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開灤,不能不說煤。
可如今說起開灤,不能只說煤。
開灤經營數據顯示,2009年開灤集團實現營業收入548.6億元,同比增長64%;企業利潤10.5億元,同比增長38%。非煤產業收入占經濟總量的比重由2008年的62%提高到2009年的72%。從這些比例當中不難看出,開灤已經不是傳統的煤炭企業了。
“現在,開灤從一塊煤中能產出20多種化工產品,隨著這兩年一批大項目開工建設、竣工投產,我們已經能生產出40種產品。”開灤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張文學說。
從生產單一的原煤到生產40種化工產品,開灤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獨立煤化工企業。這中間,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市場競爭,最終是產品競爭,能生產高附加值、有市場競爭力產品者勝。開灤正在從追求產量的擴張向基于產品價值鏈為導向的發展模式轉變。”張文學這樣總結。
從原煤到焦炭,產品結構緩慢調整,產品形態變化折射出開灤的產業結構升級輕油、洗油、工業萘、酚鹽、炭黑油……談起開灤的產品,一大串化工名詞從開灤股份煤化工事務部部長李順常口中連珠而出。
“過去向外人介紹開灤的產品無需多費口舌,煤誰沒見過?”李順常說,如今再接待客人參觀時,光這些化工產品的簡介就要打印十幾頁。
從單一生產原煤發展到生產種類繁多的化工產品,開灤產品形態變化的背后,是這個百年煤企轉型過程中對產品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認識的深化。
這種深化從2008年開灤企業發展戰略的調整上可見一斑:曾經的“以煤為主導”變成“以煤為基礎”,煤化工被確定為三大支柱產業之一。
這種轉變,經歷了從客觀逼迫到主動而為的痛苦歷程。
歷經130多年的開采,開灤資源已日漸匱乏,唐山區域剩余可采儲量只有14.5億噸,其中76.7%還被壓占,平均采深達地下850米,開采成本不斷提高……受宏觀經濟走勢影響,煤炭市場常常演繹“好三年、壞三年、不好不壞又三年”的循環。
“就算資源不枯竭,市場形勢好,但是因天生煤質所限,開灤在競爭中優勢不足。”開灤銷售公司提供的市場價格數據顯示,去年11月,大同煤炭每噸賣到700多元時,開灤的煤炭每噸只能賣237元。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原煤價格同比降低20%左右。”開灤集團董事長張文學告訴記者,僅此一項,開灤少收入20億元。“這么多年來,總結原煤市場起起落落的規律,我們更深刻地意識到,靠賣煤,路只能越走越窄。開灤必須在產品結構調整上下足功夫,靠提高產品附加值贏得市場與發展。”
讓產品增值,從原煤做文章。開灤先是擴大洗選精煤規模,隨后根據客戶不同需求,擴大配煤生產規模。
“現在,我們可根據寶鋼、國電等企業的不同要求提供配煤產品。”一位負責開灤銷售的職工說,目前品種已達十幾種。
“別看從原煤到精煤一字之差,一噸產品價格就翻一番還多呢。”喜歡用數字說話的張文學告訴記者:“通常一噸煤變為精煤和焦炭,價值比為12.55。”
從煤到精煤,再到焦炭,開灤從單純的挖煤,初步走上了鏈條式的煤化工之路,在開灤旗下,先后誕生了遷安中化、中潤等焦化企業。去年8月,又與北燃實業簽署框架協議,協議重組旗下兩家公司。
“重組北燃佳華后,開灤焦化產能已達940萬噸,標志著全國最大的獨立煤化工企業就此誕生。”張文學說,圍繞產品結構調整,開灤的步子還要加大、加快。
從焦炭經濟到精細煤化工,進軍高端產業,技術進步支撐產品鏈條增值日前,開灤集團對外公布:“2010年,將上馬一個6萬噸的聚甲醛項目、一個15萬噸的己二酸項目。”
聚甲醛是一種高強塑料,用于航天航空、儀器儀表、汽車等行業,目前主要依靠進口。己二酸則被用來生產高強化纖尼龍66,是汽車輪胎線的重要材料。
這一消息一經公布,在企業內外均引起了強烈關注。
在開灤外部,業內人士驚呼,開灤要占據產業鏈條高端;在企業內部,卻有人心存疑問,這些高端項目,對一個煤炭企業有什么意義?又要依靠什么來支撐?
