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煤炭“十三五”規劃》計算,每年將少排放二氧化碳4.1億噸,相當于2013年全國排放量的5%,相當于半個德國的碳排放量,相當于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碳排放總量。
近日,國內媒體引用“參與“十三五”煤炭規劃編制的人士”,稱未來五年國家或將重新收緊煤化工政策,不再新增煤制氣項目,煤制油僅可作為戰略儲備,而煤制烯烴也被要求適度發展。《煤炭“十三五”規劃》草案初定到2020年,煤制天然氣產能150億立方米,煤制油產能660萬噸,煤制烯烴產能1500萬噸。
而本月初,另一份在起草中的能源規劃也傳出相同的政策信號。據媒體介紹,《能源“十三五”規劃》草稿初定,到2020年,煤制天然氣產能300億立方米,煤制油產能1000萬噸,而且這個目標已經過國家高層審閱。另一位參與規劃制定的專家也向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馬文證實了此消息。
這與此前煤化工的火爆場面大相徑庭。今年1月召開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還一度傳出消息稱,初定“十三五”發展煤制氣產能500億立方米,煤制油3000萬噸。另據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稱,國家初定2020年煤制烯烴目標2400萬噸。對比眼下煤化工的實際投產規模,這一些列目標意味著行業將成倍爆發式增長。
風向逆轉:煤化工“由熱轉冷”
此次,兩份國家級能源規劃不約而同對煤化工“踩剎車”,盡管具體數字不同,但都明確反映了國家對煤化工發展的思路發生了轉變,“由熱轉冷”明顯,煤化工將回歸理性。
而這種思路轉變也經歷了一定過程。今年7月22日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規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產業科學有序發展的通知》,要求各地控制煤制油氣盲目發展勢頭,對違反政策規定違規上馬新建項目的行為要進行問責。9月1日,能源局再次下發《關于下達煤制油、煤制氣核查監管任務書的通知》,核查各地煤制油氣項目的規劃、審批、投資建設情況,重點摸清“未批先建”的項目。11月中又傳出消息,起草中的煤制油氣項目《指導意見》,由于“爭議比較大、條件不成熟”被再度擱置。
如何解釋煤化工政策的大幅轉向?上個月公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已經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這份文件經過國家能源委員會于4月18日審議,6月7日成文,11月19日公布,可以被看作《能源“十三五”規劃》的初步綱要。
此次《行動計劃》最大的亮點是將“推動能源消費革命”,其核心任務是通過嚴格控制能源消費過快增長,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實施“一掛雙控”、區域差別化能源政策以及控制煤炭消費總量等措施。目標是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8億噸標準煤左右,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42億噸左右。
國家的宏觀能源方針是“節約、清潔、安全”,戰略是“節能優先、綠色低碳、立足國內、創新驅動”四大戰略,目標是構建低碳、高效、可持續的現代能源體系。而現代煤化工行業則仍面臨高耗能、高污染、高碳排放的挑戰,因此并不是國家著力發展的大戰略,主要還是作為技術示范儲備。
轉向實效:少排放半個德國的二氧化碳
相反,如果按照此前的煤化工發展計劃,則將嚴重影響國家能源消費和煤炭消費總量“雙控”目標。根據2014年4月制定的《煤炭深加工產業政策(征求意見稿)》中的行業準入要求,煤制天然氣能耗2.3噸標準煤/千方,煤間接液化能耗3.6噸標準煤/噸,煤制烯烴能耗4.4噸標準煤/噸。
按照此前的計劃規模,僅此三項,煤化工行業就將消費煤炭約3.3億噸標準煤,即4.6億噸原煤。2013年全國煤炭消費量為36.1億噸,與國家十三五煤炭消費量控制目標僅相差5.9億噸。這意味著煤化工一個行業就將占用八成“指標”,給十三五控煤目標造成極大的挑戰。
如果按照此次透露出的《煤炭“十三五”規劃》計算,則到2020年,全國將減少2.9億噸原煤消費增量。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華夏能源網(微信sinoergy_com)專欄作者馬文認為:砍掉這部分增量,有利于國家在十三五末將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比重降低到60%以下,加快能源結構變革步伐。
從二氧化碳的角度看,此次煤化工產業目標調整有著更重大意義。根據石油和化工規劃院2013年完成的《碳稅對我國化學工業的影響分析》研究,煤制天然氣單位產品碳排放4.8噸/千方,煤間接液化碳排放6.1噸/噸,煤制烯烴碳排放11.1噸/噸。
若根據此次《煤炭“十三五”規劃》草稿的目標調整規劃折算,煤化工行業將每年少排放二氧化碳4.1億噸,相當于2013年全國排放量的5%,相當于半個德國的碳排放量,相當于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兩國的碳排放總量(BP統計年鑒2014)。
中國已經向世界承諾,“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并且將努力早日達峰”。煤化工行業回歸理性發展,對國內節能減排工作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意義重大,也將對明年巴黎峰會的成功做出實質貢獻。
此外,近期國際油氣市場發生重大變化,同時國內能源體制加快改革步伐,許多煤化工項目已經面臨虧損情況。同時,全國統一碳市場將于2016年試運行,碳稅也將同期加快推出,煤化工三廢監管已經在收緊,以及水價改革和生態補償的落實,都將進一步推高煤化工項目成本。
面對政策和市場形勢,著眼宏觀能源戰略目標,筆者認為發展煤化工僅是一時之伎,加速能源結構轉型才是國家大略。
參考材料:
1.國家將不再新增煤制氣項目,中國能源報,胡珺,2014年12月15日
2.現代煤化工五路徑,中國煤化工,陳繼軍,2014年第6期
3.開閘煤制油、煤制氣,能源,2014年第4期
4.煤炭工業技術委員會2014年年會發言,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2014年9月20日
5.煤炭深加工產業政策(征求意見稿),2014年4月
6.碳稅對我國化學工業的影響分析,韓紅梅等,化學工業,2014年1月
7.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2014年6月
8.2014 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來源:華夏能源網)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