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消息透露,10月26日,該局產品質量監督司聯合工信部有關司局,在山東省臨沭縣召開全國化肥產品質量提升示范項目現場會,并由國家質檢總局對55家監督抽查產品質量嚴重不合格的企業法定代表人進行集體約談。據悉,這也是質檢總局首次就產品質量問題組織集體約談企業。
一名接近國家質檢總局的監管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此次約談的誘因主要系前不久進行的復混肥和磷肥展開的專項督查結果。
國家質檢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抽查中發現的養分含量、氯離子等非養分指標和包裝標志等項目不合格外,故意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的行為也時有發生。這反映出個別企業缺乏質量主體責任意識,生產工藝技術水平差,質量管理薄弱,質量控制責任不到位,原料和成品檢驗水平低或不落實,成品儲存管理不規范。
據了解,國家質檢總局已將本次抽查情況通報有關省級質監部門。有關省級質監部門根據抽查結果,已對本次抽查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并將依法對不合格的產品及其生產企業開展整改復查和其他處理工作。對復查仍不合格的企業,將撤(吊)銷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
'本來成本要2700元~2800元的產品,造假可能幾百塊錢就夠了。'昨日,卓創資訊磷復肥產業分析師王慶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復混肥料這些年經常發生質量問題,問題多數集中在一些不規范的中小型企業身上。
卓創資訊化工行業分析師韓健也透露,臨近檢查時,很多企業會因為躲避檢查而大規模停產,在化肥市場淡季發合格品,旺季則發部分不合格品。
'企業謀取暴利的利益驅動直接導致了化肥造假的泛濫,行業的準入門檻低,行業規范不完善使造假行為屢禁不止。生產廠家在利益驅動之下,通過降低生產原料成本來獲得價格競爭優勢,而農民對假化肥的識別能力有限,從而增長了生產商、經銷商造假的氣焰。'中投顧問化工行業研究員常軼智表示,國內化肥市場生產廠商眾多,生產布局分散、混亂,使監管成本、難度加大。在流通環節和銷售環節上,由于農資市場多渠道經營,除供銷社系統、農資公司外,農技部門和生產企業也介入其中,基層批發和零售數量眾多,從而加大了市場監管的難度。
韓健表示,我國的化肥除了鉀肥需要大規模進口外,其余產品都以出口為主,以復混肥為代表,氮肥、磷肥等都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單純依靠打假整治還不夠,化肥行業亟待產能整合,并需要確立以多肽尿素、緩釋尿素、尿甲醛復合肥等為代表的新型肥料的相關標準,規范化約束企業生產。
王慶飛認為,目前國內產能過剩集中在中小型企業身上,產品不規范或者造假時有發生,相關部門應引進新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以期降低成本、淘汰落后產能。并鼓勵擁有先進工藝的企業優先發展,給予一定的補貼扶持,促使其提高工藝,提高生產效率,同時關停能耗較高的中小型化工企業。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煤炭網慶祝全國煤炭現貨電子交易平臺成功運營,2012年10月15日至2012年11月15日期間注冊并繳費成為煤炭網VIP信息會員,即贈送聯想(Lenovo)樂Pad A2107 一臺,讓您隨時隨地尊享煤炭網海量的市場信息。成為普通信息會員享受會員價9折優惠。
詳情請致電:010-5621 7940 010-5621 7941
http://zxbline.com/yjzx/hyf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