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栗新宏/文
3月19日,在事隔兩年之后,當本刊記者再次來到位于鄂爾多斯市以東300公里處的伊泰煤制油公司,記憶中的“一片曠野,幾個絞手架”的場景已不復存在,代之以高塔林立,汽車、機械、工人交織的忙碌景象。成套的機械設備,辦公樓及職工宿舍已然齊備。
當天,鄂爾多斯市市長會同準格爾旗及大路開發區主要領導,現場辦公,商討為伊泰煤制油公司提供配套設施事宜。在忙碌空隙,伊泰煤制油公司副總經理喬玉明告訴《證券市場周刊》,由于是國內首家應用自主知識產權開發的液態漿化床制油技術,因此,在項目設計、設備造型及土建、安裝等方面都需系統磨合,預計于今年9月份實現聯動試車和運轉。
無獨有偶,盡管神華煤制油項目的進展狀況不肯公開示人,但在今年“兩會”期間,中國神華能源公司副總裁薛繼連公開表示,公司煤制油項目也將于9月正式投產。國內率先投建煤制油項目中的另外一家是山西潞安煤礦集團。據本刊了解,潞安煤礦集團關鍵設備合成反應器雖晚于伊泰半年安裝,但其煤制油項目投產日期預定在8月8日。
3家公司的煤制油項目都是由試驗室走向工業化的首次嘗試,雖沖線在即,但前景仍未知。 二條技術路線比拼
上述3家煤制油公司,比拼的不僅是時間,也是技術——3家公司分別采用了兩條不同的技術路線。
煤炭液化工藝分成直接液化和間接液化兩種,其中伊泰和潞安集團采用間接液化工藝,產品中70%為柴油,17%—18%為石腦油,12%—13%為液化氣。
目前惟一實現煤制油工業化的南非Sasol公司采用間接液化工藝。南非自上世紀50 年代中期至80 年代中期的30 年中,由于其種族隔離政策被其他國家從政治上孤立而無法獲得石油供應,南非自己又沒有石油儲量,只能利用其豐富的煤炭資源進行煤炭的液化。南非Sasol公司先后建設了3 座大型的煤制油(CTO)和氣化油(GTO)裝置,目前日產液體燃料16萬桶,可以滿足南非40%以上的燃油需求。
國內方面,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下稱“山西煤化所”)在“六五”期間,就受國家計委、中科院委托進行煤間接液化合成油關鍵技術的研究工作。2002年5月,伊泰集團與山西煤化所簽訂合作協議,投資1800萬元,共同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煤基合成油漿態床技術。
2002年9月,山西煤化所在千噸級裝置上試車成功,并建成年產1000噸的中試基地。2004年煤基合成油核心技術通過中國科學院技術鑒定。2005年通過科技部“國家863”項目驗收。2006年2月,由山西煤化所、伊泰集團、神華集團、潞安集團、徐礦集團、連順能源公司共同發起,組建了中科合成油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專門開發專門的煤制油技術設備,其中伊泰集團出資2.27億元,為第一大股東。
伊泰和山西潞安的煤基合成油項目所采用的技術路線均是山西煤化所間接液化技術。目前山西煤化所中試基地已經連續運轉將近6年,催化劑已經發展了五代。中試基地測驗的各項技術指標,基本和南非Sasol公司公布的數據相同。
不同于前者,神華在鄂爾多斯的煤制油項目采用直接液化工藝。產品中15%為汽油,67%為柴油,18%為液化氣。
直接液化在19 世紀30 年代德國曾經擁有12 套煤直接化油的工業裝置,后來德國IGOR 技術、日本的NEDOL 技術和美國的HTI技術都已經工業化試驗成功。
