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40年風電發展路線圖既定
“2010年,中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達到18928兆瓦,累計裝機容量達到44733兆瓦,居全球第一位。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上半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已超過6000兆瓦,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風電市場!10月19日,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主任賀德馨在2011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上表示。中國成為世界風能大國后,風電行業如何保持科學、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當前業界關注的焦點與大會討論的熱點。
風電發展路線開始清晰
10月19日,我國首部《中國風電發展路線圖2050》在2011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上正式發布,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王仲穎透露了上述路線圖的相關內容。
王仲穎稱,未來40年我國陸地、近海、遠海風電都將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到2030-2050年,每年將新增裝機約3000萬千瓦。
該路線圖設定的發展目標是:到2020、2030和2050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將分別達到2億、4億和10億千瓦,成為中國的主要電源之一,到2050年,風電將滿足國內17%的電力需求。
未來風電發展的布局是:2020年以前以陸上風電為主,開展海上風電示范;2021-2030年,陸上、近海風電并重發展,并開展遠海風電示范;2031-2050年,實現東中西部陸上風電和近遠海風電的全面發展。
雖然目前企業紛紛搶灘海上風電,但從上述布局可以看出,中國海上風電的發展仍需時日。對此,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施鵬飛表示,海洋功能區劃的難以協調是目前制約海上風能發展的重要因素。“現在海上風能發展的規劃還未設定,甚至推遲了!笔i飛說。
配額制度或于年底出臺
王仲穎表示,為促進風電更好的發展,相關部門應在未來十年采取六大關鍵行動,第一就是落實可再生能源發電配額和電網保障性收購制度,相關制度有望于2011年底出臺。在19日上午的會議中,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也明確表示,推動風電持續健康發展需要不斷完善法制和政策環境,包括制定強制性消費的配額制政策。
“《可再生能源法》出臺后,我們一直都在研究配額制。過去市場規模比較小,所以我們沒有出臺相關措施或制度,但現在配額制出臺的時機已經成熟了!眹夷茉淳中履茉春涂稍偕茉此靖彼鹃L梁志鵬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至于制度能否在今年落實,現在還不好說。”
此外,對于業界關注的可再生能源專項基金問題,王仲穎也做出了回應。我國自2006年對風電實行分區域的固定電價制度,并規定風電上網電價高出脫硫燃煤電價的部分,由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支付。根據風電場與已有輸電線路距離長短確定了0.01元-0.03元/千瓦的風電并網補貼標準。
“基金不會存在外界所傳說的‘捉襟見肘’問題!蓖踔俜f說,“預計2020年陸地風電發電成本將與煤電價格持平!蓖踔俜f表示,目前我國煤電價格并未反映資源的真實成本,若能真實反映,風電的發電價格將會更早低于煤電價格。政府補貼將在2015年左右達到峰值,之后隨著風電成本的下降,補貼將大幅下降。
將建立風電事故報告制度
針對近期中國風電設備發生事故較多的情況,史立山表示,“我們將對風電設備的質量問題進行監管,對企業發生的問題包括重要部件的更換、各類事故,建立報告制度,并定期公布!
據了解,從2008年開始,我國風電機組價格幾乎以每年1000元的速度下降。在今年年初華能風電場機組招標中,1.5兆瓦風電設備招標價已從2008年年初的每千瓦6200元左右降到了4500元。
對于國產風電機組價格大幅降低的原因,業內多認為,風電行業經歷了5年“井噴式”高速增長之后,產能過剩的局面開始顯現。目前全國整機制造商已近百家,預計2011年總產能將達29吉瓦,但實際需求僅為15-18吉瓦。在這種環境下,企業為中標項目,不惜將價格壓至底線,其他企業為提高競爭力也紛紛壓價。
明陽風電首席運營官郝義國表示,目前整機廠商面臨低價高成本的不利局面,主力機組進入了微利時代,基本不掙錢。
企業“價格戰”之后,風電機組的質量問題也隨之而來!皟r格競爭是導致近幾年國產風電整機設備及其零部件質量頻頻出現問題的重要原因!币晃粯I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
三一電氣有限公司總經理吳佳梁批評了目前中國部分風機的質量問題,“現在已經安裝的4000萬千瓦的設備存在巨大的質量風險,問題五花八門,有的風場兩三年都不能交運,有的機組出廠的時候連實驗臺都沒有。”
對于中國風電行業產能過剩和過度競爭的現狀,西門子風電政府關系總監Henning Kruse給出了兩個建議:一是提供高質可靠的產品,二是學會在利潤太低的時候學會說“不”。
來源:中國能源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