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免费A级毛片,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

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 -> 新能源

新能源重點鎖定四大產業生物質能領風騷

2011/8/1 16:35:31       

生物質能發電具有成本低等優勢,將成為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一大重點資料圖

記者日前獲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已進入征求意見階段,出臺腳步臨近。新能源作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未來發展重點鎖定核電、風電、太陽能和生物質能四大產業。其中,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發電裝機容量基本確定,即未來5年分別達到1000萬千瓦和1300萬千瓦。從規劃目標來看,生物質能“風頭”已經蓋過光伏。

有關專家指出,與光伏相比,生物質發電更具成本優勢,這是導致其風頭正勁的重要原因。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推算,1300萬千瓦發電裝機容量意味著要增加500-700個生物質能發電廠,一年要建成100多家生物質能電廠。

“受日本核事故影響,核電發展的安全性更受重視,由此可能會影響其發展的速度。”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級顧問周鳳起分析指出,生物質能發電成本低而太陽能發電成本高,是導致生物質能未來5年發展更快的主因之一。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日前在我國首次農村能源工作會議上表示,要通過合理布局生物質發電項目、推廣應用生物質成型燃料、穩步發展非糧生物液體燃料、積極推進生物質氣化工程。

據透露,除了到2015年生物質發電裝機達到1300萬千瓦外,還要集中供氣達到300萬戶、成型燃料年利用量達到2000萬噸、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達到300萬噸,生物柴油年利用量達到150萬噸。專家預計,到2015年各類生物質利用量至少超過4000萬噸標準煤。

“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各地都非常看重,也在提供各種支持。”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不久前廣東省發改委就下發通知,專門調查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貸款需求情況。其目的就是采用貸款承諾、擔保、貼息等辦法,保障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項目的資金需求。

記者了解到,為了全力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相關部門已經確定了一些重大行動和重要支持政策。其中,目前國家發改委正組織編制秸稈綜合利用實施方案,計劃出臺秸稈綜合利用試點工作方案,并有意推進大型自動化秸稈收集機械研發與推廣,以求為生物質能發展鋪平道路。此外,有關部門還將推進燃氣內燃發電機組等關鍵設備的研發,以及大型生物質氣化與凈化成套設備等產業化。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常務理事李元普認為,除上述措施外,還要加強生物能源植物原料的育種與產業化。

正是看到生物質能發展的巨大潛能,近年來湖北、山東等地方政府,以及凱迪電力、中糧生化等上市公司,紛紛集中優勢資源,加大對生物質能產業的投入。

風電產業遭“限速”關鍵技術突破將成亮點

權威人士透露,有關部門已經就風能產業未來十年的發展目標達成共識:即到2015年,累計并網風電裝機超過9000萬千瓦,年發電量達到1800億千瓦時;到2020年,裝機容量和年發電量的目標分別是1.5億千瓦以上和3000億千瓦時。

而在此之前,市場對于風能產業2015年的裝機容量預期是1億千瓦,對2020年的預期更是高達2-2.5億千瓦。有關部門確定的目標,顯著低于此前市場預期。

有關部門確定的目標還提出,我國將在20152020年期間建設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與沿海地區的八大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指出,按照20159000萬千瓦的總量推算,“十二五”期間,除了八大基地外,留給其他中小型風電和海上風電項目的總量總計只有千萬千瓦。而在此前,市場對海上風電的預期就超過千萬千瓦。

實際上,從20152020年的風能產業發展思路也不難看出,主管部門對中小型風電和海上風電項目的預期均比較保守——即“因地制宜開發中小型風電項目,開展海上風電示范項目建設。”

根據介紹,風電產業“被限速”主要是由自身的問題導致的。過去五年,風電產業規模翻番,從2005年底的120萬千瓦增長到2010年底的4230萬千瓦,風電新增及累計裝機容量躍居世界第一。高速增長帶來的問題近來逐步顯現。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研發投入不足導致技術落后、設備產能過剩以及并網難都是風電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也是質量問題頻出的源頭。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表示:“風電的發展必須關注可靠性,我們利用風電的時日尚短,問題還沒有充分暴露。未來一段時間,風機的可靠性問題可能會有所暴露。”

