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傳統汽車市場的發展一樣,新能源汽車只有在市場有需求的情況下,才能得到真正的發展。而從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動態來看,國家及各地方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推動,就是在著力于培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需求。從這點出發,筆者相信,未來中國汽車市場不缺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而在這種情況下,擺在汽車企業面前的問題就是,如何來滿足這一市場需求。筆者認為,當前最為關鍵的就是要盡快對新能源汽車進行戰略布局,盡快推出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
近年來,國家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可謂不遺余力。2001年,在“十五”電動汽車重大專項規劃中確立了“三縱三橫”的研發格局,成立了一批以整車單位牽頭、零部件單位參加、產學研聯合開發的研發團隊;2007年,新能源汽車正式進入發改委的鼓勵產業目錄;2009年1月,開始在北京等13個城市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同年12月又將試點城市擴大到20個;2009年3月,《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2009~2011年期間形成50萬輛純電動、充電式混合動力和普通型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產能;從2009年3月起,北京、重慶、湖北、上海、天津、吉林等地相繼成立了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今年6月,國家又決定在上海、長春、深圳、杭州和合肥等5個城市正式啟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8月份,國資委牽頭組建了“新能源汽車央企大聯盟”。此外,包括北京、重慶、深圳、武漢等地方政府也相繼出臺了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優惠政策。由此可見,對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是否有需求的疑問,也應該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一系列積極舉措中得到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9年底由中汽協主辦的一次經濟形勢研討會議上,國家發改委一位司長就稱,純電動汽車更符合發展方向,他的表態多少代表了政府更側重于鼓勵電動汽車的發展。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對于各汽車企業來講,既然國家在推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方面的速度和頻率如此迅速,既然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已有側重,那速度也就成為了各車企業未來形成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
從目前各汽車企業相關的最新動態來看,在自主品牌方面,雖然很多車企也制訂了未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規劃,但規劃的內容還很寬泛,不夠細化,戰略布局雖有明確,但實施步伐并不迅速。同時,雖然各自主車企也已經有多款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下線,但不無遺憾的是,這些車卻遲遲未見上市或大規模上市,究其原因,就在于技術上不過關,成本上又降不下來。
而在合資品牌方面,雖然豐田和本田等企業的混合動力車型已經陸續開始在中國上市,但無奈于國家更側重于純電動汽車的發展,并未將上述車型納入補貼范圍。而通用、大眾和寶馬等車企業在中國雖也有各自的電動車戰略,但還沒有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上。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合資車企當中,筆者發現,與其它合資企業相比,東風日產卻做到了先人一步,即把握住了國家側重于發展純電動汽車的“脈搏”,又在純電動汽車在國內的推廣和發展上做到了最快速度。在具體行動上,今年3月雷諾 日產聯盟就與武漢市就推廣電動汽車簽署了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從2011年開始率先采用25輛聆風電動車在武漢展開電動汽車推廣的市場調研。同時,雷諾 日產聯盟與廣東省和廣州市的電動汽車合作方案也正在制定之中。在具體產品上,明年將在武漢運行的聆風電動車,今年已經先后在日本、美國和歐洲上市,是全球第一款真正實現商品化的純電動汽車。在戰略規劃上,東風日產聆風電動轎車項目也已經制定了詳細的戰略規劃,即2010年為準備階段,主要為電動轎車生產應用做好各種準備工作;2011年為進口研發階段,同時在國內進行推廣上市;2013年為正式國產階段;2015年為深度國產化階段,同時實現產銷5萬輛目標。可以說,東風日產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特別是在純電動汽車領域的推進速度是最快的,而這也將為其在將來的新能源汽車競爭中占盡先機。
綜上所述,在政府的強力推動下,未來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發展必然是迅速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需求也肯定會逐步增大,傳統汽車的市場份額也肯定會逐步被新能源汽車所占據。而如此大的一塊“蛋糕”,也注定了未來車企之間的競爭是相當慘烈的。從某種角度來講,誰要是不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占得先機,誰就將在未來汽車市場的競爭中處于被動,甚至走向衰亡。
來源:中金在線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