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圍繞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能源壟斷問題可謂是老生常談。而這幾年打破壟斷的呼聲也從未間斷。
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消息稱,有關司局分別編制了油、電、煤、天然氣以及新能源領域鼓勵民間投資發展的實施細則,待修改完善后,有望于6月底前印發。這被認為是對能源壟斷破冰的再一次嘗試。
中國石油大學天然氣問題專家劉毅軍指出,價格改革不是簡單的漲價,而是通過多個市場主體之間的競爭來實現市場化的價格。
兩大油企壟斷天然氣管網
民間資本難以插足 從能源領域細分行業來看,煤炭、天然氣管網以及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和新能源領域,民間投資有望獲得進一步突破。同時,以編制《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條例》和《關于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指導意見》工作為切入點,國家能源局組成兩個工作組,分別開展鼓勵引導民間投資進入天然氣管網和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領域工作,目前已完成前期銜接和調研工作。
但是,與成品油不同的是,天然氣的運輸依賴于管道,其產業特性決定了其壟斷性比石油更強。管道比上游資源更可能成為天然氣發展的瓶頸。
“民間資本進入天然氣領域存在的最大困難是壟斷。目前國內的天然氣管網基本上被中石油、中石化壟斷,民間資本根本無法插足!敝型额檰柲茉葱袠I研究員宛學智對記者指出。
目前,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只有4%,大大低于全球22%的比重。
有業內人士指出,如果沒有多方資本的參與,天然氣沒有足夠的動力發展得那么快。
此外,據卓創資訊了解,目前非常規天然氣資源70%以上集中在傳統的油氣田區。這些資源好的區塊,基本上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這幾家油氣公司。此外,行業里的技術以及頂尖的具有經驗的技術人員,也都集中在這幾家大的油氣公司。
卓創資訊分析師李凌軒認為,民營企業想要于此一展身手,最可行的途徑,莫過于進入之后,聘用國外的一些服務公司進行操作。但即使如此,同樣存在其他難題,除了常規天然氣之外,非常規天然氣也如此。以頁巖氣為例,頁巖氣開采出來后,還面臨著處理、集輸、銷售等一條長產業鏈。當前的政策層面,集輸、銷售等環節均被大的油氣公司所掌控,民營企業還將遇到非常大的難題。
宛學智還指出,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領域,民間資本進入的阻力較小,但是電力并網是個難題,這影響了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經營效率,導致其對民間資本的吸引力下降。
兩大油企發力下游燃氣業務
全產業鏈壟斷或被捆綁定價
目前,我國具備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開發領域資質的只有四家企業,分別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陜西延長石油。其中,中石油大約控制80%的天然氣生產份額。
中國石油大學天然氣問題專家劉毅軍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天然氣市場化改革究竟朝著怎樣的市場去改革是很重要的,是保證供求雙方的充分競爭,還是生產商和管道進行分離?改革不能固化壟斷,如果延續壟斷機制,只能說是低級的市場化,走樣的市場化,借市場化之名行壟斷之實。
他指出,價格改革不是簡單的漲價,而是通過多個市場主體之間的競爭來實現市場化的價格。
“天然氣價格改革應當反映供求關系,但首先需從上游打破行政壟斷,而不是僅僅讓終端產品的價格市場化!北本⿴煼洞髮W中國市場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永生也認為。
今年“兩會”期間,廣西代表團人大代表劉慶梅、林繁等人提交了《關于天然氣定價機制市場化改革過程中加強反壟斷工作的建議》。這份《建議》認為,近年來國內石油巨頭在天然氣下游開展的并購潮與“新36條”背道而馳,建議政府在天然氣領域打破上下游一體化的壟斷。
值得注意的是,兩大油企開始大力拓展天然氣下游業務。
前不久,中石化與新奧能源聯合收購中國燃氣一事引發了市場對于將在下游城市燃氣市場形成壟斷的擔憂。據了解,目前該收購案已提交商務部進行反壟斷審查。
同時,近幾年,中石油旗下燃氣業務整合平臺中石油昆侖燃氣在市場上動作頻繁。中石油對燃氣業務的野心可見一斑。
依照中石油的發展規劃,將在3年內實現下游天然氣業務收入超越現有油氣勘探業務,在5年后下游燃氣業務收入達到500-1000億元。
有業內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天然氣上游已經被以中石油為主的兩大油企壟斷,如果它們再進入終端消費市場,對沒有自主氣源及進口權的民營燃氣企業造成極大的市場沖擊。
此外,如果兩大油企慢慢進入并壟斷終端市場,則意味著它們完全實現了對天然氣的捆綁定價,固化了其對天然氣產業鏈的壟斷,在這種上游氣源中游管輸下游終端的全產業鏈壟斷結構下,生產商將利用壟斷管道的勢力,謀求在定價上的更多利益。所以,天然氣改革僅僅實行從終端產品上的價格市場化是遠遠不夠的。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