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煤價不斷上漲,而上網電價的紋絲不動,今年一季度全國發電企業可能遭遇大面積虧損,5大發電集團已有4家首次出現巨虧。目前這些電廠盼望上網電價能上漲來彌補虧損,而業內也表示,在煤電聯動無法正常實施的情況下,煤電一體化的進程將會加速。
其實,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一聽到壟斷行業喊虧損,就知道又是要上演漲價了。那么,憑什么要老百姓掏錢為電廠虧損埋單呢?電廠有沒有考慮過降一降過高的員工福利?想沒想過通過理順內部關系,讓主輔業徹底分離而實現扭虧為盈?
平衡利益論
馮海寧:別只盯著老百姓的口袋
目前,解決電廠虧損似乎只有兩條路徑:一是上調電價用來彌補電廠虧損;二是實行煤電一體化,即電廠投資煤礦。但是,這兩條路走起來并不平坦:前者無法獲得有關部門的批準,而后者很可能受阻于地方保護,原因是煤礦資源沒有實行完全的市場化,主要是由行政區劃的。當煤電一體化路途不暢的時候,上調電價就成了電廠的奮斗目標。
有關部門不能坐視不管電廠的虧損。因為電廠基本都屬于國企,虧的是國家的錢,最終還要老百姓來埋單。所以,有關部門既要針對煤炭行業利潤增速高達66.8%,而火電企業則下降了75.39%這一現象開藥方,更要深刻反思電力行業的內部問題?傊,不能把行業間利益不平衡、電力行業內的問題,都轉嫁到老百姓身上。
僅是電力行業內部的問題,就能裝一籮筐。比如,電廠雖然虧損,但電網企業卻利潤豐厚。以廣東為例,2006年的利潤有120多億元,到2007年更是高達142億元,而整個廣東電網的資產才800多億元,算下來資產回報率高達11%,大大超過了國際上6%到8%的平均水平。顯然,電廠和電網企業之間利益嚴重不均衡。
廣東一家發電企業認為,電廠利潤全讓煤炭企業吃掉了。筆者對此感到異常奇怪:電廠為何不說很多利潤被電網企業拿走了呢?看來,電廠一味盯緊煤炭企業而故意忽略電網企業是有原因的。也就是說,電廠寧肯得罪煤炭企業也不愿得罪電網企業。因為處于壟斷地位的電網企業是電廠的利潤來源,電廠意在依賴于壟斷。因此,筆者提醒有關方面及電廠,別只盯著老百姓的口袋,應從平衡行業間利益、解決電力行業內部問題上著手。
治壟斷病論
楊金溪:市場風險電廠也得承擔
壟斷行業憑什么一點市場風險都不能承擔?憑什么一點虧都不能吃?憑什么不能通過降低成本實現減虧為盈?當前在5大發電集團已有4家首次出現巨虧的情況下,我們希望不要馬上將負擔轉移普通老百姓的頭上,電廠應在自身降低成本上做出應有的努力,為抑制通脹做出應有的貢獻。
在電力企業出現虧損的情況下,企業老總等高管還在拿著幾十萬年薪,企業員工的工資福利待遇還在維持過高水平,這是說不過去的。這種憑借壟斷地位造成的與其他行業收入懸殊,不應該在企業虧損情況下,通過漲價去實現。
電力企業為了實現減虧為盈,還應主動做好主輔業的分離工作,而不應憑借壟斷地位,讓設備制造、工程設計、設備采購等輔業侵蝕主業。早在幾年前,在河南省電力公司就曾出現過,主業巨虧2.98億元的同時,輔業卻收入實現74.61億元,利潤實現1.76億。這種左“衣袋”里有錢,右“衣袋”里無錢的現象,應引起注意。
據了解,目前我國多數電力企業單位電度產品的煤炭消耗,超出國外同類電力企業耗能的20%以上。因此,電力企業應在節能降耗上將文章做足做活。這是直接降低成本的最有力的手段,也是企業抗擊市場風險的活力所在。壟斷行業沒有自身的強筋壯骨,壟斷優勢照樣會丟失,最終只能憑壟斷盯著用戶的“腰包”去維持生存。
壟斷行業一出現虧損就想到漲價的 “壟斷病”,如果不及時治理,壟斷行業面對市場競爭,包袱就會越背越重,抗擊市場風險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弱,不但不能成為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支持力量,甚至有可能會因為憑借壟斷地位的漲價變為通脹的消極因素。
社會責任論
徐經勝:電力企業應負社會責任
記得在去年7月用電高峰即將到來的微妙時機,大唐、華能、華電、中電投、國電5大發電集團集體上書國家發改委,要求在我國部分區域啟動煤電聯動從而上調電價。現在也已經是4月下旬,也快到了用電高峰期,在這個時候,大唐、中投、華電、國電均說自己出現了巨額虧損,而造成虧損的主要原因是煤炭價格的上漲,煤電聯動卻沒有正常實施。其言外之意,因電煤價格上漲造成了“虧損”,現在是不是到了漲價的時候了?
對發電企業漲價的呼聲,有關部門已開始表示“同情”。日前,國資委一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電煤價格漲幅相當大。按照目前價格趨勢,70%以上國有發電企業將會虧損。他表示“希望在適當的時機,國家有關部門采取有效措施,解決煤電油聯運問題!庇纱丝梢,挾“虧損”以令“漲價”已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默許,電價漲價也許為期不遠了。
在目前物價不斷上漲的情況下,任何一種漲價行為都會給社會帶來不良連鎖反應。特別是牽涉到民生的電價,更是敏感。在目前的情形之下,電力企業更是要講求社會責任,不能輕言電價漲價。對于虧損,發電企業首先要從企業內部節省開支,節能降耗。此外,打破行業壟斷,實現合理競爭,并向下游輸配電企業爭取利益也是不可缺少的手段。
每在用電高峰期到來之前,釋放一些“漲價”信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是一種 “挾持”與威脅。不可否認,電煤漲價給發電企業帶來了一定程度的虧損,但是,其漲價呼聲難以通過民意。如果發電等企業理順了內部關系,降低了能耗,到時再說漲價,老百姓從情感上才能夠接受。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