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四季度,國際能源市場上油價暴跌成為了主基調,這讓依賴高油價而盈利的新型煤化工備受煎熬。當油價維持在100多美元/桶的高位時,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氣企業的日子過得很滋潤;而目前50多美元/桶的油價,使得絕大多數煤化工產品的成本優勢蕩然無存,企業早已無錢可賺甚至虧損。
當成本優勢不在,眾多已建、在建和擬建的煤化工項目何去何從?相關企業又該采取怎樣的措施來應對當前的困境?油價跌到什么時候是個頭?未來煤化工的前景如何?一系列的疑惑和不確定因素,讓煤化工企業陷入了迷茫,也讓業內企業感到這個冬天格外“冷”。
然而,中國化工報記者在近期的采訪中了解到,盡管低油價給煤化工帶來的沖擊不可小覷,未來油價能否回到100美元的高位還是未知數,但業內專家普遍認為,煤化工產業在中國的發展依然是一個堅定不移的長期戰略,無論油價漲跌,堅持煤炭資源清潔高效轉化的大方向始終不變。當前的市場困境,恰恰可以使已經有過熱苗頭的煤化工產業冷靜下來,重新審視和定位產業發展方向。
新項目放慢腳步
一方面是已投產的項目面臨巨大虧損壓力;另一方面,擬建和在建項目也同樣處于重新抉擇的關口。
去年8月份,華魯恒升發布公告稱,擬投資28億元建設傳統產業升級及清潔生產綜合利用項目,計劃采用先進的水煤漿氣化技術,建設年生產能力為13.6783億Nm3的羰基合成氣(CO+H2)生產裝置,替代傳統的UGI固定床氣化合成裝置。據了解,目前該公司舊的合成氣生產裝置已經停產,新項目設計方案和空分、氣化爐等主要裝置基本確定,項目正在按部就班地進行。
但近幾個月國際油價及部分化工產品的持續下跌,對項目實施和下游鏈條的延伸拓展產生了一定影響。華魯恒升規劃投資部經理任格勇告訴中國化工報記者:“目前油價的大幅下跌,給許多項目進展帶來不確定性。我們會密切關注國際原油價格走勢及對石化產品的傳導影響,一方面抓好現有項目實施,努力降低建設成本;另一方面我們會對后續項目重新排隊論證和決策,防范投資風險,確保新項目的競爭力。”
處于同樣境遇的企業不止一家。近兩年煤化工的投資熱潮高漲,僅就煤制油項目而言,除了已經投產的220萬噸產能以外,目前已經拿到國家發改委“路條”的新項目產能就多達1160萬噸。而近幾個月來油價的連續下跌,卻是這些企業始料未及的。
伊泰集團是我國間接煤制油的先驅,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間接煤制油技術,其位于內蒙古準格爾的首套16萬噸煤制油項目自2009年3月20日產出第一桶油以來,已連續安全運行5年,2013年實現產量18.2萬噸,當年營收12.93億元,盈利1.93億元。這一示范項目的成功讓伊泰集團在煤制油項目上信心倍增,公司相繼又在內蒙古、新疆等地啟動了4個煤化工項目規劃,合計總產量超過1000萬噸,計劃投資超過1000億元。
正在他們準備大干快上時,國際油價的快速下跌給伊泰新項目的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據公司知情人士透露,盡管公司的煤制油項目有的已經能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有的已經開工建設,但當投資熱情遭遇冷市場時,這些項目的推進已經開始有放緩的跡象。按照原計劃,2015~2016年將是伊泰千萬噸煤化工項目投資高峰期,但面對目前低迷的市場環境,資金的來源和項目的經濟性都要重新進行考量。
記者還了解到,神華、大唐、兗礦等國內主要煤化工企業在新項目的推進上,態度也都變得更加謹慎,紛紛表示什么時間上項目、怎么上都有待進一步研究,觀望情緒開始在業內彌漫。
“在油價持續下跌的大背景下,煤化工行業的投入不要那么膽大了。”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在1個多月前就曾這樣提醒過。事實上,2014年早些時候,已經有電力行業的企業考慮從煤化工產業抽離。
開工項目面臨虧損
“近幾年,新型煤化工產業之所以能夠異軍突起,發展這么快,除了我國為保障能源安全而大力推進能源多元化戰略,以及為解決霧霾造成的大氣污染而力推能源清潔化發展的動力外,還有一個重要推手是煤化工產品的經濟性。只要原油維持在每桶80美元以上,煤制油、煤制烯烴等產品就有較強的成本優勢。”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煤化工專委會秘書長胡遷林的這番話,闡明了高油價對支撐煤化工產業發展的重要性。
