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限制煤炭進口政策持續發酵,進口煤數量繼續回落。而國內主要煤企強勢統一拉升煤價,預示著年底前,煤電談判的博弈正式展開。在進口煤對國內煤炭市場沖擊得以舒緩的支撐下,隨著用煤需求的放量,沿海煤市有望放量上漲。
11月8日,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煤及褐煤進口量2013萬噸,環比減少103萬噸,下降4.87%,同比減少830萬噸,下降29.19%;1-10月份累計進口2.43億噸,同比減少2013萬噸,下降7.65%。
10月9日,中國財政部稱,將自10月15日起,調整煤炭進口關稅,取消無煙煤等五種燃料的零進口暫定稅率,恢復最惠國稅率。此舉另原本已因失去價格優勢的而數量回落的進口煤雪上加霜,而發改委此前已部署將2014年的煤炭進口減少5000萬噸,其中9-12月份減少4000萬噸。在煤炭救市“組合拳”的影響下,國內煤炭進口量持續回落。
由于外貿進口繼續受政策打壓,冬儲煤及年末儲備采購需求繼續向國內市場釋放,明顯增強了煤炭企業拉漲價格的信心。進入11月份,部分主要煤炭企業再度大幅調高動力煤銷售價格,讓我們聯想到將要到來的中長協合談判,這也預示著年底前,煤電談判的博弈正式展開,金銀島分析師戴兵表示。
與此同時,產地動力煤企業漲價意愿也在增強。11月10日發布的中國太原煤炭交易綜合價格指數為81.74點,較上期上漲0.48點,動力煤分指數為79.51點,較上期上漲1.11點,明顯高于其它煤種指數。其中,山西大同地區價格漲20元/噸;受益于河南、山東電廠采購增加,長治地區部分煤企庫存下降明顯,漲價意愿較強。
按照發改委年內煤炭進口量減少5000萬噸的要求,后兩個月尚有2987萬噸的減量任務,有業內人士表示,未來兩個月我國煤炭進口量仍有大幅收縮空間,有利于緩解進口煤對內貿煤炭市場的沖擊。雖然目前沿海主要電力集團合計日耗煤量未能向上突破60萬噸,顯示需求依舊較為疲軟,但隨著用電旺季的逐步臨近,后市需求呈現緩慢回升態勢。伴隨北方冬儲,銷往南方的下水煤將減少,港口煤炭銷售有望繼續好轉,或出現放量上漲態勢,戴兵表示。
來源:歐浦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