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免费A级毛片,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

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 -> 新能源

國內三大新能源發展趨勢

2010/9/16 14:54:48       

       關于新能源的種種話題,近期一直廣受關注。其中,煤炭儲量居世界前列的中國正式成為煤炭凈進口國,尤其讓我們切身感受到以往預言般的能源危機已然并不遙遠。

  有道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那么檢視一下新能源,尤其是風力、光伏與生物質能的發展現狀,誰能最先助常規能源一臂之力?

  風電:領跑要解后顧之憂

  種種跡象表明,作為新能源中技術最成熟、最具規模開發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風電目前站在了領跑的位置。

  “從市場角度來說,風力發電肯定先走一步。”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表示,這是由市場和技術成熟度所決定的。“目前風能發電的技術較成熟,規模也較大。”

  目前,中國可開發的風力資源大概有12億千瓦,可利用的面積占整個國土面積的96%以上,近海風能資源容量約7.5億千瓦。中國風能市場從2003年開始推進市場化運營,經過7年的高速發展,陸上風能已經全面開發,7個千萬千瓦級風電產業基地爭相上馬。在風能資源最豐富的西北、東北地區,風電項目已經拓展到二三級城市。

  與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海上風能尚處于起步階段,但豐富的近海風資源以及改善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能源緊缺狀況的市場潛力,又給風電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

  然而,并網的難題一日得不到解決,核心技術自主研發上的大片空白得不到填補,風電這身“黃色領騎衫”便始終穿不踏實。由于間歇性與不穩定性,導致電能質量較差,需要大容量電網來調節,風電被電力部門戲稱為 “垃圾電”。而我國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恰多處于中國西北等偏遠地區。當地對于電力的需求較小,電網脆弱,建設滯后。盡管誰都明白智能電網的發展能夠解決這個后顧之憂,但一日千里乃至有些大干快上的風電行業,等得了嗎?

  光伏:夢想正照進現實

  與風電一樣,“光伏”兩個字一直是中國經濟這幾年來的熱門詞匯之一。盡管一直不離質疑乃至批評的聲音,但向太陽索要能量的性質,注定這個行業將把夢想的陽光照進現實。

  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中國光伏行業迅速成長為中國為數不多的、可以與國際對手一較高下乃至占據競爭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中國企業已經擺脫“微笑曲線”的最低端,走向產業上游的硅料生產,在世界市場上做大做強。

  目前,仍待下降的成本和 “外強中干”的市場格局,是光伏在可預見的時間里真正服務于民所要解決的問題。

  一直以來,中國都被認為是未來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場,然而,2009年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占電力裝機總容量不到萬分之四。政府啟動的 “光明計劃”、“金太陽計劃”的產業扶持政策,所帶動的產品需求聊勝于無。國內廠商的訂單基本都來自于歐洲,尤其是德國、西班牙等光伏發展前沿國家,過于集中單一,新興市場有待開拓。

  此外,隨著未來互聯、物聯、智能電網等升級所需的半導體材料對硅料的爭奪,西方國家已經未雨綢繆,加大對本國光伏行業的投入。因此在一到兩年的時間里,中國光伏業或將迎來新一輪的挑戰。

  “新能源的發展,應該是一個百花齊放,多種方式互補、互促的過程。相比之下,光伏行業是最有前途之一的新能源。”國內光伏企業、英利集團首席技術官宋登元博士,絲毫不避諱對本行業的信心與看好。在他看來,隨著技術的進步與行業整體的發展,制約光伏發電的成本問題,在3到5年的時間里,是能夠得到解決的。

  生物質能:遠觀而不可褻玩

  如果不是之前石油委的 “上書請愿”,可能很多普通人還不知道玉米除了主要糧食作物的身份,還在生物質能圈里擁有如此“大牌”的地位。

  生物質能,是指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貯存在生物質中的能量形式,基本來自于地球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轉化為常規的固態、液態和氣態燃料。草木枯榮,春風又生,因而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世界許多國家很早就開始積極研究和開發利用生物質能,其中美國與巴西是較為成功的代表。

  我國擁有豐富的生物質能資源。在可收集的條件下,目前可利用的生物質能資源主要是傳統生物質,包括林業樹木、農作物秸稈、薪柴、禽畜糞便、生活垃圾、工業有機廢渣與廢水等。僅林業一項,我國就有約4404萬公頃的宜林荒山、荒地可用于培育能源林,有近1億公頃的鹽堿地、沙地以及礦山、油田復墾地等可用于發展能源林。

  然而,盡管發展生物質能始終是新能源領域最重要的方向之一,但與 “風(力)光(伏)”組合相比,在短時間內它仍然“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首先,對于一個人口大國而言,糧食安全必須優先得到保障,尤其是在近年來耕地面積的逐步下降與自然災害頻發的背景下,玉米制備乙醇的爭議,很大程度上可以歸結為養人還是喂車。而答案不言自明。

  其次,盡管有著廣闊豐富的農林基礎條件,但農業生產水平的不平衡與效率的低下,讓原料的質量與收集難以保證,秸稈、皮殼用作柴火或直接焚燒的粗放形態隨處可見。而各地日益嚴重的水土流失及導致的塌方、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也在提示著林業生物質能的局限。

  “從生物質能生產企業的盈利來看,目前不太好。原材料收集困難,隨著收集半徑增大,運輸成本越來越高;受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的影響,資源也不穩定。”孟憲淦說。

來源:科技日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 用手機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遠大:煤炭貿易也有了“支付寶”
  • 中煤開啟煤炭出口貿易人民幣結算新時代
  • 下半年煤炭市場依然嚴峻
市場動態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


關注中煤遠大微信
跟蹤最新行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