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理事長趙希正眼中,2007年電力行業的發展總體是平穩、健康的。談及今年的工作思路,趙希正表示,將繼續確保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供應,大力推進行業結構調整。在電源建設方面,要進一步加強規劃和調控,正視目前存在的電力供需的不平衡問題,采取有力措施,避免電源建設的大起大落。
容量增速實現首次下降
2007年是我國電力行業取得豐碩成果的一年。在這一年中,電力行業建設規模不僅維持了歷史高位水平,而且更加注重科學發展。
電力行業去年全年基本建設新增(正式投產)發電設備容量基本與上年持平,為10009萬千瓦。電網新增輸電線路長度和變電容量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新增220千伏及以上電網輸電線路41334公里,比上年增加6490公里;變電容量18830萬千伏安,比上年增加3482萬千伏安。
截至2007年底,全國發電設備容量增長量雖然仍保持很高水平,但是增速比2006年降低6.2個百分點,這是2002年以來發電設備容量增速實現首次下降,這正是電力行業注重科學發展理念的有力體現。
趙希正同時表達了他對行業發展中存在問題的擔憂。由于受需求強勁、裝機不足、水電來水偏少、電網“卡脖子”等因素導致缺電的影響,去年仍有14個省級電網出現時段性、季節性供電緊張,其中廣東、貴州、云南、廣西等較為突出。
趙希正指出,在過去的一年中,雖然發電裝機穩步增長,但火電比例仍然很高。2007年我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中,火電達88%。
此外,雖然電煤供應基本正常,但價格上漲壓力很大,供需矛盾突出。而在電力消費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不容忽視的是,用電結構重型化特征依然明顯。
加快有序開發水電步伐
趙希正指出,目前,電力行業在生產和運行中仍然存在著電網峰谷差繼續拉大,電網調度和運行的難度也相應增加;新機投產較多、某些地區小火電關停比較集中,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可能造成一定影響;來水、電煤等不確定性因素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帶來新的考驗;迎峰度冬期間全國負荷將可能超過夏季高峰負荷,水電出力減少也會導致火電增發較多等因素,這些都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供應造成一定的壓力。
趙希正認為,為解決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今年要繼續全面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對新投機組安全運行的管理;加強負荷預測,實施優化調度,實現更大范圍內的資源優化配置;加強電網建設,逐步消除“卡脖子”現象;穩步推進小火電機組集中地區的關停工作,確保負荷中心區的電網支撐和安全穩定供電;加強對電煤市場和運輸環節的監控和管理,確保電煤供應。
在結構調整上,趙希正指出,一是要采取有效措施解決當前水電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制約困難,加快有序開發水電的步伐。二是要加快核電建設。三是要把可再生能源發電作為長遠戰略,在調整結構中促進可持續發展。四是以大型高效環保機組為重點優化發展火電,在技術經濟適宜的條件下,積極采用60萬千瓦和100萬千瓦級超超臨界、超臨界壓力參數、大容量、高效率、高調節性的機組,使30萬千瓦及以上火電機組比重逐步占絕對優勢,同時繼續加快關停低效率、高污染的純凝汽式小火電機組;積極發展潔凈煤燃燒技術,充分、高效、環保利用劣質煤炭資源;繼續大力發展熱電(冷)聯產機組,提高能源綜合轉換效率。
在電網建設方面,將加快區域和省級輸電網架建設,提高電力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及區域電網間和省電網間電力電量的交換和相互支援,發揮大電網在備用、電力電量互濟、水火互補等方面的效益;同時,加強城市電網和農村電網的建設,實現電源與電網、輸電與配電的協調同步發展。在大電站和電網基本保證供電的情況下,同時支持分布式能源系統發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節能減排方面,通過發展清潔生產,在節能、節油、節電、節水、節地、降低排放、保護生態和綜合利用等方面采取措施,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電力工業。在加強對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控制的同時,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積極研究開發大幅提高發電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下一代煤炭發電新技術。
趙希正指出,堅持法制化、市場化改革方向不動搖。要加快電力法規的制修訂;加快電力市場建設,積極培育市場主體,形成政府宏觀管理和有效監管下的公平競爭、開放有序、行業自律的電力市場體系;穩步推進輸配分開改革試點;繼續推動電力價格改革步伐,在電價形成機制中充分體現資源和環境因素,通過價格杠桿推進資源節約。
趙希正指出,在今年的工作中,有關方面還應當完善有序用電方案和應急預案;依法對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嚴格實行錯峰、避峰、限電或停止供電;調整、完善售電側峰谷電價。而在完善節電技術政策方面,他指出,要大力推廣綠色照明、高效電機等提高終端能效的技術措施。
來源:中國工業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