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對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實行“雙管制”,與單管銷售電價相比,這種“雙管制”避免了電網公司與發電企業之間的利益博弈對電價管制的干擾,同時也為電網公司鎖定了利潤空間。然而從確立“雙管制”的那天起,也就注定了日后調整電網公司與發電企業的利潤分配格局會十分困難,最終迫使發電企業單方面承擔由電煤價格上漲所帶來的成本壓力
2008年4月23日,華能國際披露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35.3億元,較上年增長20.2%,但受發電用煤(下稱電煤)價格上漲影響,僅實現凈利潤2.41億元,同比下降79.95%,每股收益僅為0.02元。
除華能以外的四大發電集團則在2008年首季全線告虧。一季度電力行業上市公司的平均毛利潤為10.34%,凈利潤增長率為-65.98%。早在2008前兩個月,進入國家統計局統計范圍的4773家電力企業中就有1990家出現虧損,虧損面高達41.69%。
發電企業整體業績差強人意,特別是裝機容量位居五大電力集團之首的華能國際首季僅實現微利,反映出當前發電行業已整體陷入困境。
煤電頂牛
煤電頂牛一直是觀摩火力發電企業運行狀況的主要窗口指標之一,也是導致火力發電企業身陷困境的主要原因。自國家發改委從一年一度的煤電洽談會“抽身”之后,電煤價格與煤炭現貨價格的關聯度日益緊密,使得火力發電企業更直接地面臨著煤炭市場價的影響。
進入2008年以來,電煤價格已累計上漲8.9%。數據顯示,受年初冰凍災害和發電企業煤炭庫存較低等因素影響,目前煤炭現貨價格已比去年同期飆升了約50%,研究人員預計2008全年煤炭現貨價格將較去年上漲25%。
目前中國煤炭資源的埋深在400米至800米之間,較高的開采成本是導致煤炭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大量違規煤礦被關閉后形成了供給缺口,而大型煤礦企業未能及時增產彌補;由于國際原油價格持續飆升,導致煤炭作為石油的替代性需求也越來越大。這些因素為煤炭價格的上漲推波助瀾。
市場煤,政策電。發電成本不斷上升,上網電價卻始終處于政府有計劃的指導價格之中,目前上網電價平均為0.3元每千瓦時。發電企業管理層希望政府對電價放松管制,甚至實現煤電價格聯動。然而,在當前的高通脹壓力下,實現煤電價格聯動顯然不合時宜。
煤電頂牛使得火力發電企業不可避免地陷入電煤價格持續上漲與電價管制的窘境之中。
電改犧牲品
電力改革進程緩慢對發電企業的傷害絲毫不亞于煤電頂牛。根據2002年確立的電改方案,電改集中體現為三個分離——廠網分離、輸配分離和配售分離。目前電改基本上迂回在廠網分離層面,輸配分離和配售分離所面臨的阻力仍然很大,電改的制度成本更多地由發電企業所承擔。
電改進程受阻直接導致了整個電力行業利潤分配失衡。電力行業近年來的利潤增長并不低,2007年上半年整個電力行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59.4%,但利潤分布的失衡問題卻越來越突出。
全國主要火力發電企業自2006年以來就面臨著不同程度的虧損壓力,隨著電煤價格的持續上漲,虧損面不斷擴大,最終在2008年一季度惡化為發電行業集體虧損的局面。
然而,自2002年廠網分離以來,電網公司的利潤一直穩定增長,旱澇保收。目前,上網電價平均為每千瓦時0.3元,銷售電價每千瓦時約在0.5元至0.7元之間,商業用電價格更是高達0.9元。電網公司通過這種“電價差”足以獲得可觀的穩定收益。
2007年兩大電網公司利潤總額高達631億元,其中國家電網利潤總額為471億元,其經營業績在150家央企中排名第四;僅廣東電網2007年的利潤就高達142億元,資產回報率高達11%,遠超6%-8%的國際平均水平。據BBA行業系統分析,2007年電力行業樣本公司(主要為上市公司)實現總利潤424.9億元,不到兩大電網公司利潤的70%。
發電企業的利潤下降從2007年三季度進一步凸現出來。根據Wind統計數據,以2007年1-11月為例,電力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9%;其中火電行業利潤增長僅為13.51%,特別是8-11月份發電行業利潤總額為185.8億元,同比下降12.79%;截止到2008年一季度,五大發電集團的虧損額達到27億元之巨。