因此,在風能產業產能規模被限制的同時,有關部門對產業發展質量給予了更高重視。權威人士透露,未來十年,政府將引導企業在風電運行控制、大規模并網技術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記者獲悉,為提高風電并網能力,相關部門制訂了風電并網技術國家標準《風電場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目前其已通過最終審核并已報送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同時,行業標準《大型風電場并網設計技術規范》也已通過最終審核并報送國家能源局。其中明確,風機并網需要具備低電壓穿越技術。

低電壓穿越是指電網故障引起并網點電壓跌落時,風電機組不脫網連續運行,當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時,可以從電網切出,從而提高電網安全穩定性。

低電壓穿越技術主要是由變流器實現的。在有關部門確定的目標中,提高變流器等關鍵零部件的技術開發能力被明確提及。

國金證券研究員張帥認為,變流器的重要地位將不斷提高。按照20201.5億千瓦的裝機容量估算,預計變流器市場的容量在55億元/年,與2010年的水平相差不大。但是隨著本土企業的發展,國有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有望將從目前的不足5%提高到30%以上,增長空間約6倍。

蕭函認為,在上市公司中,國電南瑞的風電變流器較好地解決了低電壓穿越難題,今年有望取得訂單上的突破。海得控制的風電變流器也通過了低電壓穿越認證。

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五年內將猛增十倍

作為新能源產業的重要一員,太陽能產業在“十二五”期間發展目標已經明晰。記者日前從權威渠道獲悉,到2015年,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000萬千瓦以上,在此期間,光伏發電也將在用戶側實現“平價上網”,光伏發電向商業化又邁進一步。

業內人士表示,在“十二五”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迅猛擴張的同時,對太陽能產業的投資預計將達數千億元,光伏市場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

將擴大十倍

記者日前獲悉,“十二五”期間太陽能產業的發展目標已經達成共識:到2015年,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000萬千瓦以上。據了解,目前我國在建100萬千瓦,要實現上述目標,就意味著未來5年,每年將以100-200萬千瓦的速度增加裝機,到“十二五”末,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將擴大十倍。

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透露,國家能源局目前已經確定在“十二五”期間使中國的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000萬千瓦的目標,其中包括光伏發電和光熱發電。

而國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處處長董秀芬稍早在該局與亞洲開發銀行聯合舉辦的太陽能發電規模化發展研討會上也曾表示,正在制定的“十二五”新能源專項規劃確定的“十二五”末中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000萬千瓦。

董秀芬指出,上述1000萬千瓦裝機主要由三部分構成。其中在青海、新疆、甘肅等省區啟動太陽能發電基地,在內蒙古、寧夏、山西、西藏等推動重點大型太陽能發電項目,這些大型太陽能電站約占650萬千瓦。

此外,約300萬千瓦為分布式光伏項目,主要以中東部用能集中地區為主,按照用電量指標安排項目,鼓勵自發自用;剩下的約50萬千瓦左右主要是離網太陽能系統,為邊遠無電、缺電地區應用。

權威人士還透露,隨著太陽能系統成本的下降而不斷提高,實際的裝機量將大大提高,到2020年,這一目標將達到4000萬千瓦以上。

光伏發電“平價上網”

時間表明確

盡管我國光伏發電前景向好,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光伏發電難以平價上網是制約光伏發電市場大規模商業化的關鍵。

隨著光伏發電成本下降,以及扶持政策的出臺,光伏發電“平價上網”路線圖也逐漸清晰:2015年,光伏發電有望在用戶側實現平價上網,到2020年,將在發電側實現平價上網。

據了解,光伏“平價上網”因為并網方式的不同而分為兩個層面:用戶側并網即光伏發電系統自發自用,多余電量出售給電網,按照“凈電表”方式運行,相當于電力公司按照銷售電價購買光伏電量;這種發電方式多存在城市、鄉鎮,其競爭對手是當地的銷售電價。另一方面,發電側并網是發電站的并網形式,適用于大型荒漠光伏電站,其競爭對手是常規電力的上網電價。

“平價上網的實現條件,便是光伏發電的電價不斷下降,直至與競爭對手持平,甚至更低。”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說。

