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鋼價走勢與05年一季度如出一轍,甚至連起因都同樣是來自于進口鐵礦石合同價的大幅上漲。但預計鋼價像當年一樣出現拐點然后一蹶不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主要依據有兩點:1)成本高企下鋼廠價格呈現剛性;2)今年供求處于總體平衡狀態。
僅考慮鐵礦石和焦炭兩項,今年噸鋼成本就比05年增加約1100元/噸。基于高成本的支撐,鋼廠依靠壓縮利潤空間應對鋼價下調的情形不會重現。行業調控政策效果顯現,今年前兩個月生產增速明顯放緩。預計今年建筑鋼材供給仍將偏緊。
下游行業增長勢頭良好。出口減速超出預期,但不能忽視春節和雪災等特殊因素影響,繼續維持今年出口鋼材4800萬噸的預測。
對比去年一季度數據,今年鋼價平均上漲1100元/噸,而成本漲幅估計在900元/噸以上,噸鋼毛利增加200元。考慮所得稅率下調因素,今年一季度行業業績有望增長50%。短期內出于對下游需求的擔憂以及澳洲鐵礦石談判結果的不確定性,近期鋼鐵板塊出現大幅回調。但鑒于行業基本面仍然向好,目前整體PE已經降至14倍左右,維持增持評級。
1.原材料成本飆升繼續推高鋼價
1.1.主要爐料"漲"聲一片
在原料市場資源整體緊張、內外銷需求旺盛、貿易商囤貨待漲意向強烈、鋼價上漲以及鋼廠春節后補充庫存等多重因素的綜合作用下,鐵礦石、焦炭等主要爐料價格全面上漲。
在亞歐主要鋼企陸續宣布與巴西淡水河谷達成08年鐵礦石合同價上漲65%的協議之后,進口鐵礦石現貨價走出盤整,重拾升勢;國產鐵礦石價格也是一改年初以來的頹勢,再創新高,3月初含稅價已高達1600元/噸,相比去年均價上漲65%。受澳洲焦煤因災減產、中國煤炭出口配額大幅減少等因素影響,國際焦煤價格進入快速上升通道,國內二級冶金焦也已突破2000元/噸,比去年底上漲21%。廢鋼、生鐵、鉻鐵、釩鐵、錳合金等煉鋼原料也是"漲"聲不斷。
原燃料價格的普遍上漲給鋼鐵企業造成巨大的成本壓力:根據我們的測算,一個100%使用進口鐵礦石長期合同的鋼企在新財年的噸鋼鐵礦石成本將增加385元左右,加上焦炭等其他原燃料漲價因素,08年噸鋼成本將同比增長600元左右;而使用現貨鐵礦石比例較高的企業遭受的成本壓力更大。我們認為08年鋼鐵行業內部分化將加速,鋼企的成本控制能力將成為最具決定性的勝負因素。
1.2.鋼廠大幅提價,流通市場不甘落后
面對成本的大幅上漲,鋼企應對的首要措施就是提高出廠價格以轉嫁成本。以安賽樂米塔爾為首的國際鋼鐵巨頭紛紛上調2季度出廠價格,漲幅普遍在12-15%,鋼材流通市場價格也水漲船高,3月初CRU綜合價格指數已攀升至213.3,相比去年底上漲超過21%。國內鋼企也不遑多讓,寶鋼、武鋼、鞍鋼大幅提價,刺激國內流通價格一路飆升,3月初鋼協綜合價格指數升至140.2,相比去年底上漲近12%。
分品種來看,目前建筑鋼材和中厚板價格已經創出歷史新高,熱軋和無縫管基本與05年初的高點持平,而冷軋與鍍鋅板距歷史高點尚有空間。
綜合來看,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近期鋼材價格上漲都主要來自于供給方(包括鋼廠和流通商)的推動,但下游終端用戶對"瘋狂"的鋼價或多或少產生一些憂慮和抵制,實際交易總體比較低迷,市場庫存也有所增加。我們認為,短期內鋼價可能會進入一段盤整期,在獲取下游需求支撐后將繼續上揚。理由主要有兩點:一是3月起全球鋼鐵普遍將進入銷售旺季,處于觀望中的終端需求也將最終釋放;二是中國鋼鐵出口的減少使得國際市場供求矛盾愈加突出。
1.3.社會庫存步步攀升,短期盤整壓力顯現
價格上漲的同時社會庫存也與日俱增,特別是建筑鋼材。以上海市場為例,3月7日建材庫存59.5萬噸、板材庫存126.3萬噸,分別比去年底增加127%和23%,相比去年同期也有25%和4%的增幅。對此,我們分析有兩方面原因:1)前期在鋼價上漲的預期下,流通商捂盤惜售;2)價格的過快上漲抑制和延緩了部分需求(如建筑用鋼)的釋放。
短期來看,在高位庫存和資金周轉的壓力下,部分流通商可能會采取低價套現的策略,從而對市場造成一定沖擊。特別是螺紋鋼等建筑鋼材,我們預計出現小幅回調的可能性較大,而板材則有望隨著需求的回暖維持平穩運行。中長期來看,我們對今年的鋼材價格仍然保持樂觀。生產要素價格的全面上漲使得鋼材消費的替代效應非常有限,而供給面的有效調控(新建產能審批尚未開閘、淘汰落后力度加大)將促使今年鋼鐵供求總體更趨均衡。
2. 05年鋼價走勢是否會歷史重演?
