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發電量和用電量增速下降,折射出經濟增速開始放緩;對電力行業來說,2008年全年整體業績大幅下滑已成定勢,部分企業扭虧存在困難。
據中國證券報9月25日報道,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公布了8月份電力工業運行情況。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規模以上發電量同比增長5.1%,比3月份的16.6%下降11.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全社會用電量增速也持續回落。業內人士分析,發電量和用電量增速下降,折射出政府宏觀調控已取得效果,經濟增速開始放緩。
中電聯的數據顯示,2008年以來,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增長幅度在3月份達到高峰,當月增幅為16.6%;此后開始回落,4-8月份分別為12.8%、11.8%、8.3%、8.1%、5.1%,8月份的增幅比3月下降11.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2008年社會用電量增幅也是在3月份達到高峰后一路下滑,3月份當月同比增幅為14.4%,4-8月份增速分別為11.7%、11.1%、8.4%、7.7%、5.4%,8月份比3月份的增速下降了9個百分點。
東吳證券分析師表示,現今社會幾乎所有的經濟活動都要使用電力,而且電力生產與消費過程同時進行,不像其他行業產品還有庫存,會對統計數據的準確性造成一定干擾,因此電力增速的變化可以比較及時和準確地反映經濟活動的變化。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也顯示,2008年2-8月份,全國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同比分別為15.4%、17.8%、15.7%、16.0%、16.0%、14.7%、12.8%,3月份也是高峰,8月降幅也較大,其趨勢與電力的增幅變化基本一致。
分產業用電情況看,根據中電聯的分析,2008年以來第二產業用電增速始終低于全社會用電增速,而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增速一直高于全社會用電速度。1-3、1-4、1-5、1-6、1-7、1-8月份第二產業用電量增速分別低于全社會用電量增速1.21、1.1、0.82、0.54、0.30、0.29個百分點。這意味著,第二產業用電增速明顯回落是全社會用電增速回落的最主要因素。事實上,政府加大力度進行調控的也正是第二產業中能耗大的方面,特別是沒有規模效益的小企業。這表明,政府的調控已經見效,某些行業過熱的現象得到遏制。
對于2008年第四季度的情況,平安證券分析師王凡表示,9月1日-9月20日仍屬奧運限產期間,電力需求反彈力度可能較為有限,10月份之后的反彈應該較為明顯,但對反彈力度不宜過于樂觀。
王凡分析,近期用電量下降增速較快,特別是8月用電量增速較7月大幅下降,已無法用
電煤供給因素來解釋了,而應歸于需求側的變化。根據
國家電網公司的統計,8月份國家電網內缺煤停機數量持續回落。她分析,8月份用電增速較7月下降,其中約1/3的幅度可以用奧運因素來解釋,剩余2/3只能用宏觀經濟因素解釋,宏觀經濟減速對發電增速的影響可能超過市場預期。
不過東海證券分析師認為,中國2008年夏天氣溫偏低,雨水偏多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導致居民夏季用電量有所減少。另外,出口環境有所惡化也是一個影響因素。
王凡表示,對電力行業來說,2008年全年整體業績大幅下滑已成定勢,部分企業扭虧存在困難。即使2009年煤價維持相對穩定,火電企業的盈利能力仍將不及2007年,預計行業平均的ROE水平將低于5%,長期看不足以支撐行業持續發展。
但有業內人士分析,目前中國經濟增速的這種變化,主要是來自于政府對經濟的主動調控和奧運影響,而相對不可控的因素只是外貿環境的惡化。因此,目前中國經濟只是增速有所放緩,而不是衰退。
來源:中國電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