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實施,風電迎來政策利好; 2007年,中國風電市場增長位居世界第一;2008年,風電裝機容量提前兩年完成“十一五”提出的風電裝機1000萬千瓦的目標;2009年,國內首座、也是亞洲首座海上風力發電場——上海東海大橋風電場3臺機組并網發電;2010年,風電新增裝機1892.7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4473.3萬千瓦,雙雙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位,2011年,國內風電龍頭龍源電力風電控股裝機容量全球排名升至第三位。
中國風電產業的發展可以說帶有一定的傳奇色彩,誰能想到,短短五年的規模化發展,就讓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風電大國,同時也成為了世界最大的風電機組生產國。
中國為什么將目光傾注在風電產業上?全國政協常委張國寶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詳細解釋道:從中國的現狀來看,水能發展成熟,但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以及其所產生的移民問題一直存在爭議;生物質能目前成本較高,其技術還有待提升;而潮汐能、波浪能則是多見諸于學術,實際運用中并不多見。因此,“與其它可再生能源相比起來,成熟的技術、較低的成本是風電發展的優勢。”張國寶說。
中國風電的發展究竟走過了怎樣的歷程?國家對其傾注了怎樣的心血?它又為我國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風電——輝煌的五年
談及風電的發展歷程,業內許多人都頗有感觸。“風電真正發展起來,可以說是近五年的事。”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告訴本報記者,“中國風電用五年時間,以跑步的速度完成了西方風電大國幾十年走過的歷程。”
推算起來,風電在中國已經發展了二十五年。1986年5月,第一個風電場在山東榮成馬蘭灣建成,其安裝的Vestas V15-55/11風電機組,是由山東省政府和航空工業部共同撥付外匯引進的。此后,各地又陸續使用政府撥款或國外贈款、優惠貸款等引進了一些風電機組,風電在中國開始成長。
1994年起,中國開始探索設備國產化推動風電發展的道路,推出了“乘風計劃”,實施了“雙加工程”,制定了支持設備國產化的專項政策,風電場建設逐漸進入商業期。但由于技術和政策上的重重障礙,中國風電發展依然步履維艱。每年新增裝機不超過十萬千瓦。到2003年底,全國風電裝機容量僅56.84萬千瓦。
2003年,國家發改委組織了第一期全國風電特許權項目招標,將競爭機制引入風電場開發,以市場化方式確定風電上網電價。截至2007年,共組織了五期特許權招標,總裝機容量達到880萬千瓦。
在中國風電的發展過程中,有著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比如:去年8月31日,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海上風電示范項目風電場全部34臺華銳風電SL3000風電機組,順利完成海上風電場項目240小時預驗收考核。中國成為繼歐洲之后,最先擁有海上風電的地區。
先進機型的開發對風電發展無疑有著重要意義,“要讓中國真正生產好的機型,國外才會把好的機型拿過來。”華銳風電副總裁陶剛對本報記者表示,在2005年之前,一些國外廠家在國內推廣的機型甚至處于生命周期末端,而如今,這個局面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
“中國成功了,但成功的背后,誰也不知道我們當時所承受的壓力有多大。有的外國專家表示,中國現在陸上風電都沒研究好,不要好高騖遠地去發展海上風電。我們與他們接洽海上項目時,他們要價都非常高。”秦海巖回憶道,“后來華銳自主研發出了3兆瓦離岸型機組,向世界證明了中國的風電技術并不落后于人。”
“看得見的手”——政府功不可沒
萬事開頭難,怎么能讓企業愿意干風電?國家發改委從2003年獨創了風電項目特許權招標制度,至2007年共組織了5次,這是在我國電力體制改革和風電上網電價政策不夠明確的情況下,對合理制定價格、推動風電大規模發展的重要手段。特許權招標項目使企業開發風電有利可圖,同時,競爭使風電成本呈逐年下降趨勢。從去年開始,這一成功經驗引入了海上風電。
風電產業的分水嶺是2005年,其間我國通過了《可再生能源法》,這為我國風電起飛鋪就了跑道。中國最大的風電開發商龍源電力總經理謝長軍對本報記者描述到:“《可再生能源法》是我國風電發展最大的保障,有了它才有了隨后一系列促進風電發展的政策,才有了我國今天的風電奇跡。”
后續出臺的政策中,最重要的莫過于2009年7月國家發改委頒布的《關于完善風力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因為它觸動了風電產業的核心內容——價格。文件規定,全國按風能資源狀況和工程建設條件分為四類風能資源區,相應設定0.51—0.61元/千瓦時的風電標桿上網電價,對風力發電上網電價政策進行了完善。發展風電不再是為核準新建火電指標的手段,而是盈利的新手段。謝長軍告訴本報記者,2010年,龍源電力風電控股發電量達100.94億千瓦時,同比增加62.5%;風電售電收入達人民幣46.13億元。
