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減排將達15億噸以上
昨天在滬舉行的亞太清潔發展和氣候伙伴計劃部長級會議上,與會各國并未就具體的二氧化碳減排指標達成一致,但是,中國政府還是展現了一系列節能減排的切實行動,并再次重申了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碳強度)比2005年顯著下降的目標,同時期待發達國家打破“技術轉讓”的壁壘,使得全球減排的目標事半功倍。
繼續加大約束性指標的實施
據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介紹,盡管面臨著許多困難,特別是金融危機的嚴峻形勢下,各級政府還是繼續加大約束性指標的實施,淘汰煉鋼、煉鐵、水泥等落后產能,關停小火電機組,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在農村推廣沼氣應用,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
據統計,截止到今年上半年,我國累計單位GDP能耗已下降13%。解振華指出,到明年年底,十一五規劃中單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標就有望實現。而一旦實現這個目標,就相當于節約至少6.2億噸以上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5億噸以上。
據透露,我國將繼續把降低單位GDP能耗的約束性指標納入十二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而具體數據專家們正在論證和編制中。
非化石能源發展瓶頸在技術
除了降低能耗、提高能效之外,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也是衡量碳強度的定性指標之一。
據了解,我國將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爭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13億立方米。
解振華介紹說,要達到15%的目標,就要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水能、核能、生物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但是,太陽能、風力等新能源利用的技術不高、成本較高,如果能通過區域和國際化合作,通過發達國家的技術合作和轉讓,能更好地利用非化石能源,達到減排的目的,從而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
打破技術轉讓壁壘仍需等待
與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單位GDP能耗較高,但是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低得多,根據“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發達國家不僅應大幅減少排放,同時也要向發展中國家轉讓技術,以幫助發展中國家采取積極減緩氣候變化的措施。
解振華指出:“節能減排是中國自身發展的需要,并非以他國行動為前提,是為人類和本國人民負責,但是,如果發達國家能夠兌現資金、技術的承諾,那肯定能發展得更好。”
據了解,技術轉讓最大的障礙來自知識產權,建立一套怎樣的技術轉讓機制,既保護所有者的積極性,又促進技術的轉讓?在12月舉行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將又給大家留下一個“懸念”。
來源:新民晚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