目前,政府對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實行“雙管制”,與單管銷售電價相比,這種“雙管制”避免了電網公司與發電企業之間的利益博弈對電價管制的干擾,同時也為電網公司鎖定了利潤空間。然而從確立“雙管制”的那天起,也就注定了日后調整電網公司與發電企業的利潤分配格局會十分困難,最終迫使發電企業單方面承擔由電煤價格上漲所帶來的成本壓力。
補貼兩難
據悉,最近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已經緊急召集了電監會、部分煤炭和電力企業及相關行業協會討論當前的煤電頂牛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案主要包括干預煤炭價格;上調上網電價;對發電企業進行財政補貼;實施第三次煤電聯動。由于各方利益難以協調,故意見分歧很大。
干預煤炭價格的方案會導致電價扭曲上傳至煤價,打亂煤炭的市場化價格形成機制,使問題進一步復雜化。而上調上網電價,則必然遭遇電網公司的反對。
2008年4月29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李樸民和經濟運行局巡視員許之敏表示,在通脹壓力下,煤電聯動近期實行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部分人士認為對發電企業進行財政補貼應該是一個次優的選擇。但許之敏則認為,補貼發電企業現在處于兩難境地。如不采取補貼,會不會影響電力企業的積極性?如補貼,會不會影響煤炭企業的積極性?
如果給予發電企業補貼,等于承認了電價管制失靈。因為財政補貼仍然是用納稅人的錢補貼發電企業,還是由老百姓埋單了,本質上與提高電價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這種帶有公共性質的財政補貼在電力消費上會造成搭便車效應,即用電越多越占便宜,用電少的納稅人為浪費者提供了補貼,這無疑是在變相鼓勵電力浪費。
補貼兩難的本質在于“補貼誰”的問題,是補貼發電企業,還是提高電價并對中低收入者進行專項補貼?
事實上,石油石化行業的管制與補貼僵局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讓有關部門焦頭爛額,若電力行業也如此效仿,無疑將對整個電改進程產生不利影響。
短調價,長電改
從短期看,可以通過上調上網電價的方式來緩解發電行業的整體虧損局面。以華能國際為例,有研究認為,上網電價提高1分錢能夠消化煤價每噸上漲20元所帶來的發電成本。并且,適當上調上網電價只是減少了電網公司的暴利程度(在輸配、配售尚未分離的情況下,電網公司的暴利將會持續),而不會增加通脹壓力。
發電行業大面積虧損的癥結在于電改拖延和價格扭曲,因此,只有解決好這兩點才能從跟本上祛除電企之痛。筆者認為,理順電價與遏制通脹并不相悖,事實上,理順電力價格形成機制有利于緩解無效投資和浪費消耗所帶來的總需求增長過快,而后者正是引發通脹的一個重要因素。
電監會目前正在著手研究電改,并進行著前期準備工作。據悉,此次調研統計后將在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中各選擇一個地區,作為輸配分離試點,輸配分離改革正式提上了日程。
輸配售一體化不利于電力市場的有效運營和電網的專業化維護和建設。從英國進行電力改革的實際情況看,削弱輸配售電一體化的壟斷格局,把電網公司打造成政府管制的基礎性公共資源,專司于電網建設和維護的運營商不僅有利于提高電網運行效率,而且有利于理順電力價格體系。不論是電力體制改革還是油價改革,越拖改革的成本越大,利益博弈越激烈。從這個角度講,沒有折中選擇。
在有效推進電改的同時,應開發煤炭期貨品種,為煤炭消費企業提供更為市場化的風險對沖工具和保值增值手段。并且,應通過完善業績考核體系,激勵發電企業提高生產邊際效率以降低發電成本。
來源:董事會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