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西兩會,少不了光鮮數據和莊嚴承諾,而發生在2012年年底的呂梁山隧道爆炸和苯胺泄漏事故,許多人還沒有那么快忘記。苯胺泄露造成的污染遠及河北河南,導致河北邯鄲大面積停水,影響可謂大。然而山西的污染,遠不限于幾次生產意外事件,更多的環保問題,乃是體制性和日常性的。
苯胺泄漏是意外 污染是常態
就拿苯胺泄漏事故發生地來說。事發于山西潞城市的天脊煤化工集團,據離這個集團不到兩公里的微子鎮王都莊村上的村民說,事故發生后政府通知不能使用天脊集團排除的廢水,但他們多年以來就意識到廢水的危害,早就不用了。
因為天脊集團排出的粉塵,他們那下的雪都是黑的,“好幾年沒見過白的雪了!彼麄兎N的玉米產量只有其他地方的一半左右。因為用這個“節能減排先進單位”的排污溝里的水澆地,王都莊村幾乎沒有像樣的經濟作物。
更嚴重的一個情況是,天脊集團附近的村莊,患癌癥的村民越來越多。
煤炭大省承受環境污染巨大代價之痛
苯胺事件只是一次污染的集中爆發,對于附近的村民來說,污染天天都在發生。環境污染問題在當今的中國不是什么新鮮話題,而山西,這個話題尤其繞不開,這與山西作為煤炭大省的身份有關。天脊集團的控股股山西潞安礦業集團,就是山西五大煤炭企業集團之一。
可以說,“煤炭”是山西抹不去的標簽。1949年至2011年,山西產煤近130億噸煤,向省外調了90多億噸,而這90多億噸是全國省際調配煤的70%。山西煤炭供應全國28 個省(區、市),山西人曾不無自豪地說“點亮全國一半的燈,燒熱華北一半的炕”。煤炭成為山西經濟的主體,山西內各級政府也對煤炭產業采取傾斜政策,將各種資源集于其中。然而,也因為煤炭,山西環境受到的污染極為嚴重。粗放的開采方式,必然造成土地被亂挖亂采,空氣充滿粉塵,水源受到污染。
土地破壞嚴重
因為煤炭工業,山西土地破壞極為嚴重。到2012年,山西煤礦采空區2萬平方公里,這是山西全省占總面積的八分之一。而私挖濫采造成的塌陷、裂縫土地,污染損毀土地已達120平方公里之多。
水資源受污染
因為煤炭工業,山西的水資源破壞觸目驚心。山西洗煤廠遍布,它們不但占用了大量農業用水,開采地下水,還向外大量排污,使土地遭到污染河,河水變黑。被污水污染過的農田失去肥力,無法種植,農民相當于失去了土地。
煤煙污染空氣
因為煤炭工業,山西成為煤煙型污染的大省。不久前籠罩大半個中國的霧霾天氣,使媒體和公眾對空氣污染的危害程度有了更深切的體會。而中國大氣污染的類型,主要是煤煙型污染。山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山西幾大高發癌癥中,肺癌排名居首位。今年來由于政府對空氣污染治理的重視,山西一些城市的空氣質量有了好轉,但總的污染情況仍然相當嚴重。
其他經濟社會問題
粗放式煤炭工業給山西造成的負面效應不僅在于環境污染。在經濟上,這種單一的產業結構實際限制了其他產業的發展,對經濟動蕩的承受能力也弱。由于我國的政治經濟體制現狀,低端的煤炭供給,也未能給山西帶來大的財富。另外,煤炭開采本身是高危工種,礦難頻發,奪去許多鮮活的生命,也給社會增加不穩定因素。2012年,山西全省共有83人“因煤而死”,死亡人數同比上升一成多。
轉型是唯一出路之夢
問題堆積如礦山,而粗放的煤炭開發形成式,是其重要根源,因而問題的解決之道,也在于改變這種開發形式。所幸,政策制定者有著同樣的認識。
近年來,經濟結構轉型一直是山西官方話語中的一個關鍵詞匯,這不完全是虛言。甚至在山西,已經形成煤炭產業和“非煤產業”這種二元劃分概念。隨著傳統單一型經濟發展模式的弊端越來越明顯以及社會和環境對其承受力的耗盡,轉型是包括官方在內誰都別無他選的唯一出路。
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方案獲批
2012年9月,國務院批復《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標志著山西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傮w方案科學規劃了到2020年山西資源型經濟轉型綜改試驗的整體思路,明確了山西轉型綜改試驗的主要任務包括產業轉型、生態修復、城鄉統籌、民生改善四大領域。
已經走在路上
看山西的實際動作,應該更能說明問題。2012年,山西省發改委制定措施,打算圍繞新能源、節能環保、煤層氣和現代煤化工等重點領域,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512”工程,即著力支持實施50個規模效益顯著的重大項目、100個高成長性重點項目、培育200個發展前景好的潛力項目。
山西的產業轉型目前主要依靠投資推進,許多項目已在進行當中。在長治襄垣,當地正在打造一個打造一個占地200多平方公里,以精細煤化工為產業發展方向的新能源、新材料基地。落地在這里的全國最大的高硫煤清潔利用油化電熱一體化示范項目也在推進。
煤炭大企業的轉變,是山西經濟轉型的一個縮影。山西同煤集團已成功重組漳澤電力,這是轉變能源提供方式、變“賣煤”為“輸電”的一個嘗試。山西的世界500強企業——山西煤銷集團也實現了轉型,從“賣產品”到“賣服務”,從“一元”到“多元”。它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新能源發電。
結語:中國經濟結構和發展模式需要轉型,這是共識。雖然中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并不能在短期內改變,但通過產業升級,淘汰高耗能的產業和粗放落后的生產方式是完全可行的,環境更是可以通過技術和政策等多方的努力實現。我們希望山西這個飽受不合理經濟結構之苦的省份的能化痛苦為改革的動力,成功實現轉型,為當地百姓,為中國的環境狀況改善做出貢獻,也為中國經濟轉型積累成功經驗。
來源:新浪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