2005年2月,新日鐵與淡水河谷達成鐵礦石上漲71.5%的價格協議,隨后國內外鋼鐵企業踴躍上調出廠價,現貨市場積極跟進,國內鋼價迅速攀升至歷史新高。但好景不長,在國家加強宏觀調控及需求低迷等因素影響下,從4月起鋼價一路下挫,至年底時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下跌超過30%,冷軋板材跌幅更是超過40%。
今年以來的鋼價走勢與05年初如出一轍,甚至連觸發因素也都是鐵礦石大幅漲價所致。以史為鑒,究竟08年鋼價是否會重蹈05年覆轍?綜合原材料成本、產品供求狀況、宏觀環境等因素分析,我們認為行業基本面變化巨大,歷史重演的概率非常小,接下來市場更可能演繹出"高位盤整、緩步上揚"的走勢。
2.1.高成本支撐下的價格剛性
一方面,從絕對價格上看,目前線材、螺紋鋼等建筑鋼材的價格要比05年同期高出1000元/噸左右,熱軋板基本持平,中厚板高出600元/噸左右,而冷軋板和鍍鋅板則仍低出1200元/噸左右。另一方面,從原料成本上看,僅考慮鐵礦石和焦炭兩項,噸鋼成本就比05年增加約1100元/噸。基于高成本的支撐,我們認為今年鋼價下調的空間有限,即使下游需求持續低迷,類似05年依靠壓縮利潤空間應對鋼價下跌的情形也無法重現,成本劣勢的小型鋼企將被迫減停產,供給的減少反過來又將支撐鋼價啟穩。
05年鋼價出現大拐點的最重要原因是新增產能釋放過快、導致供給增長失控。全年粗鋼生產同比增長在25%以上,在年初的短短5個月間粗鋼月生產就增加了18.5%,環比月增長率高達4.3%。加上價格暴漲后的需求萎縮,致使供求狀況短時間內出現逆轉。
相比之下,07年下半年以來國內鋼鐵生產明顯放緩,進入4季度后月度產量更是出現環比下跌。08年1月份粗鋼產量4089萬噸、2月產量3856萬噸,同比漲幅分別降至7.3%和6.7%,遠遠低于去年16.8%的平均水平。究其原因,國家從05年下半年起嚴格控制新建產能審批的政策貢獻最大,加強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產能的實施力度也頗見成效。根據我們的統計,鞍鋼的鲅魚圈是05年后唯一獲批的高爐項目,而寶鋼的湛江、武鋼的防城港等重點項目都至今尚未獲得發改委正式批文。
由此推斷,近年來行業內固定資產投資應該主要集中在設備更新和結構升級上。從總量上看,06年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的同比負增長也預示著今年的供給不太可能失控。
分品種來看,板材的生產增幅明顯高于長材:07年螺紋鋼產量增長21.1%、線材增長12.5%,而熱軋板、中厚板、冷軋板的漲幅則分別高達29.4%、29.5%、28.2%。
這一方面反映出鋼企產品結構升級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很多建筑鋼材產能屬于淘汰落后的對象。鑒于這些因素尚未消失,我們認為今年建筑鋼材的供求總體上仍將偏緊。這一變化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高低端品種之間的價格差距越來越小,但考慮到當前價差與加工成本已基本相同,預計未來各品種同步上漲的可能性較大。
2.3.下游行業維持快速增長,需求仍然旺盛
今年1-2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8121億元,同比增長24.3%,雖然比去年的25.8%略有下降,但仍保持高位。從下游行業來看,汽車、造船、機械等主要需求方的增長率在20%以上,家電也保持較快增長,不確定性主要來自于建筑需求,但我們認為盡管房地產受宏觀緊縮政策的影響較大,基礎建設的升溫仍能保證需求小幅上漲。
從外需來看,年初起實施的鋼鐵出口新關稅政策效果明顯:1月份出口鋼材414萬噸,同比下降5%;2月份再接再厲,出口311萬噸,同比下降幅度高達29%。分析這一數據:1)今年鋼材出口基本應該能夠控制在產量10%的合理范圍內;2)但考慮到春節和雪災造成的交通阻塞對出口的抑制作用,2月份數據并不具有代表性;3)目前國內外鋼材價差有所擴大,后期出口可能會有所反彈。在國家不出臺進一步控制出口的政策之前,預測今年鋼材出口總量仍然維持在4800萬噸左右。
對比去年一季度數據,由于新財年的鐵礦石合同價格從4月份起才開始執行,因此08年1Q鐵礦石離岸價實際上僅上漲9.5%,在考慮海運費的大幅增長和人民幣升值因素后,全部使用進口鐵礦石的鋼企噸鋼成本約增加470元。對于全部使用現貨鐵礦石的鋼企而言,鐵礦石價格則翻了一番有余,上漲約650元/噸,加上焦炭后噸鋼成本漲幅高達1340元。兩者面臨的成本壓力迥異。上市鋼企的進口鐵礦石使用比例較高,按50%保守估計,08年1Q噸鋼成本同比上漲約900元。
各品種之間的價格漲幅也有差異:建材和中厚板的含稅價上漲約1500元/噸,而熱軋和冷軋產品的漲幅則在1000元/噸左右,按照產量加權平均計算得出的不含稅鋼價整體漲幅為1100元/噸。結合成本因素,噸鋼毛利增長約200元。
根據估算,即使不考慮產量增長的因素,得益于行業景氣度提高和所得稅率下調,今年一季度鋼鐵行業的凈利潤增長率有望超過50%。
來源:聯合金屬網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