2009年底,我國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向國際社會做出承諾: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將滿足中國15%的能源需求。這對未來清潔能源的發展規模和節奏提出了空前的期望與要求,也是對風電發展的又一次重新定位。“八大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應運而生。這八大風電基地位于甘肅酒泉、內蒙古東部和西部、新疆哈密、河北、吉林西部,以及江蘇和山東沿岸及近海地帶。
以甘肅和內蒙古為例。“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兩個清潔工,東風和西風”,這是酒泉人對自己生活環境的描繪,言語中帶有不少無奈。而自被確定為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以來,酒泉人有了“飛天”的感覺。短短幾年,河西走廊憑空騰起三千余座白色風機,總裝機容量達550萬千瓦,占全省電力裝機的17%。據統計,2010年酒泉工業園區總產值234億元,同比增長320%;稅收2.52億元,同比增長256%。
數字也許枯燥,但河西走廊的人民卻有切身感受:2010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收入15076元,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7180元,增長12%,當地16000人從事風電工作,配套服務業以近30%的速度增長……
2015年,甘肅風電裝機將達到1271萬千瓦,2020年將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成為真正的“陸上風電三峽”。
與甘肅一樣,內蒙古風電的發展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到2011年6月底,全區累計并網風電裝機1278萬千瓦,增長17.6%,風電發電量157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10.7%。其中蒙西電網風電裝機約760萬千瓦,風電發電量超過全部發電量的12%,已經達到丹麥、西班牙等世界風電發展先進國家的水平。內蒙古提出的目標是力爭到2015年,風電發電量在全部發電量中的占比達到15-20%。
眼下,風電界更為期待的《戰略新興產業規劃》即將出臺,中國的風電產業必將迎來第二個春天。
“看不見的手”——市場的力量
回顧歷史, 2004年之前,我國風電每年裝機不超過10萬千瓦,與之對應的是薄弱的產業基礎。2005年開始,年新增容量從幾十萬千瓦達到了4000多萬千瓦,實現了連續六年的100%增長。
在市場的帶動下,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的風電企業開始形成并走向國際。比如 “龍源風電”就在“亞洲500最具價值品牌”中排名第89位。2009年12月,龍源電力在香港H股成功上市,募集資金177億元,總市值進入世界風電企業前三名。此外,龍源電力還創下中國電力企業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融資額最大、市盈率最高等多項第一。
風電企業的發展壯大實現了整個風電配套體系的本地化生產。生產整機的華銳、金風、東汽三家企業進入了世界十強;一大批零部件企業如生產葉片的中材科技、中復連眾、中航惠騰,生產齒輪箱的重齒、南高齒,生產電機的上海電氣、東方電氣、永濟電機等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并已躋身世界前列。國外巨頭西門子、GE等已開始采購我國風電產品。
另一方面,我國風電企業通過引進技術快速起步,并在實現生產制造本地化和規模化發展的同時,建立了自己的研發隊伍和平臺,逐步掌握了設計核心技術,完成了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創新。如為了適合低風速風況,我國開發了與國外技術相比單機容量更大風輪直徑的機組,提高了發電量;針對低溫等惡劣氣候條件,我國在材料選用、部件改進、控制優化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創新,提高了機組的可靠性。
據統計,我國風電企業已經取得了數十項的發明專利。華銳的3兆瓦、5兆瓦、6兆瓦雙饋機組以及金風的3兆瓦直驅風電機組均代表了世界先進水平。我國海上風電也已起步,34臺華銳3兆瓦機組已經屹立于我國東海,并打破了國際巨頭的技術及價格壟斷。龍源來安風電場(20萬千瓦)項目投產發電則是標志著我國首座大型低風速風電場正式建成。
“中國風電2015年要實現1億千瓦的裝機容量,2020年要實現2億千瓦的裝機容量。”秦海巖說,“若企業繼續堅持質量為本、技術創新之路,再加上政策支持,中國風電將會引領全球風電發展。”
來源:中國能源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