按照王斯成提供的發展思路,2009年,光伏發電上網電價基準價1.5/千瓦時。如果中國光伏發電其電價將以每年8%的速度下降,到2015年,光伏電價可以降到1/千瓦時,到2020年則可以達到0.6-0.8/千瓦時。“光伏發電電價降到每千瓦時1元以下時就不需要補貼了,將完全實現‘平價上網’。”

因此,王斯成指出,2015年,將實現光伏發電的用戶側平價上網;到2020年,實現發電側的平價上網。

這一發展思路從國家能源局有關官員的表態中也得到驗證。今年6月份,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在出席一次討論會時就曾表示,能源局初步考慮,到2015年我國太陽能發電實現用戶側“平價上網”,到2020年太陽能發電的價格與傳統化石能源基本持平。

業內人士透露,今后國家將建立適應太陽能光伏分布式發電的電網運行和管理機制,完善光伏上網電價形成機制。

光伏市場

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在裝機容量高速增長的背后,千億光伏市場正在孕育。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金涌日前表示,我國光電產能每年翻一番,成本在下降。原來1千瓦光電發電成本約為4萬元人民幣,目前已降到2萬元以下。

分析人士指出,若按照當前每千瓦2萬元的造價來看,未來5年,投資在太陽能上的資金將達到2000億元。

業內人士透露,在政策上,太陽能產業發展將以提高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和降低光伏發電系統成本為目標,將更重視太陽能利用裝備生產新工藝和新設備的開發。

國信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太陽能產業關鍵設備和材料廠商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其中,從事上游材料和設備的公司未來將受益于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和進口替代帶來的巨大市場空間,增長速度要高于行業平均增長速度。相關公司包括天龍光電、中環股份、恒星科技等。

未來五年核能先進技術唱主角

“核電的發展,安全性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說傾向于更先進的技術。”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級顧問周鳳起說。記者了解到,核電作為新能源產業的“四大金剛”之一,未來將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加以發展,到2015年實現4000萬千瓦裝機的計劃目標或維持不變。

日前科技部公布的《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也明確了核電領域國家科技大專項——大型先進壓水堆和高溫氣冷堆“十二五”期間的發展安排。同時,第四代核能、氫能作為先進能源技術發展的重點之一將得到進一步探索研發。

根據《規劃》,未來五年突破先進壓水堆和高溫氣冷堆技術,完善標準體系,搭建技術平臺,提升核電產業國際競爭力,是我國核電發展的主要任務。

就具體建設進度,《規劃》明確,要依托裝機容量為1000兆瓦的先進非能動核電技術(AP1000)核電站建設項目,全面掌握AP1000核電關鍵設計技術和關鍵設備材料制造技術,自主完成內陸廠址標準設計。完成中國的裝機容量為1400兆瓦的先進非能動核電技術(CAP1400)標準體系設計并建設示范電站,2015年底具備倒送電和主控室部分投運條件。完成高溫氣冷堆關鍵技術研究,2013年前后示范電站建成并試運行。

“加強壓水堆及高溫氣冷堆安全技術支撐和核電站乏燃料后處理科研攻關,保障核電安全。”《規劃》還涉及了重大專項建設期間的安全問題。

業內專家指出,先進核能技術將是提升我國核電發展水平的關鍵因素,符合世界核電發展以及我國核電發展的現實。

“確立重大專項的目的,就是組織和集中最頂尖的科研隊伍和建設力量,通過重點突破掌握世界先進技術,為我國核電發展提供強有力保障。此次明確時間表,說明國家對核能發電的高度重視。”上述專家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AP1000依托項目四臺機組建設正穩步推進,2009年與2010年所有里程碑節點順利完成。截至718日,2011年里程碑節點已完成5個。

而比AP1000功率更高、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CAP1400核電站的概念設計在2010年通過了國家評審。截至今年3月,CAP1400核電站示范工程初步設計已經全面開展,廠址勘查、總平面布置優化設計,以及可行性研究報告和環境影響、廠址安全“兩評”報告的編制與報評也已經完成。

對于高溫氣冷堆示范項目,上述《規劃》明確要在2013年前后建成。

 

來源:上海證券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 用手機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遠大:煤炭貿易也有了“支付寶”
  • 中煤開啟煤炭出口貿易人民幣結算新時代
  • 下半年煤炭市場依然嚴峻
市場動態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


關注中煤遠大微信
跟蹤最新行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