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美元/桶!石油價格漲勢不斷,再加上我國富煤少油的現狀,這無疑將使如火如荼的煤化工“錢景”更加樂觀。然而,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煤炭價格的不斷攀升,煤化工的成本優勢將受到挑戰。
近年來,我國化工企業向“煤頭”拓展的步伐從未停止,煤炭企業也攜資源優勢加入煤化工大軍的行列。有統計顯示,“十一五”期間,有意投資我國煤制油的各路資金就高達5000億元。
煤化工是以煤為原料,經過化學加工使煤轉化為氣體、液體、固體燃料以及化學品的過程。煤化工分傳統和新型兩種,傳統的涉及煤焦化、煤電石、煤合成氨(化肥)等領域,新型煤化工通常指煤制油、甲醇、二甲醚、烯烴四種。
準入門檻提高
不過,與兩年前相比,此次煤化工建設“熱潮”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2006年,國家發改委曾以一紙《關于加強煤化工項目建設管理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叫停了遍地開花的小煤化。當煤化工熱再度襲來時,我們看到了更多大型煤炭集團的身影。
今年2月1日回歸A股的中煤能源 稱,其募集資金將主要投向煤化工項目;今年9月,世界上第一個煤炭直接液化項目將在神華集團神東煤田投產,屆時可年產各種油品108萬噸。
2007年11月,《煤炭產業政策》出臺,國家明確表示鼓勵大型煤炭集團參與化工等企業聯營,這成為煤炭企業積極向產業鏈下游發展的“尚方寶劍”。
例如,神華集團規劃了多個煤制油項目: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馬家塔,規劃規模500萬噸油/年,一期工程的第一條生產線為每年生產100萬噸油品;在山西榆林地區規劃了煤間接液化項目,年產600萬噸油品;寧夏地區年產300萬噸油品,產品結構考慮以石腦油、柴油、航空煤油、蠟下油、LPG等油品,和液體石蠟、軟蠟、硬蠟、聚丙烯、含氧化物等化學品相結合的方式。
長城證券化工行業分析師王剛表示,煤制油項目屬于資本密集型產業,投資大,固定資產投資占50%以上,需要規模化經營才能產生效益,一哄而上,同時進行大量煤化工裝置項目的建設,會給設備采購造成困難,并帶來裝置建設和設備安裝力量的短缺。
目前國內煤制油和煤制烯烴項目都還在建設階段,并沒有投入商業運營。在2006年7月,國家發改委對煤化工項目的限制審批規模做出了具體規定,即不再批準年產規模在300萬噸以下的煤制油項目、100萬噸以下的甲醇和二甲醚項目、60萬噸以下的煤制烯烴項目。
能源比價顯優勢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我國對能源的需求迅猛增長,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預計到2020年,石油的對外依存度有可能接近60%。有專家指出,一旦石油對外依存度超過60%,整個國家的石油安全、經濟安全、國家安全都會面臨很大的挑戰。與此同時,中國經濟增長還不得不同時面對石油價格不斷上漲的壓力,截至昨日,NYMEX原油期貨價格已在每桶127美元之上。
相比之下,以煤炭作為石油替代能源的價格優勢則愈發明顯。煤炭資源豐富是我國能源結構的一大特點。據了解,我國煤炭資源已探明儲量達到10421億噸,可采儲量為2040億噸,占全球比例分別為19%和38%,遠高于我國石油已探明儲量和可采儲量占全球1.3%和4.6%的比例。在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量的比重達到三分之二。
當前國際油價不斷上漲,在這個背景下發展煤化工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以煤基醇醚為例,根據行業專家的測算,在原油價格高于30美元/桶的情況下,以目前的煤炭成本,制作醇醚系列產品都具有成本優勢。中原證券研究員王向升表示,如果考慮煤價上漲因素,油價如果保持在50美元/桶以上,煤化工就具有成本優勢。
另一方面,作為煤化工主要原料的煤炭價格今年以來也是不斷上漲。數據顯示,今年1-3月份,商品煤累計平均售價373.85元/噸,同比增16%;原選煤單位成本235.92元/噸,同比增15.3%。而日前日澳、韓澳動力煤談判結果顯示,焦煤價格將由每噸98美元漲至300美元左右。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煤炭價格的上漲,煤化工原有成本優勢或將受到挑戰。
但是,也有專家認為,從市場角度考慮,石油資源短缺,油價一直高位運轉,以煤化工產品替代石油是一種趨勢;從戰略上看,我國石油資源匱乏,國家需要發展石油替代能源。正是我國富煤少油的局面,決定了以煤炭為主要生產原料的現代煤化工產業的崛起。
根據發改委統計,目前在建的新型煤化工項目有30項,總投資達800多億元,新增產能為甲醇850萬噸,二甲醚90萬噸,烯烴100萬噸,煤制油124萬噸。而已備案的甲醇項目產能達3400萬噸,烯烴300萬噸,煤制油300萬噸。
煤、化企業兩頭對進
根據中銀國際研究報告提供的數據,預計未來5年我國甲醇行業將進入更快發展期,不僅傳統的化工行業需求將維持在10%以上的增速,并且煤基醇醚作為替代能源的需求也將逐漸提升。
資料顯示,生產1噸甲醇大約需用兩噸煤,生產1噸烯烴(乙烯和丙烯)大約需要3噸甲醇。而來自中國石化經濟分析的預測顯示,除了氣霧劑、化工原料等傳統需求外,如果以全國15000萬噸柴油需求量的10%被二甲醚替代的話,預計到2010年我國二甲醚的需求量在1683萬噸左右。以1噸二甲醚需要1.45噸甲醇計算,甲醇消耗量在2440萬噸,加之甲醇傳統需求,有望達到4000萬噸的需求量。
巨大的市場空間強烈吸引著上下企業爭相進入煤化工領域。首先是過去以天然氣為原料的“氣頭”企業逐步向“煤頭”轉型,比如瀘天化和威遠生化;緊隨其后的便是攜資源優勢的煤炭企業。在最受關注的煤制油領域,神華集團的鄂爾多斯煤制油項目計劃今年9月出油,預計該項目首期日產量為2萬桶,未來幾年的日產量將最高達到10萬桶。
對于煤炭、化工企業都表現出進軍煤化工的巨大熱情,銀河證券分析師高波認為,煤炭企業向煤化工產業發展,其原因在于煤炭行業具有很強的周期性。易方達基金表示,煤炭企業發展煤化工,可以獲得最低的煤炭成本,降低運輸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煤炭價格大起大落帶來的不利影響。但也要考慮技術、水源以及產品及市場銷售的短板。
易方達同時認為,化工企業向煤化工發展具有技術上的優勢,但由于資源獲取方面沒有煤炭企業便利,因此要考慮其成本因素對企業業績的侵蝕。
中國的煤化工產業同樣吸引著外國投資者。目前在中國參與煤化工項目合資合作的著名外國公司有UOP、殼牌、陶氏化學、魯奇等,合資合作項目包括甲醇制烯烴(MTO)、甲醇制汽油(MTP)、CTL、二甲醚等。
來源:中國證券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