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水泥行業總體產能嚴重過剩、水泥企業效益普遍下滑的嚴峻形勢下,湖北水泥行業卻能“獨善其身”,始終保持平穩增長。在不久前舉辦的長江中下游水泥論壇上,湖北省經信委有關負責人透露,該省今年上半年水泥產量增長率居長江中下游七省市中倒數第二,而水泥企業效益增長恰好居正數第二。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喬龍德在長江中下游水泥論壇會上表揚:“湖北省遏制新增產能控制得好,置換產能也是實事求是。在貫徹國發〔2013〕41號文件時態度明朗‘一律不再新建項目,并且響亮地提出置換產能應以2013年有效產能為基數,對以往已經核定的落后產能堅決淘汰。
何以“風景”這邊獨好?日前,記者就化解水泥過剩產能話題采訪了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梁一新。
把握市場配置是關鍵
梁一新表示,優化市場配置是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
近幾年來,湖北省嚴格執行國家對水泥行業的投資管理規定和產業政策,較好地貫徹落實了國發〔2009〕38號文件和國發〔2013〕41號文件,水泥和平板玻璃等行業的產能得到有效控制。
梁一新說,落實國家產業政策本身就屬于引導和優化市場配置的范疇。這個認識具有高度和辯證思維,一些地方、一些企業卻把宏觀政策導向與市場配置資源對立起來,因此本身已經違背了市場需求規律,卻還在高喊靠市場競爭。從2009年國務院頒布38號文件之日起,湖北沒有新審批過一個水泥投資項目。時至今日,湖北仍然是一個“水泥熟料純進口省”。
據了解,湖北省現有新型干法水泥生產企業44家,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63條,水泥熟料產能6800萬噸,其中新型干法熟料產能比重達到98%;無熟料生產水泥粉磨企業80余家,全省水泥產能約1.35億噸。2013年,湖北省水泥實際產量11056萬噸,居全國第10位,水泥熟料產量6144萬噸,水泥熟料產能利用率在85%以上,凈調入水泥熟料1000萬噸以上。
截至2013年底,湖北省共計淘汰水泥落后產能3890萬噸。現在全省僅邊遠山區還有17條落后立窯水泥生產線和2條濕法窯生產線,落后產能239萬噸,其中16條生產線、產能205萬噸已列入今年的淘汰計劃并已公示。由于行得端、沒隱私,家底也十分清楚。
梁一新告訴記者,湖北省一直非常重視水泥產業市場的優化配置。早在上世紀90年代投資熱潮剛剛興起時,湖北就未雨綢繆,結合全省地質地貌、石灰巖資源分布及城鄉建設和物流渠道的布局,對水泥產業作了對應的區位和產能規劃,引導水泥企業合理布局、適度發展,避免了無序競爭和內耗。國務院“38號文”出臺后,該省進一步做好“控制總量、優化存量”工作,堅持在嚴格“等量置換”和堅持“減量置換”的前提下對總量有效控制對現有存量產能進行調整和優化,確保了全省水泥行業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也保證了湖北省一批骨干企業的持久發展。
該省還積極爭取中央財政資金,利用財稅政策杠桿支持水泥行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壓縮過剩產能。發揮省級財政調整結構的引導作用,支持骨干水泥企業生產符合產業政策鼓勵方向的高端產品,推進節能減排,延伸產業鏈。
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是核心
化解產能過剩矛盾,對眾多水泥企業來說既有壓力,但也是動力;對地方經濟和水泥行業更是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轉型升級,改善和提升水泥產業整體素質的難得機遇。梁一新說,湖北省各級政府和行業管理部門正是幫企業牢牢抓住了調整結構這一機遇,不斷創新和提升,全省水泥行業才能擁有今天較為紅火的日子。
據梁一新介紹,湖北省堅持在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前提下,支持省內優勢骨干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整合區域內產能,支持城區老企業退城入園,并結合淘汰落后產能,實施節能減排、開展綜合利用的環保搬遷改造,促進全省水泥行業優化升級。鼓勵行業骨干企業發揮技術、品牌和資本優勢兼并重組區域內水泥熟料、粉磨和下游加工企業,實現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預計在三年內,該省將培育兩到三家擁有礦山、骨料、水泥生產、商品混凝土、水泥基材料制品等完整產業鏈的大型企業,進一步優化結構。
與此同時,該省還鼓勵龍頭企業積極開發新產品和新工藝,搶占產品質量制高點;支持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對現有生產線的改造,提升生產技術水平;創新產品應用領域,以產業鏈延伸促進產品價值鏈的擴張。鼓勵使用高性能、高標號混凝土,減少普通水泥使用量。鼓勵大型水泥企業發展商品混凝土、砼外加劑、干混砂漿、建筑骨料等產業鏈延伸產品,積極配合建筑工業化發展進程,開發推廣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的水泥基構配件和水泥基新材料,支持水泥生產企業由產品生產向應用服務拓展,成為建筑工程問題系統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和服務商。
“走出去”戰略則是市場創新的嘗試,也是化解產能過剩的重要舉措。目前,湖北已有華新、葛洲壩等骨干水泥企業開始尋求海外發展空間。華新塔吉克斯坦一期3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已于2013年8月投產,二期工程正在動工興建;柬埔寨3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也即將投產。該省在本省內堅決不建新線,但走出去在國外發展又領了好頭。
綠色節能發展是方向
環保是現代企業生存的必須條件,綠色節能發展為湖北水泥企業贏得了先機。據梁一新介紹,水泥窯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在湖北省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2013年,全省已建成的水泥窯余熱發電機組57臺(套),總裝機358MW,年余熱發電量21.5億Kwh,相當于年節約標煤85萬噸。已建成水泥窯脫硝裝置28個,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7個,城市垃圾、市政污泥年處理能力88萬噸,三峽漂浮物年處理能力15萬立方米。
梁一新告訴記者,該省水泥行業正加大力度推廣應用節能粉磨、高效收塵、變頻調速和水泥窯尾氣生產輕質碳酸鈣、養殖藻類減排二氧化碳等新技術。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已全面實施窯爐煙氣脫硝治理、余熱發電等節能環保的技術改造工程。
以華新水泥和葛洲壩水泥兩家企業為代表,湖北省正重點推進建筑垃圾、市政污泥、城市生活垃圾、垃圾焚燒飛灰等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加快大型水泥窯無害化協同處置已在大中型城市周邊現有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的示范推廣。目前正推進城市和產業集聚區周邊利用現有水泥窯或通過等量置換,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和工業廢棄物,提高資源能源綜合利用效率。
為了鼓勵和推動綠色節能發展,湖北省正著手建立健全能源計量管理體系和污染物排放監測管理體系,倒逼水泥企業節能減排;與此同時,嚴格執行國家差別電價政策,對使用落后生產工藝生產水泥熟料的企業實施差別電價,對達不到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標準要求的水泥企業實施階梯電價,以扶優扶強倒逼企業轉型升級。
預計到2017年,湖北省所有水泥企業各項污染物排放指標將全面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可比水泥綜合能耗下降到93公斤標煤/噸以下。新建(改、擴建)水泥窯協同處置生產線6條以上,具有協同處置能力的生產線比重達到20%以上。
來源:中國建材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