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煤化工因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于2009年被叫停,如今三年審批限制過期,而宏觀經濟下行亟須投資拉動,再加上新型煤化工作為新興戰略能源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技術路線打通升級已經成為可能。據悉,近期相關項目審批已現重啟跡象,能否獲得“路條”,除地域等因素外,主要將取決于能效、煤耗、水耗這“一效兩耗”指標。
《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赴內蒙古調研得知,目前發改委、能源局正在對一批新型煤化工項目進行評審論證,項目范圍涵蓋煤制天然氣、煤制烯烴,煤制油等,審批金額可能達到5500億至7000億元。業內專家認為,2012下半年開始,我國有望進入煤化工的投資高峰期。
“伊泰200萬噸的煤制油二期項目目前正在發改委走程序,預計近期能獲得國家能源局的審批。”內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齊亞平告訴記者,伊泰在2002年就投資建設的16萬噸一期煤制油項目技術已經逐步成熟,在2010年10月最近一次技術改造完成后,通過了國家能源局的驗收。這不僅表明“潛伏”多年的煤制油已經具備工業放大的條件,而且盈利也較為可觀。
“去年下半年這套設備已經可以長時間以110%至120%的負荷運轉,年出油可達18萬噸,噸油能耗水耗都有所降低,生產1噸油消耗不到800度電、約9噸水;再加上近期煤炭降價對降低煤制油成本的有利影響,目前每噸油稅后利潤可達800元。”齊亞平說,發改委目前審批新型煤化工項目主要關注能效、煤耗、水耗這“一效兩耗”指標,能源轉換效率很受重視,伊泰目前煤制油能源應用效率可達40%,隨著將來與煤干餾技術的聯接,效率還將提高到56%。據悉,隨著審批松動跡象的出現,在規劃了200萬噸煤制油項目之外,伊泰還設立了到2020年發展到1000萬噸煤制油產能的目標。
神華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人員向記者透露,我國首個煤直接液化制油項目——神華煤制油一期320萬噸已通過審批建設在即,目前正在國家發改委備案。“該項目綜合能源轉化率達59.8%,目前適當擴大生產規模是必要的。”神華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黨委副書記喬寶林說。
中海油新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的年產公稱能力為40億方的合成天然氣(SNG)項目則是另一個等待發改委“路條”的新型煤化工項目。記者在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大路煤化工基地了解到,該項目報批總投資約為2452845.94萬元,計劃2013年投產運營,目前正在報批過程中。
“能源比價上升及煤炭庫存高企將是有力催化劑。”對于煤化工項目審批將獲重啟,東方證券分析師認為,短期內我國資源格局仍將維持“富煤乏油少氣”狀態,資源儲量仍以煤炭為主。近期國際油價持續反彈,煤價持續走低,短期內在產出和成本兩端均對于發展煤化工產業提供支撐。同時,國內煤炭高庫存將推動煤炭深加工的發展。而目前傳統煤化工主要產品產能均已過剩,發展空間集中在新型現代煤化工。現代新型煤化工注重運用新技術、新工藝,轉化過程更加低污染、更加經濟高效。
“盡管審批有望重啟,但放行項目總投資額顯然不大。”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副院長陳亞飛說,下一輪新型煤化工投資還是將以示范項目為主。
國家能源局負責人透露,現代煤化工升級示范工程,首先選擇是能源轉換效率更高的項目;其次是地域的選擇,煤炭調度省不考慮安排,沒有水的地方不考慮安排,環境容量不夠的地方也不考慮安排;第三是要發展循環經濟,延長產業鏈,帶動地方就業,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據媒體報道,近日即將下發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將明確我國“十二五”期間批準15個項目作為煤炭深加工示范工程,主要布局在新疆伊犁地區、新疆準東地區和內蒙古西部地區。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