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國際油價長期震蕩走高,再考慮到我國“富煤、缺油、少氣”的資源稟賦狀況,發展以煤基清潔燃料和替代石油天然氣化工為主的現代煤化工受到眾多企業的青睞。同時,為了延伸煤炭產業鏈,提高地方工業附加值,實現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近年來各資源地政府也分別規劃了龐大的煤化工發展目標。但是,一方面焦炭、甲醇等傳統煤化工產品產能過剩嚴重;另一方面,以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煤制烯烴、煤制二甲醚和煤制乙二醇等為主要產品方向的現代煤化工,資源環境風險和市場風險較大,技術成熟度較低,且多數產品仍處于工業示范階段。因此,為了避免煤化工產業盲目發展,有關部門一直在加強煤化工產業的調控和引導,2006年以來,國務院或相關部委幾乎每年都有煤化工方面的引導或規范性文件出臺。
2009年9月,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聯合下發《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煤化工產業政策方面,《意見》提出,要嚴格執行煤化工產業政策,遏制傳統煤化工盲目發展,今后三年停止審批單純擴大產能的焦炭、電石項目,對合成氨和甲醇實施上大壓小、產能置換,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穩步開展現代煤化工示范工程建設,今后三年原則上不再安排新的現代煤化工試點項目。之后,國家發改委又先后于2010年6月和2011年3月先后下發了《關于規范煤制天然氣產業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和《關于規范煤化工產業有序發展的通知》,再次對煤制天然氣和整個煤化工產業發展進行規范,這也進一步說明了煤化工發展熱潮是始終不退。
目前,“不再安排新的現代煤化工試點項目”三年期限已滿。由于經濟增長放緩,煤炭需求減弱,當前煤炭市場已由三年前的供求平衡甚至偏緊轉向相對寬松,煤價也已高位回落,煤炭企業為了提升自身發展能力、延長產業鏈,在下游其它產業普遍出現產能過剩、盈利狀況不佳的情況下,紛紛重新將目光對準了煤化工產業,企業發展煤化工的積極性進一步增強。同時,由于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保增長壓力加大,地方政府對企業上馬煤化工項目也多持支持態度。因此,在三年停批期限屆滿之后,可能即將出現煤化工項目申請高峰。這種情況下,特別需要警惕“保增長”挾持煤化工,為了規范和促進煤化工行業健康發展,為了避免對資源和環境造成重大負面影響,有關部門應該進一步提高審批要求,謹慎放行煤化工項目。
首先,必須要充分考慮項目所在地的水資源容量情況。眾所周知,我國煤炭資源和水資源呈逆向分布,截止到2010年,晉、陜、蒙、寧、甘等五省區煤炭基礎儲量1846億噸,占全國的66.1%,水資源總量卻僅有1212億立方米,僅占全國的3.9%。以上五省區人均水資源量更是普遍低于全國2310.4立方米的平均水平,其中寧夏、山西、甘肅人均水資源量分別只有148.2立方米、261.5立方米和841.7立方米,除去居民生活用水,農業用水,和已有的工業用水之外,可供進一步開發利用的水資源已然不多。而煤化工,特別是現代煤化工項目又恰恰均是耗水量特別巨大,如果項目上馬過多,必然會對水資源本已匱乏的西北地區生態環境造成進一步的破壞。由于水資源缺乏,部分企業盯上了黃河水,為了不影響整個黃河流域的經濟社會發展,國家有關部門需要對中上游沿途省區不同季節取水量進行嚴格限定,促使各地根據可供開發利用的水資源數量來合理規劃煤化工項目。
其次,有必要提高煤化工投資項目的資本金比例。固定資產投資資本金制度的實施,對于改善政府宏觀調控、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控制企業投資風險和防范金融風險有著重要作用。2009年,國務院曾經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進行過有升有降的調整,煤炭、鐵路、公路、港口等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不同程度降低,鋼材和電解鋁項目資本金比例分別由25%和20%雙雙提高至40%,水泥項目也由20%提高至35%。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的調整,對抵御全球金融危機,同時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發揮了一定作用。按要求,目前除了電石和焦炭資本金比例為30%之外,其它煤化工項目和普通投資項目一樣,資本金比例仍然為最低的20%。相對較低的資本金比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煤化工產業的投資門檻,不利于政府宏觀調控的實施,同時也增強了項目潛在的投資風險和金融風險。為了促進煤化工產業理性、健康發展,同時防范金融風險,有必要將煤化工項目的資本金比例提高至30%,甚至35%以上。
再次,應要求煤化工項目所需煤炭資源以市場手段獲取為前提。在當前煤炭產業政策引導下,市場在煤炭資源配置中的作用被大大削弱,大量煤炭資源以協議轉讓等非市場化方式低價流向了大型煤炭企業集團。某種程度上講,正是有了廉價煤炭資源做依靠,這些大型煤炭企業發展煤化工的欲望才愈發強烈,煤化工熱潮才會持續不退。因此,為了促進煤化工產業健康發展,為了使煤炭資源得到更加充分合理利用,也為了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應該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煤炭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有關部門在審批煤化工項目時,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應該優先批準那些通過市場化手段獲取煤炭資源的煤化工項目。
另外,還應該重新核定各類煤化工項目的各種稅費優惠措施,重點對技術開發領域進行補貼支持,盡量減少其他方面的稅費優惠。這一方面可激發企業進行技術研發、升級;另一方面,也促使煤化工企業走市場化道路,適應市場競爭并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
只有對煤化工項目的上馬從嚴要求,才能使其進入一個良性健康的發展軌道。在當前經濟下滑壓力較大的背景下,更要提高對項目的審批要求,謹慎放行,防止以“保增長”挾持煤化工。
來自:中國能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