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碳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然而,頻繁發生的涉煤行業事故越來越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保障生產和穩定經營是保險業的主要功能之一,如何在涉煤行業中廣泛引入保險應當引起更多的關注。
一、涉煤行業、涉煤行業保險的界定及其面臨風險的特點
(一)涉煤行業保險介紹
涉煤保險主要是指涉及煤炭行業的企業財產保險、工程保險、雇主責任保險和員工的工傷類保險。根據當前市場上的保險產品,具體包括煤礦險、煤炭企業財產一切險、雇主責任險、安全生產責任險、建工險、工傷保險、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肺塵病責任險、健康險等多個險種。
(二)涉煤行業面臨的風險特點
1.事故發生頻繁
對于煤礦企業,明火、積水、瓦斯、粉塵、塌方、管理漏洞和操作不善等眾多原因都會引起煤礦企業的嚴重事故,因此,涉煤行業的事故發生率是很高的。今年以來,僅在清明節前后,據國家安監總局網站介紹,煤礦就發生較大事故3起,死亡13人。
2.財產損失嚴重,恢復困難
涉煤行業事故一旦發生,往往伴隨著煤礦爆炸、塌方等嚴重后果,企業承擔傷亡礦工的賠償也數額不輕。巨大的經濟損失給企業造成了沉重的負擔,有的甚至使企業資金周轉困難,導致企業再生產的中斷。
3.對礦工的人身安全威脅嚴重
在當前技術條件下,采煤過程許多工序還需人工完成。由于安全措施不到位、監管不嚴和防護能力有限等原因,涉煤行業事故嚴重威脅著礦工及相關從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同樣據安監局網站介紹:2011年全國煤礦共發生事故1201起,死亡1973人。
二、我國涉煤保險的現狀及其原因
(一)涉煤保險的現狀
在我國,涉煤保險的保障范圍很窄,作用十分有限。目前,僅有平安、人保等少數保險公司推出了少量雇主責任險、安全責任保險等產品。2008年成立的中煤財險,作為全國僅有的專業經營高危行業保險(其中以涉煤保險為主)的保險公司,由于人事上的種種原因,直到2011年才真正步入業務正軌。2011年,在中煤財險的原保費中,涉煤業務保費為6663.03萬元。然而,據預計,僅山西一省的煤炭行業固定資產總值,到2013年就將達到3955億元。
(二)當前現狀的原因分析
1.政策支持力度有限
雖然國務院在2006年出臺的《國務院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和2010年下發的《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中,多次提及要在涉煤行業中積極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和工商保險制度,但目前仍未就其強制性、補貼制度等作出進一步規定。
2保險公司的承保意愿不強
首先,在保險理論中,可保風險不能是大量同類標的同時遭受損失。然而,煤礦事故一旦發生,往往造成企業財產、人員同時遭受重大損失,因此,承保風險巨大是阻礙保險公司步入涉煤保險領域的重要原因。
其次,由于涉煤行業保險在世界范圍內都處于初級階段,因此在世界范圍內還沒有關于涉煤行業保險的完整統計數據,因此保險公司目前難以運用概率論和大數法則準確訂立保險費率。經驗不足和技術不成熟也使得大多數保險公司不愿涉足涉煤保險。
3.煤炭企業的投保積極性不高
煤炭企業的投保積極性不高,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對于商業保險的認識不夠,認為以自身經濟實力基本可以消化煤礦事故的損失。部分國企,自視有國家兜底,認為商業保險可有可無;部分民企,或受經濟條件影響,對商業保險能躲就躲。加之保險公司推出的涉煤保險品種有限、針對性不強,保障程度和保障范圍有限,對于煤礦企業來說轉移風險的作用有限,因此也造成煤炭企業的投保積極性不高。
三、發展我國涉煤保險的幾點建議
(一)建立健全相關法律,堅持循序漸進原則目前,我國已有《礦山安全法》、《職業病防治法》、《煤礦安全監察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但任然缺少專門規范涉煤保險和專業保險公司的相關法律法規,這使得涉煤保險的發展不能做到有章可循,不利于涉煤保險的健康快速發展。
其次,由于涉煤保險在國內幾乎是一張白紙,在費率厘定、營銷方式、保障范圍、覆蓋對象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索和積累經驗。因此,在推廣涉煤保險的過程中,應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在技術成熟、市場較為完善的前提下逐步擴大保障范圍。
(二)借助涉煤企業技術優勢,提高風險管理水平
涉煤保險的“窄”覆蓋歸根到底是由保險公司的風險管理水平能力有限決定的,因此,發展涉煤保險的根本途徑是提高保險公司對于涉煤行業風險的管理水平。
1.積極推進涉煤保險公司的專業化經營
專門經營產生專業化。專業涉煤保險公司可以集中人力、物力研究涉煤風險的發生規律,有利于集中管理風險和提高效率,便于風險數據的統計和經驗的積累,也便于提高政策的扶持力度。
2.支持涉煤保險公司和涉煤企業的結合
煤炭行業作為高危行業,面臨瓦斯、積水、火災、煤塵等幾大災害,煤炭行業的風險管理需要較強的專業知識背景。涉煤保險公司依托涉煤企業可以有效借鑒涉煤企業的專業技術優勢。以中煤保險為例,其股東中,控股20%的山西煤炭工業社會保險事業局主要經營職工養老保險,其他大股東如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山西煤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晉城無煙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西潞安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都是以煤炭采掘、提煉、運輸等涉煤業務為主的集團公司,獨特的煤炭行業背景,為中煤保險更好地管理涉煤風險提供了技術和人力支持。比如,持有中煤保險10%股份的股東潞安集團首創并實施的可移動救生艙、臨時和永久避難硐室,就可以為保險公司在管理井下風險方面提供技術支持。
3.加強風險評級,利用再保險提高抵御風險能力
山西省境內煤礦經過資源整合后,總體安全狀況已有很大改觀,但不少中小煤礦仍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對煤礦加強風險評級非常必要。國外的涉煤再保險相對比較成熟,瑞士再保險公司在煤礦保險分入業務領域具有極強的專業技術優勢,充分利用再保險來分散風險,不但在事故發生后能得到可觀的賠償金,還可以在風險管理和事故預防方面得到專業的技術指導,這對涉煤保險公司均衡業務和穩定經營無疑非常重要。同時,合理有效的分保渠道也可以為涉煤保險公司進一步展業提供堅強后盾。
(三)政府推進和政策支持
政府推進顯然是涉煤保險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從保險角度來看,涉煤風險具有財產損失大、對人身安全威脅嚴重、事故發生頻繁等不利因素,但由于涉煤行業在國民生產中的重要地位,該行業在很長時間內將保持相當規模。因此,政府給予一定政策支持和推進是十分必要的。
具體來講,首先,在涉及人身安全、保障礦工生活等方面應逐步推行強制保險,如雇主責任險、意外傷害保險、工傷保險等。這不僅能減少煤礦企業在財務上的風險、保障煤礦生產的持續性,更將在保障礦工利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其次,政府應對參與涉煤保險的煤礦企業和保險公司實行一定的補助,或者直接對礦工進行保險補助。再次,在積極扶持專業保險公司發展的同時,推進專業涉煤行業保險公司的發展,在該類公司發展中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張文峰作者工作單位為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
來源:中國能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