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醚顯成本優勢
近年來,以大規模煤基甲醇為原料的二甲醚項目在中國持續推進:由中石化、中煤集團等四家企業合資成立的中天合創公司正在籌建年產300萬噸二甲醚的大型生產裝置;新奧集團則在江蘇省張家港市開建年產百萬噸級的二甲醚裝置;此外,上海華誼集團、蘭花科創、天茂集團等也在積極運作二甲醚項目。
“高油價時代的到來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其中也包括中國政府。各國當下都在研究替代能源戰略,二甲醚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新能化工集團總經理柳紀申對本報記者說。
在他看來,高油價時代選擇哪種替代能源要考慮5方面因素:一是資源量。如果說沒有一定的資源量做支撐,該產品不會成為替代能源的主導產品。而中國的資源特點總體上是缺油、少氣、富煤。依托于這一資源狀況,發展煤基(清潔的醇醚)燃料是一個重要選擇。二是技術,一定要有技術路線、技術方案和可行性。作為醇醚燃料,二甲醚的生產工藝和技術是成熟可靠的。三是經濟性。在中國發展煤基燃料,有成本優勢,經濟上是可行的。四是環保性。二甲醚是無毒無味氣體,其分子里含有一個氧原子,成分占到二甲醚的34.8%。眾所周知,氧原子是助燃的,在燃燒過程中可減少對空氣中養分的吸收,因此更加環保。五是安全性。比起LPG,二甲醚的壓力更低,更有利于儲存和使用。從這5個思路考量,中國的煤基醇醚燃料可作為綜合替代能源的主導產品。
對于二甲醚的經濟性,河北新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金來用更詳細的數字予以解讀:以柴油每噸6100元對比,按照柴油與二甲醚的替代比值1:1.5換算,二甲醚出廠價只要每噸低于4100元,就可經濟地替代柴油。另外,和市場上每噸約6500元的液化天然氣相比,成本僅為三四千元的二甲醚同樣競爭優勢顯著。
業內呼喚政策扶持
但柳紀申同時表示,任何一個新生事物在發展初期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這首先需要政府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尤其在政策方面應給予一定傾斜。如美國在發展煤層氣時,也補貼每立方米4角,為的是讓其更好地開發利用和進入市場。
“第二步,我們希望二甲醚的標準體系也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據他透露,國家對二甲醚的標準十分關注,也組織了有關單位、科研院所和生產企業進行編制。目前,國內已有兩個二甲醚標準出臺,一是國家發改委去年4月發布的“行業產品標準”,實施時間則是2007年10月1日。第二個標準是建設部頒布的《城鎮燃氣用戶二甲醚標準》,是2007年8月21日發布的,實施時間2008年1月1日。
“上述兩個標準的出臺對于二甲醚的應用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現在我們還希望盡快出臺其他標準,一是國家標準,這個目前也在制定中;二是二甲醚與LPG配氣的標準;三是儲運標準。這些標準出臺后將形成一個完善的二甲醚標準系列,這對推動二甲醚發展十分有利。” 柳紀申說。
對此,中國石化協會醇醚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陳衛國在今年于河北廊坊舉行的一次二甲醚高峰論壇上透露,城鎮燃氣用二甲醚的國家標準目前正在制定過程中,但其與建設部已頒布的標準重名。為此,標準編制組正在起草報告,建議將國家標準更名為“城鎮燃氣用二甲醚混合氣”。
“二甲醚在化工行業的產品標準則于2006年底完成編制任務,正上報待批。”陳衛國補充說。
本報記者另外從新奧集團獲悉,國家目前還在加緊編制二甲醚行業發展規劃,以引導二甲醚產業規范快速發展。業內預期這一規劃于今年正式出臺。
產業化仍存在風險
盡管二甲醚在中國的產業前景被廣泛看好,但過度投資也可能潛伏一定的風險,如果下游配套跟不上就會有產能過剩風險,另外尚無規模化成功案例印證其技術成熟度。
上月在上海召開的“2008中國甲醇行業高峰論壇”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孫偉善就表示,下游行業對甲醇的需求和相關產業政策將共同決定“十一五”期間我國甲醇市場的走勢。
“目前,甲醇制烯烴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尚無規模工業化成功的先例,存在一定技術風險。一旦烯烴裝置開車不成功或開車時間推遲,則為其配套建設的近千萬噸甲醇產能將向國內甲醇市場集中釋放,可造成市場供求關系在一定時期內嚴重失衡。為此,相關企業應當做好風險防范。”孫偉善提醒說。
但山西省燃料甲醇與甲醇汽車領導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降連葆認為,目前我國的甲醇燃料標準正在制訂完善中,國內已有奇瑞、華普等汽車廠商在研發醇醚燃料汽車。一旦甲醇用于車用燃料在全國范圍推廣,則國內甲醇產能將不存在過剩的問題。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能源與環境工程研究所的凌志光教授表示,對二甲醚這樣的煤轉油項目還是應抱著謹慎態度。“首先,這些項目的原料依然是煤,以一種稀缺資源代替另外一種稀缺資源并非萬全之策。同時,目前的技術也并不十分成熟。事實上,業界當下對二甲醚是否會帶來其他污染并不十分清楚。”凌志光說。
來源:上海證券報
點評:高油價推動二甲醚行業空前火熱,風險防范意識不可少。
相關鏈接: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