多家研究機構曾對國際油價與煤化工項目盈利性的關系做過測算,較為一致的結論是:煤制油、煤制氣和煤制烯烴產品的盈虧平衡點多在油價65~85美元/桶。原油價格100美元/桶時,煤化工行業一般經濟效益較好;而以當前50~60美元/桶的油價計算,幾乎所有的煤化工產品均已無利可圖。
“從成本構成的分析來看,煤化工產品成本無論如何是不可能與目前低油價時代的石油基化工產品相抗衡的。”一位石化行業的技術專家這樣分析道,“煤化工產品的成本一般分為兩部分,廠房、設備等固定成本與原料價格等可變成本各占50%,其中煤炭成本占到30%左右。而石油基化工產品成本構成中,原油所占成本比例接近80%,油價大幅下跌必將帶動石化產品成本的大幅下降。”
盡管價格下跌從原油傳遞到下游石化產品一定的滯后效應,但許多煤化工企業已經感到不斷襲來的陣陣寒意。化工市場上石化產品的交易量在萎縮,買漲不買跌的心理使得市場觀望氛圍濃厚,許多采購商變得十分謹慎,而謹慎氛圍又助推了價格下跌。
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料供應公司總經理楊召營對中國化工報記者表示:“在去年11月份時這種感覺還不明顯,可是進入12月份之后,石化產品價格下跌加速,丙烯、苯等產品跌幅較大,與之相關的下游產品丁辛醇、環己酮、己二酸等也隨之下跌。在原油價格大幅度下跌的背景下,煤化工很多品種恐怕都需要重新考慮經濟性。”
顯而易見,油價的下跌直接吞噬了煤化工企業的利潤,特別是那些單純以煤制油、煤制氣、煤制烯烴為主業的煤化工企業的日子變得十分艱難。“這么低的油價,硬撐著做下去毫無疑問就是虧損;而停產呢,公司就要承擔更高的折舊成本和財務成本,同樣會影響利潤。目前想停也停不下來,真是進退兩難!”一位煤制油企業內部人士的一番話,道出了所有煤化工企業的憂慮和無奈。
目前我國大多數已投產的新型煤化工項目都處于示范階段,前期投入巨大,動輒上百億元,大多數企業在銀行有巨額貸款,如果因為油價下跌而減產或停產,企業就要承擔更多的償貸風險。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盡管油價帶來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但目前神華、伊泰等公司的煤制油項目還在維持正常運行。
放眼長遠堅定信心
低油價帶來的巨大沖擊,讓正處在生長發育期的中國新型煤化工產業身陷囹圄。企業該如何在嚴冬中自保并尋求新出路?采訪中多數業內專家向記者表達了他們的信心: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是要放平心態,當前形勢下不應過度悲觀,要看到油價漲跌是常態,當前重要的是堅定信心、從長計議。
“首先肯定一點,無論油價高低,發展煤化工產業都是中國能源戰略轉型的必由之路,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這是我國的資源稟賦和能源革命的大背景所決定的,我們還是應該堅定看好煤化工產業未來的發展。”在談到煤化工的發展方向時,胡遷林表現得十分堅定。
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為65.7%,這一比例雖然在下降,但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其消費總量還將增長,煤炭仍將是我國一次能源的主力軍,這使得新型煤化工行業的發展空間和前景得到了有效保證。
“這樣的能源結構現實,加上我國大氣環境污染防控的巨大壓力,使得加快煤炭資源利用方式從傳統粗放式向高效清潔利用的轉變迫在眉睫,而煤化工恰恰是實現煤炭產業綠色發展的最為現實的途徑之一。煤炭的深加工和高效清潔轉化的產業技術,是我國能源轉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煤化工消耗煤炭資源的比例只有5%,未來的空間還很大。無論油價漲跌,堅持煤炭清潔高效轉化的大方向始終不變。”胡遷林強調。
延長石油集團總經理助理李大鵬也表示,中國的煤化工項目不能停,而是要找到一條健康穩妥的發展路徑。中國是人口大國,僅靠國內油氣資源很難支撐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作為能源結構中的主力軍,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是我國實現高碳能源低碳發展、解決油氣資源短缺和能源多元化轉型的重要途徑。
