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來,國際油價一舉突破100美元大關。3月1日,國際原油期貨價格達到103美元。國際油價進入百元時代,預示著世界能源進入了第三次革命。3月2日,河北廊坊,由石油產品開發與貿易協會、東方油氣網主辦,新奧集團協辦的中國二甲醚高峰論壇召開。與會專家與企業界代表在把脈中國能源發展形勢與格局,世界能源結構轉換與替代能源發展的同時,將目光共同轉向替代能源“新貴”——二甲醚。
石油消費量增長和油價高企,使二甲醚迎來發展機遇
“能源問題,一直是國之大事;能源安全,強國之本。中國能源的發展,必然要走低碳經濟的道路。2008年的能源工作,可以概括為六個字:節能、新能、綠能,即狠抓節能,發展新能,培育綠能。而綠能開發就包括煤炭的深加工、甲醇、二甲醚。”國家能源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徐錠明在中國二甲醚高峰論壇上分析中國能源形勢與格局時這樣說。
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之中,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對能源特別是石油的需求越來越大,石油供需矛盾已成為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大瓶頸。自1993年我國開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以來,國內石油消費量年均增長超過7%,而國內原油產量年均增長不足2%。我國已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對于石油的需求有增無減。據國際能源機構預測顯示,到2010年,我國石油需求將達3.75億噸,到2020年,將達到5.03億噸,而我國石油的產量2020年將保持在2億噸左右,石油消耗將達4.5到5.1億噸,進口石油依存度將達55%以上。
而另一方面,油價的高企也是一重要因素。高企的油價,不但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影響,而且對我國的能源安全構成威脅。油價高企,也必然帶來能源結構的調整。
尋找新的可替代能源,是中國的能源國情。在2006年年底召開的國務院替代能源會議上,我國確定了能源發展的基本思路:以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以優勢能源替代稀缺能源,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逐步提高替代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
可替代能源的發展,也必須符合我國的能源資源條件,同時具備低成本和可以規模化生產的優勢。而我國“富煤,少油,有氣”的能源特征,使得煤炭將成為我國中長期能源的保證,而以煤炭資源和天然氣為出發點生產的潔凈能源二甲醚,必然成為石油資源的有益補充。
二甲醚:替代能源前景美好
“二甲醚是具有較好發展前景的替代產品,是適合我國能源結構的替代燃料。二甲醚要走規模化、大型化發展的道路。二甲醚產業的發展應立足于以煤炭為原料……”國家發改委2006-1404號文件,對于二甲醚產業發展作出了上述批示。
二甲醚(Dimethylether)又稱甲醚,分子式是CH3OCH3,簡稱DME,是一種無色氣體,具有輕微的醚香味,室溫下的蒸氣壓力約為0.5MPa,與液化石油氣的物理性質很相似。二甲醚具有惰性、無腐蝕性、無致癌性、幾乎無毒,在空氣中長期曝露不會形成過氧化物的特質。二甲醚的飽和蒸氣壓低于液化氣,儲存運輸比液化石油氣更安全,并且燃燒性能好,熱效率高,燃燒過程中無殘渣,無黑煙,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排量低,屬于超清潔能源。二甲醚還可摻入石油液化氣和煤氣或天然氣混燒并能提高熱量,純度大于95%的二甲醚可直接作為替代液化氣的燃料使用。二甲醚的十六烷值大于55,高于柴油,可作為理想的柴油替代品。此外,二甲醚還可用做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造噴霧油漆、殺蟲劑、空氣清香劑、發膠、防銹劑和潤滑劑等。
正是有著諸多的優點,在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大科學家喬治A·奧拉寫作《跨越油氣時代:甲醇經濟》一書,將以甲醇和以甲醇為主要成分的二甲醚經濟作為應對油氣時代過后能源問題的一條解決途徑。這本書在業界引起廣泛反響,二甲醚也因此而被稱為新世紀能源。
“在莫斯科,每年需消耗天然氣400億立方米,而在上海,每年需要消耗9000萬噸標煤。與此相對的是,我國去年的天然氣產量僅為700億立方米。從這三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目前作為主導城市燃氣的天然氣在我國是處于嚴重短缺狀態。如果利用二甲醚部分替代LPG(液化石油氣)作為民用和工業用燃料,就可以大大緩解這一矛盾,讓中國的天更藍,草更綠,空氣更清新。”在中國二甲醚峰會論壇上,一位業界人士深有感觸地說。
河北新奧集團總經理助理李金來為記者算了這樣的一筆賬:如果按照目前柴油每噸6100元計算,按照1∶1.5換算,二甲醚出廠價每噸低于4100元,就可以經濟地替代柴油。市場每噸液化天然氣的價格為6500元,而二甲醚的成本僅為3000至4000元,二甲醚替換液化天然氣的比例為1.2∶1,可以看出,在高油價下,二甲醚具有成本優勢。
當然,在二甲醚的產業發展中,還有一些瓶頸需要克服,比如一些自身的技術難題和降低成本,國家政策支持等等。
二甲醚生產,中國正在迎頭趕上
二甲醚的生產,在發達國家早已展開。美國、德國、日本、法國等國二甲醚的年產量早已超過10萬噸。近年來,歐洲、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家都十分看好二甲醚燃料汽車的市場前景和環保效益,紛紛展開二甲醚燃料發動機與汽車的研發。日本甚至已開始了二甲醚汽車的推廣計劃。
我國的二甲醚生產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近幾年來發展呈井噴之勢。2002年,全國二甲醚總產能僅3.18萬噸,產量約2萬噸,到2006年末,產能已超過48萬噸,產量達32萬噸,年增長率分別達到97%和96%。預計到2010年,我國二甲醚將新增產能982萬噸,二甲醚總能將超過1580萬噸。隨著生產成本的下降和燃油稅的出臺以及油價與國際的接軌,二甲醚在經濟上的競爭力也將更強。
在國家科技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上海已完成10輛二甲醚公交車研制和全國首個二甲醚加注站的建設。
相信隨著二甲醚生產技術的提高和應用的普及,二甲醚將揭開神秘的面紗,越來越走近尋常百姓家的生活。
來源:中國石油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