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強調穩增長,要啟動和加快一批重大基建項目,而基建是拉動水泥需求的重要方面,在鐵路、水利等基建投資逐漸回升以及建材下鄉的預期下,水泥行業近日頗有眾星捧月之勢。
業內人士認為,在經歷了去年的低谷后,借著穩增長的東風,水泥行業或迎來春天。
水泥行業成資金追逐對象
溫家寶總理日前作出關于“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表態之后,保持貨幣流動性、加快啟動一批投資項目、完善促進消費政策將成為“穩增長”的重要政策選擇。
在穩增長的基調下,基建投資正在逐步加快審批腳步。
3月,發改委集中審批通過包括南京、大連、合肥、武漢、重慶等城市的地鐵項目和四川稻城、貴州凱里、湖南衡陽、海南海口機場二期等機場項目后,近期黑龍江撫遠、新疆石河子、甘肅慶陽、重慶江北等機場建設項目也審批通過。
此外,1-4月鐵路基建投資717.09億元,同比降幅收窄至-54.1%,單月4月猛增到291.29億元,環比增長88.05%。基建項目多位于中西部地區,其中不少涉及農村和民生相關的建設項目,符合中央政策把保增長放在更重要位置上以及加強市政工程、鐵路、節能環保、農村和西部地區基礎設施等建設的宏觀基調。發改委項目審核加快等信號驗證了基建投資將加速的邏輯。
據了解,發改委原計劃下半年啟動的水利、保障房以及新能源板塊的70多個項目,現在已經全部提前進入到審批通道。
“基建投資回暖將部分抵消房地產投資下滑趨勢,涉及基建項目地區的需求不足問題得到緩解。”山西證券分析師傅真卿表示。
受新一輪基建投資政策推動,水泥股本周漲幅目前居首,達到13.08%,遠跑贏大盤指數,其中祁連山、尖峰集團、江西水泥、寧夏建材漲幅分別達到15.09%、13.22%、11.37%和8.92%。
湘財證券分析師許雯認為,水泥行業的敏感度在建材行業中最高。高鐵、公路、城市軌道建設、機場、保障房建設等基建與水泥相關性最大,所以資金紛紛介入。
基本面改善是時間問題
盡管在政策利好的背景下,水泥行業有眾星捧月之勢,未來也將迎來美好的春天,但其目前的整體情況仍不容樂觀。
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水泥產量累計達3.98億噸,同比增長7.3%;水泥行業實現利潤總額55.54億元,而去年同期這一數字為140.98億元,同比下滑60%。
去年年底以來,整個水泥行業進入調整周期。各水泥上市公司一季報顯示,除亞泰集團凈利潤有所增長以外,其余上市公司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利潤下滑或虧損。
而對于水泥行業的虧損,中金公司分析師表示,目前宏觀經濟處在較差階段(衰退期),房地產投資將持續下滑,基建投資和中長期貸款都處在歷史底部,因此,一季度水泥企業盈利能力或為全年最低點。
據了解,目前我國的水泥行業產能超過20億噸,已經大大超過國內實際需求。市場需求疲軟,GDP增長目標降低,水泥業多數企業面臨利潤下滑的境遇,而政策層面減排標準的不斷提高,讓水泥企業面臨雙重的挑戰。
2011年的水泥產量從上年的18.8億噸增加到20.9億噸,同比增長11%。中國水泥協會秘書長孔祥忠預測,2012年水泥產量仍會創歷史新高,并保持8%左右的增長幅度。
卓創資訊水泥行業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限產措施和淘汰落后產能不到位,目前水泥行業仍處于嚴重產能過剩供過于求的狀態。在穩增長的背景下,對水泥行業有一個長遠利好預期。但短期內,并不會產生實質利好,對水泥企業二三季度的業績提振不大。
“雖然基建審批速度在加快,但是要等政策到位,資金落實,項目實施后,才有對水泥需求的實質拉動。”她說,目前,水泥的整體需求并不是很好。除了東北和西北等個別地區,水泥市場都比較慘淡。從與大部分企業調研的情況來看,企業對二三季度持悲觀態度。
許雯也認為,水泥市場短期之內受下游需求較弱、天氣、農忙等因素影響,基本面仍然偏弱。行業的關鍵還是看需求。一旦利好政策出臺之后行業的需求面會有一定改善,中長期之內最主要的需求改善來自于基建。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5年、2008年和2010年見底回升周期里,水泥板塊無一例外都是政策放松刺激后,需求和股價進入上升通道。
中金公司指出,2008年4萬億時期的經驗告訴我們,基本面的改善只是時間問題。從2008年11月9日4萬億,到2009年1月基建投資增速直線上升,2009年2月挖掘機、水泥銷量見底回升,到2009年5月水泥價格上漲,2009年5月機械、水泥行業收入和利潤率回升,4萬億出臺傳導到基建投資數據的時滯為2個月,傳導到投資品基本面改善的時滯大約為3-6個月。
此外,本次具體到各個行業,預計水泥行業可能在未來7-8月的傳統淡季中價格平穩,淡季不淡,而從9月份旺季到來時,伴隨基建需求的啟動價升量增,盈利大幅改善。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