盡管油價跌得很兇,我國費托合成煤間接液化方面的專家、煤液化及煤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孫啟文對煤制油項目依然充滿信心。他表示:“石油價格的波動是正常現象,即使油價跌了,我還是堅持看好煤制油的發展。煤制油是煤炭清潔利用的重要方向之一,符合我國國情,是保障我國油氣供應安全和推動能源結構調整的迫切需要和現實選擇。”
“煤炭是中國的主體能源,發展煤化工有利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煤炭資源高效清潔利用,尤其在煤炭大省,煤化工產業對于當地經濟發展、資源合理利用等意義更大。再則,煤化工項目建設均需較長的建設周期,目前的國際油價大跌不一定意味著幾年后油價仍然處于低位,畢竟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東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位人士如此表示。
在肯定煤化工發展方向的同時,胡遷林也就企業該如何面對眼下的困境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油價每桶100美元時,煤化工企業的投資熱情和沖動占據了上風;油價跌到50多美元,反倒可以給近兩年出現的盲目投資、過熱投資和逢煤必化潑點冷水降降溫。企業審視煤化工發展時就要更加慎重和冷靜,除了考慮技術、環保因素外,還要考慮產品的經濟性,這對煤化工長遠的發展十分有利。低油價時代的到來恰恰是一個契機,給產業重新回歸理性、系統研究和科學規劃發展路線騰挪出了時間和空間。“這個時候,千萬不要亂了陣腳,要有信心,要把握住大的發展方向。”胡遷林說。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國產化裝備足以支撐我國現代煤化工產業的發展,并降低項目投資。
困境中創新尋出路
在堅定信心的同時,企業又該如何度過當前的難關呢?
胡遷林認為,開好示范項目是當務之急。“應該看到,目前我國煤化工正處在從傳統向現代升級轉型、規模化發展的初期,許多技術屬于世界首創,正在示范裝置的驗證階段,把示范項目開好是當務之急。企業一方面應該在打通技術路線、收集數據、完善工藝等方面練好內功,積累經驗,突破關鍵技術;另一方面要不斷通過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提高裝置的穩定性和運行效率,在示范項目運行中找到提高產品經濟性和節能節水等環保問題的解決方案,探索出一條清潔、環保、高效率的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路徑。” 胡遷林表示。
孫啟文也認為開好示范裝置十分必要。煤制油工藝過程復雜、工藝路線長,要經過較長的示范裝置驗證,才能大規模擴產,還要在大型裝備匹配性應用及過程優化集成方面進行進一步驗證和技術攻關,才能保裝置的穩定可靠長周期運行。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院長助理、能源化工處處長李志堅也曾表示,目前階段國家對新型煤化工發展的態度是支持鼓勵關鍵核心技術的開發和產業的升級示范,而并非大規模產業化發展。保障示范裝置的安穩長滿運行,不斷完善工藝路線,取得關鍵性數據是當前主要的任務。
顯然,在示范工程的運行當中,技術創新和工藝改進是不可或缺的。我國煤化工得以快速發展也是得益于在一批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比如大型先進煤氣化、煤制甲醇、煤直接制油和間接制油、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萬噸級煤制芳烴、低階煤分質利用等技術。正是這些我國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使得我國煤化工產業得以在短期內脫穎而出。
無論是要擺脫當前困境還是著眼長遠發展,胡遷林認為技術創新始終是產業得以前行的內在驅動力。目前技術創新應著眼于3方面:一是通過技術進步提高產品轉化率、降低能耗,提高示范裝置的經濟性,提高產品的競爭力;二是延長產業鏈,開發新產品、拓寬煤化工產品的市場;三是要在提高裝置的國產化率上下功夫。
多途徑降本增效
事實上,即使在低油價時代煤化工也并非無路可走、無利可圖。多位專家就認為,煤化工產品在與石油化工產品的競技中,關鍵是要出奇制勝,準確把握市場走勢,延長產業鏈,開發更多的高附加值、精細化、差異化的產品,避免與石油化工產品的正面沖突。