2004年8月開工建設的神華集團煤直接液化項目,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DCL液化技術,年產油品108萬噸,年用煤量345萬噸。據了解,目前神華也在和南非Sasol公司就間接液化煤制油進行技術合作。
據中金公司分析師的研究,對比目前的直接液化和間接液化煤制油工藝:直接液化的能量轉化率要明顯高于間接液化其總熱效率(即轉化成最終產品熱值占輸入原料的熱值百分比)達到65%??70%,而Sasol 的2 號和3 號廠的間接液化的總熱效率約為55%。但單位投資大于間接液化技術,同時目前國際上還沒有大型的工業化裝置,相對技術風險較大。同時生產過程中需要低成本的氫氣,加氫反應條件相對苛刻,對煤種的要求也比較高。
吳春來教授測算,神華直接液化煤制油項目和間接液化煤制油項目相比,在相同規模下,直接液化在投資額、噸油成本、煤炭用量及用水量均小于間接液化。 先發者制勝
根據《煤炭工業“十一五”發展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到2010年,國內煤制油項目達到1000萬噸的生產規模,到2020年達到3000萬噸的生產規模。
而據本刊了解,原本許多已經在進軍煤制甲醇和二甲醚的煤化工企業,因甲醇和二甲醚技術門檻低,擔心未來競爭激烈,都緊盯著神華、潞安及伊泰的煤制油項目,如上述三者一旦獲得成功,緊接著都會申請改變原有的規劃,投建煤制油項目。
顯然,誰率先成功者,無疑將取得先機。
對于未來,3家公司將各有圖謀。伊泰在16萬噸煤制油順利投產之后,緊接著,將開始350萬噸煤制油項目的規劃。
之所以是350萬噸,喬玉明介紹,主要是因為,間接煤制油最核心的設備,合成反應器的直徑在8—11米是目前設備所能達到的極限水平,而對應的年產能是50—70萬噸,經綜合評定同時建5—7套設合成反應器,可實現經濟最優化。而神華計劃在108萬噸直接煤制油項目成功投產之后,緊接著將啟動500萬噸的煤制油項目,該項目整體規劃是年消化煤1000萬噸。
對于水資源的考慮也使得三家公司在投產進度上不敢稍有懈怠。
伊泰煤制油項目的水源主要來自準格爾旗的南溝水庫,其年供水量可達900萬噸,伊泰項目一期工程完工后每年的需求量約為250萬噸。
南溝水庫要承擔準格爾旗大路煤化工基地煤化工項目的水源,據大路煤化工基地的規劃,煤化工總用水需求量每年約將達到2.1億噸。
目前神華在伊金霍洛旗的煤制油項目,雖有專門的水庫,但整個鄂爾多斯目前約有一半城市用水需要引進黃河水。
如新項目再申請增加用水量,需要引用黃河水,這一方面涉及到嚴格的審批,同時還要按用水量交納大量的水權置換費。
3月21日,在伊泰召開的年度股東大會上董事長張東海表示,如公司年產16萬噸煤制油項目率先成功,公司將在規劃下一步放大的同時,積極爭取在煤炭、水資源等多方面的支持,并探求利用資本市場優勢開拓融資渠道。
此前,潞安集團將分別從發改委和科技部得到4億元和1億元的資本金投資。而伊泰在總計26億元的投資中,自有資金占30%,另外70%將依靠借貸。為此伊泰報表反映其負債率相對較高。
而對于伊泰而言,發展煤制油項目,意義遠不止對利潤的追求。
2006年鄂爾多斯市原煤產量達到1.65億噸,按內蒙古自治區“十一五”規劃,鄂爾多斯市的煤炭產量在2010年達到2.5億噸,目前,鄂爾多斯主要鐵路運力出口為大準線,年運力僅為0.45億噸。而大準線歸屬神華集團,通常神華每年會給內蒙古自治區一定比例的鐵路運輸指標,其他煤炭企業通過鐵路運輸只能從這個指標中爭取。
由于運力的限制,極大地限制了當地煤炭企業產能的發揮。伊泰的煤炭保有儲量為30億噸,按照2008年計劃,公司儲采比(實現產能占儲量的比例)為168,而同期神華、中煤的儲采比分別68.8和34.7。
目前整個伊泰集團實際已有約60億噸的煤炭儲量,按其發展規劃,在3到5年內實現5000萬噸的產能。