“產品的高附加值是依托技術進步來實現的,從1噸煤到1噸焦炭,可增值5倍,再到1噸聚甲醛,增值就是至少50倍。”張文學解釋,在煤化工這個產業鏈條上,低端是焦炭等產品,高端則是聚甲醛等精細化工產品。“開灤不能只滿足在產業鏈條低端徘徊。”
為了產業鏈條的高端發展,開灤選擇向精細化工為發展方向,將煉焦產生的3種副產品粗苯、煤焦油和焦爐煤氣加以利用,延伸出一條條新的產業鏈條:
將粗苯經過加氫精制,沿純苯——甲苯——二甲苯的產業鏈條延伸;將煤焦油深加工為輕油、酚油、洗油等;焦爐煤氣則被用來生產甲醇,并延伸向“以塑代鋼”的聚甲醛……“僅粗苯產業鏈條的延伸每噸就可增加收入2000元。”業內人士介紹。
產業鏈條每向前延伸一環,都需要技術向前推進一步。
“干熄焦技術,全國只有開灤一家,煤焦油項目采用美國考伯斯公司技術,在國內工藝最先進;苯加氫項目采用的氣相低溫加氫優化工藝,焦爐煤氣項目采用的化學工業第二設計院專有技術,均處于國際領先地位。”開灤集團技術負責人稱,作為煤化工副產品,氫氣、氧氣全部回收利用,廢水、廢氣、廢渣循環利用,實現零排放。
2009年,開灤先后投產了一個30萬噸煤焦油項目,開工一個10萬噸苯加氫精制項目和一個20萬噸焦爐煤氣制甲醇項目,這些項目的共同點是都采用了國內外領先的尖端技術。
為了保持技術的先進性,開灤規劃了自己的技術支撐路徑,加快自主研發和新技術的引進吸收。開灤聯合北京化工大學成立了國內首家煤化工研發中心,還準備與國外大型化工集團加強合作。
從煤焦化跨向煤氣化,尋找產品結構調整的新突破口,產品結構升級需要未雨綢繆2009年11月26日,開灤股份60萬噸焦油初加工及百萬噸煤焦油深加工項目落戶曹妃甸工業區。據介紹,該項目僅一二兩期投資就達30億元。
開灤布局曹妃甸,是出于發展煤氣化產業的戰略需要。
當前,國際煤化工產業有三條演進路線:煤焦化、煤液化、煤氣化。其中,大多數企業所從事的煤焦化生產,已出現產能過剩;而俗稱煤制油的煤液化,現在還只是出于技術和戰略儲備而進行考慮。
謀劃長遠,開灤選擇煤氣化作為產品結構調整的又一突破口。
據了解,開灤早在2007年就開始謀劃煤氣化,同曹妃甸嘴東工業區簽訂了4500畝用地協議,并進行了不同煤種的氣化性能試驗,先后赴多家設計院所及技術提供商進行調研。
經過兩年多謀劃,2009年12月初,開灤煤氣化的產業路線已經初定:煤——天然氣;煤——合成氣——乙二醇;煤氣化——合成氣——甲醇——烯烴……張文學對此解釋:“產品結構調整永無止境,市場競爭中要想立于不敗必須未雨綢繆。我們不能滿足從一塊煤中產出20多種化工產品;也不能滿足隨著這兩年一批大項目開工建設、竣工投產,我們能生產出40種產品!現在國際最新成果顯示,一塊煤最多能生產70多種產品。這就是開灤未來發展的空間。”
就在開灤積極謀劃時,國家有關部門先后透露煤炭焦化產能過剩的信息。隨后國務院在有關文件中,要求今后3年停止審批單純擴大產能的焦炭項目,對甲醇實施上大壓小、產能置換。
“這些信息更堅定了我們要想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加快產品結構調整的信念。”張文學說。
目前,開灤《煤化工產業發展規劃》已經編制完成。
按照規劃,開灤正謀求以建設每小時生產10萬立方米煤制氫氣項目為切入點,與中石化合作建設22.5萬噸丁辛醇等石化下游項目,并聯手區域內的三友集團氯堿項目,實現煤化工、石油化工、鹽化工產業有機結合,打造高層次的循環經濟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