世界上第一個煤制油企業南非沙索公司的成功經驗給我國的煤化工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啟示。沙索公司目前的主要利潤出自于化工產品而非油品。數據顯示,2013年沙索公司200多億元的利潤中,30%的利潤來自于油品,70%的利潤由化工產品貢獻。而在其產品構成中,油品產量占到60%,化工品產量只有40%,但品種卻多達130多種。由此可見,煤制油企業想要賺錢,還是要在下游產品開發上多下功夫。
據胡遷林介紹,煤制油聯產化學品是提高煤制油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煤間接液化工藝可以采用高溫費托合成與低溫費托合成相結合的方式,在生產汽柴油的同時副產烯烴(丙烯、α-烯烴等)、石蠟、醇、酮等高附加值化學品,從而實現煤制油與化學品的多聯產,提高綜合能效轉化率;煤制乙二醇也可以通過產品多元化、系列化途徑,聯產草酸、草酸酯等高附加值精細化學品;煤制烯烴則應該加強聚烯烴專用料的開發,其他的一些精細化工原料環氧丙烷、環氧乙烷、苯酚、丙酮、丁辛醇、丙烯酸及酯等下游產品也都是不錯的選擇。
孫啟文也表示,煤間接液化工藝在獲得大量油品的同時,還可以獲得較多的烯烴、含氧化合物等更高附加值的化學品,特別是α-烯烴以及高凝點超硬蠟、食品級高純蠟等高端化工產品在石油路線中產量較小,通過費托合成獲得的這部分產品可以彌足石化產品的不足,從而體現出更多的差異化優勢。“其實,煤制油聯產化學品的投資不大,并可根據國際、國內市場需求,隨時增加投資建設,一些高附加值的精細化工產品在技術上難度并不大。”孫啟文表示。
除了在工藝路線、產品路線的選擇上要突出煤化工產業自身特色,選擇性地規劃下游產品的開發、避免同質化競爭外,還有專家建議,現有已經開工的裝置要在節能節水減排上做文章,降低能耗、水耗,減少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這也是企業降低成本的有力措施。
全國化工節能(減排)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系統工程學會過程系統工程委員會主任楊友麒告訴記者:“與石油化工相比,煤制烯烴、煤制甲醇等煤化工項目除了前端原料不同外,后端合成工藝幾乎沒有區別。從理論上講,煤化工路線和石油化工路線的能耗和水耗應該差別不大。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石油化工工藝已經相對成熟,公用工程系統經過多次優化改造,水資源和能源的消耗都已經達到了一個合理的水平。而我國煤化工產業才剛剛起步,項目都還處于示范工程和工業化開發階段,在水網絡和能源系統的優化上還有許多工作沒有展開。如果能借鑒石化行業的經驗,采用先進的系統優化方案,煤化工企業可以大幅度降低公用工程的能耗、水耗,進而降低生產成本。”
李志堅則表示,煤化工是資金密集型產業,投資回收期長,巨額的項目建設投資是煤化工難以在短期內盈利的一個重要原因。特別是在低油價時代,降低項目投資就顯得十分必要。早期的煤化工項目為確保順利實施,大多采用了進口設備,這也是煤化工項目投資巨大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國在一些重大裝備上取得了長足進步,國產化裝備已經足以支撐我國現代煤化工產業的發展,通過提高裝備的國產化率以及加強項目建設管理,降低項目投資是完全有可能的。
據悉,近些年,我國自行開發制造的大型煤氣化裝置、變換爐、低溫甲醇洗、12萬等級大型空分、壓縮機、百萬噸級煤制油反應器、60萬噸級甲醇制烯烴反應器等裝備,以及配套的鎖斗閥、煤漿閥、渣水閥等特殊閥門等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其中閥門壽命已經接近于進口產品。神華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就曾表示,僅就閥門而言,如果采用國產化產品替代進口,采購成本可以降低2/3。
2013年至今,我國煤化工項目的總投資額約5000億元,共計22個煤化工項目獲準開展前期工作。
盡管低油價帶來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但目前大多數煤制油項目還在維持正常運行。(來源:中國化工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