,并為東南沿海大型核電基地建設提供堅強的電網支撐,實現電力資源在全國范圍優化配置。
實施“一特三大”戰略,對于優化我國能源結構,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提高電力在終端能源消費中所占的比重,進而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具有重要意義。與煤炭和石油相比,電力是清潔高效的二次能源。研究表明,1噸標準煤當量的電力創造的經濟價值,與17.3噸標準煤當量的煤炭或3.2噸標準煤當量的石油創造的經濟價值相同,這表明電力的經濟效率最高。當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加速發展階段,通過發展特高壓輸電,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能源的需求,努力提高電氣化程度,可以取得巨大的節能效果,符合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同時,實施“一特三大”戰略還有利于發揮不同地區的比較優勢,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有利于提升我國電力工業和電工制造行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占領世界電網技術制高點,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有利于促進我國同周邊國家開展能源合作和跨國輸電,進一步提高我國能源安全保障水平。
實施“一特三大”戰略,關鍵是加快建設特高壓電網。建設特高壓電網是實現遠距離、大規模輸電的基礎。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在國家有關部門的統一領導下,按照“科學論證、示范先行、自主創新、扎實推進”的原則,在加快建設特高壓電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目前,發展特高壓輸電技術與裝備已列入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和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方案。特高壓關鍵技術研究和設備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國家電網公司投資建設的晉東南—南陽—荊門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進展順利,四川復龍—上海南匯±800千伏特高壓直流示范工程即將開工。
開展國際能源合作,維護國家能源安全
十七大報告強調,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擴大開放領域,優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質量,并對積極開展國際能源資源互利合作作出了戰略部署。我國成為能源凈進口國以來,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受生產能力、儲備水平以及國際投機等因素影響,國際能源價格特別是石油價格持續上漲,對我國經濟發展形成了較大制約。從國外購買電力和石油,是緩解我國能源資源瓶頸制約的有效途徑。比較而言,優先、合理、經濟利用周邊國家的煤炭和水力資源,從國外大規模購進電力,具有較強的現實性和可操作性。開展跨國電力合作,有利于引進清潔的電力資源,優化我國終端能源消費結構,對我國能源供應進行有效補充;有利于緩解國內能源開發和環保壓力,促進節能減排,服務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有利于與周邊國家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符合國家的長遠利益。
近年來,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國家電網公司一方面大力探索和發展特高壓輸電,提高國內能源開發、輸送和使用效率,同時為經濟、高效、大規模開發和利用周邊國家能源資源創造條件;另一方面加強對周邊國家能源資源狀況的調研,與俄羅斯、蒙古和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積極開展能源合作,取得了重要進展。中俄電力合作第一階段項目獲得國家核準,已進入全面建設階段。這是我國目前規劃建設的從境外購電電壓等級最高、容量最大的輸變電工程,建成后從俄羅斯向我國年供電量可達43億千瓦時。預計到2020年,每年可從俄羅斯和蒙古向國內送電1200億千瓦時,相當于替代進口石油約2300萬噸;每年可減少約4600萬噸原煤開采量和運輸量,國內發電環節可減少約230萬噸煙塵排放、32萬噸二氧化硫排放和46萬噸氮氧化物排放。
實施“戶戶通電”工程,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十七大報告指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電力設施是農村重要的基礎設施,對于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歷史原因,我國農村基礎設施總體上還很落后,截至目前,國家電網公司供電區域內還有不少省份沒有實現戶戶通電。無電戶大多分布在自然條件艱苦、交通十分不便的農村偏遠地區。因為沒有電,農民難以開發利用當地資源脫貧致富,生活很艱難,發展受限制。加快解決無電戶通電問題,成為我們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緊迫任務。
按照中央部署,2006年3月,國家電網公司確定了“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的農電發展戰略,統籌城鄉電網建設,全面實施農村“戶戶通電”工程,努力解決涉及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用電問題。爭取到“十一五”末,在公司供電區域內,凡是通過國家電網最大限度延伸能夠通電的地區,基本實現戶戶通電。工程計劃總投資約200億元,解決約120萬戶、450萬人的通電問題。截至今年10月底,公司供電區域內26個省份中已有23個基本實現了戶戶通電,為96.8萬無電戶、358萬人解決了用電問題。“戶戶通電”工程不僅改善了通電地區的生產和生活條件,促進了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促進了偏遠地區脫貧致富和農民群眾思想觀念的更新,使廣大群眾深切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進一步密切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與此同時,為進一步加快農村電氣化建設,公司提出并加緊實施新農村電氣化“百千萬”工程,已建成42個電氣化縣、443個電氣化鎮、8632個電氣化村。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農電發展戰略的各項目標,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為國家電網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
來源:人民日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