伊泰董事長張東海向《證券市場周刊》表示,公司之所以不惜承擔巨大財務壓力和風險發展煤制油項目,除了看到其利潤空間,更為重要的是一旦煤制油項目成功,可以最優方式實現煤炭的就地轉化,以便公司進一步提高產能。 投產前的忐忑
按既定目標,再過半年即今年9月,伊泰煤制油項目將正式投產。但投產在即,公司上下卻都心存謹慎。
喬玉明表示,項目如期投產應該不存在問題,但從中試的年產1000噸到年產16萬噸,存在較大跨度,設備的性能及相互間的適應性等方面都可能存在一些問題,從而影響正常運行。
目前雖然間接液化在南非Sasol公司實現工業化,但伊泰及潞安集團采用山西煤化所的自主研究技術,與南非Sasol公司方面并沒有實質性的交流,只能和南非Sasol公司公開的數據做參照性的對比。
在伊泰公司的股東大會上,董事長張東海宣布,當煤制油項目投產后,他會將辦公室搬到煤制油公司,現場辦公兩個月。
張東海表示,雖然公司已做了充分的準備,但因制油項目在中國沒有現成工業化樣本參照,存在諸多不確性因素使項目投產后很可能不能正常運行,如在兩年內實現正常運轉,產生利潤已算理想結果。甚至公司已做了好最壞的準備,即,如不能正常生產煤制油,可以利用制作工藝在前半部分與煤氣化工與煤制甲醇相同的特點,將該項目改裝成技術成熟的煤制甲醇和二甲醚項目。
據了解,伊泰的煤制油項目總投資約26億元,設備投資16億元——其中前半段煤氣化工藝設備投資約占70%即11億元左右,后半部分合成煤制油工藝投資約5億左右。那么,最壞的情況就是公司會損失約5億元。而伊泰2007年年報顯示,公司2007年凈利潤為15.3億元。
對于神華,同樣因沒有工業化樣板,項目推進也幾經曲折。
2002年9月,神華集團煤直接液化可行性報告獲得國家正式批準。合作的國外公司將專利技術工藝包交給神華集團時,神華集團發現文件中正式的油收率低于該公司之前的承諾,并且還存在許多技術問題。神華集團認為,按照該技術進行投資風險非常大,于是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DCL液化技術,而“煤變油”項目最終于2004年8月在四大保險公司75億元巨額保單下才得以實施。
正在建設的神煤制油項目預計初始投產的規模是108萬噸,而中試基地的示范工程日產6噸,年產約2000噸,即從中試基地到工業化產能放大的倍數遠大伊泰和潞安集團的煤制油項目。此外,神華的自主技術也沒有類似南非Sasol公司的成功樣本可作參照。
3月20日,本刊記者到神華煤制油項目采訪時看到,在廠區外約100米處,原本修好的路上設置一個路障,運往物質材料,只能從側面泥濘土路上通過。
工作人員告知,這是為了不讓外間車輛進入。對于本刊記者的采訪要求,神華集團辦公廳的答復是,公司正在煤制油投產的敏感時期,不便接受采訪。
而此前,曾有券商研究員組織基金等投資機構調研,也只是如同本刊記者在廠區外山丘上觀禮臺,大致看了一下建設情況,公司同樣拒絕進行更多的交流。
據神華煤制油項目的一位內部人士向《證券市場周刊》透露,在神華煤制油項目的建設過程中問題一直不斷。如神華的煤制油項目原計劃的投產日期2007年10月,后改為2007年年底,而最新的說法是2008年9月份。
對煤制油項目,業界許多專家都認為,在實驗室階段的技術還有待實際工業化的考驗,最可能面臨如下幾個問題:一是因沒有大規模的工業化裝置運行,定制和引進設備能否滿足要求;二是設備大型化后,結焦能否如實驗室順利;三是大型設備如不能正常運行,每停工一次都損失巨大;四是液化過程中煤對設備的磨損無法克服,很可能幾個月就要換一套設備,而設備是所有投資中最貴的,未來運營成本控制是個難題。
來源:證券市場周刊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