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我國的鋼材出口已經下滑,預計2008年度的出口量不會增加。”4月8日,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劉貽南表示。
一系列調控措施已有效收緊了中國的鋼鐵出口。
發改委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2月中國鋼材出口725萬噸,下降17.2%;進口267萬噸,下降0.9%。
雖然我國鋼材產量保持上漲之勢,但增速亦有所放緩。1-2月,中國粗鋼產量7945萬噸,增速同比減緩16.7%;鋼材產量8905萬噸,增速同比減緩13.1%。
對此,南鋼集團總經理楊思明告訴記者,“一季度的新情況值得重視,即小鋼廠生產的增長量放緩,而大鋼廠實現了高增長。這說明小鋼廠在鐵礦石、焦煤等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的情況下,已經沒有多少利潤空間,減少了產量。”楊思明說,“但是如果國際需求還在持續增加,小鋼廠的增長又會加大。”
根據國際鋼協預測,2008年全球鋼消費將繼續增長6.8%。劉貽南表示,國際對鋼的需求將長期存在。
過去三年,武鋼的年出口量在100萬噸左右,2008年大致也會如此。“出口量始終占武鋼產能的10%-13%。”武鋼集團貿易總公司海外部部長何康勇透露。他表示,今后鋼企出口額度會由“出口企業資質標準”來規定。
不過,記者了解到,“出口企業資質標準”在熱議大半年后,并未隨同關稅調整得以“雙管齊下”。劉貽南對記者表示:“最后主要由商務部來確定。”
何康勇告訴記者,多數企業認為出口量不超過總產量10%的總量管制政策比較合理。
何表示,企業處理內需和出口的關系沒有那么難,“根據我們掌握的數據,將來會有2億中國人進入城鎮,無論是新農村建設還是城鎮化進程,都讓我們對國內鋼鐵市場有充足的信心。”
而眼前最讓鋼企擔心的,可能是前所未有的高昂成本。那邊廂中澳鐵礦石的談判仍處僵持,最終接受高漲幅似乎避無可避,這邊廂浦項制鐵已接受澳煤炭供應商提出的合同價格205%-210%的漲幅,新日鐵也和必和必拓就煤炭每噸300美元的價格達成了共識。
據楊思明透露:“南鋼測算,今年由于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漲,集團將增加采購成本72億元,平均每噸鋼材增加成本125元。這是一個我們可以持平的數字,目前還有100元的上浮空間,我認為還會再漲上去。因為后邊已無退路了。”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點評:調控政策將抑制鋼鐵出口,成本上漲似乎已成定局。
相關鏈接: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