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黃金十年”后,脫困成為“煤老大”2014年不變的話題。而近期,煤炭產量連續上漲14年后,在2014年首次出現下跌的消息,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4年中國煤炭工業發展年度報告》顯示,預計2014年,我國煤炭產量同比減少2.5%左右,是自2000年以來的首次下降。
煤炭行業面臨的困境已是業內共識。1月29日,“2015中國煤炭高峰論壇” 如期舉行,論壇將主題聚焦在“能源革命和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煤炭發展戰略與規劃”,與會專家為經歷過“輝煌十年”的“煤老大”獻計獻策。專家認為,煤炭行業將進入需求增速放緩期、過剩產能與庫存消化期、環境制約增強期和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期。
2014年脫困取得“階段性成果”
2014年,對于煤炭行業來說,是“政策給力年”。這一年,國家相關部門先后就煤炭經營監管、清費正稅、煤礦安全生產、遏制煤礦超能力生產、商品煤質量管理、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調整煤炭進口關稅等方面出臺了指導意見和措施,旨在從多個方面統籌解決煤炭行業存在的問題。
自去年7月中旬以來,國務院領導更是對煤炭行業脫困工作做出重要批示,主持召開國務院煤炭行業脫困工作會議,就堅決遏制煤炭產量無序增長、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控制煤炭進口、改進考核機制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煤監局和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等機構,建立了煤炭行業脫困工作聯席會議制度。
記者了解到,201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集國家能源局和煤協等部門開了22次協調會,出臺限制產能、規范煤炭進口、建立小煤礦退出機制、加大金融支持、關稅調整等37項相關對策和措施。救市政策出臺的力度與速度超出行業預期。
在對煤炭企業提出要求的同時,也對電力企業為主的煤炭用戶提出減少進口煤炭、加大劣質煤使用監管等方面的要求。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在痛苦中煎熬的煤炭行業,終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隨著煤炭工業改革的推進,煤炭行業脫困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中,煤炭市場化改革的鋪開形成了巨大推力,尤其是依靠科技進步,煤炭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明顯加快。同時,煤炭結構調整取得了積極進展。煤礦數量減少,大型煤礦比重上升,產業集中度提高。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近日發布的《當前煤炭行業脫困工作有關情況的通報》則認為,相關政策效果逐漸顯現,煤炭市場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對此,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表示,“通過上下聯動,目前煤炭行業脫困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其中之一,是去年前11個月煤炭進口同比減少2755萬噸、下降9.4%。顯然,這有利于煤炭行業,但并非其自身的“功勞”。
姜智敏表示,政府層面立足于全局、宏觀、穩定,而煤炭企業希冀的,大概就是先解決目前的困境,而難以在目前低迷形勢下治愈沉疴。相當一部分問題也是煤炭行業自身造成,靠外力無法改變的,“近幾年來,不少企業大上項目,現在看其中優質的項目很少,這些項目投入大,財務成本高,已經拖累了企業發展!苯敲粽f。
今年煤炭經濟運行仍面臨挑戰
預計2015年,全國煤炭市場供求關系將逐步得到改善,但受多重因素的影響,市場供大于求的態勢還難以根本性改變,企業經營的壓力依然較大,行業運行形勢依然嚴峻。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表示,當前,受經濟增速放緩、主要耗煤產品產量增速下降、能源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我國煤炭消費持續下降。
而從生產端看,目前全國煤炭產能已經達40億噸左右,在建產能達11億噸左右。產能的大量集中釋放,將進一步加劇市場供大于求的壓力。從發展趨勢看,國際煤炭市場雖然出現了一些新變化,但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仍未發生根本改變,價格將持續處于低位運行。
從需求端看,2015年我國經濟增速將進一步放緩,國家調控能源消費總量,提高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能源結構將進一步得到優化,煤炭需求強度進一步降低。與此同時,國家嚴格治理違法違規煤礦生產建設,治理不安全生產、超能力生產和限制劣質煤生產與消費,煤炭產量盲目增長的勢頭將得到遏制。
王顯政表示,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煤炭需求低速增長與產能結構性過剩和進口煤保持高位將成為常態,煤炭供應總量寬松態勢不會發生明顯改變,煤炭經濟運行仍將面臨嚴峻挑戰。
“在新常態下,煤炭行業也將進入需求增速放緩期、過剩產能與庫存消化期、環境制約增強期和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期!蓖躏@政說。
清潔利用是煤炭脫困必經路徑
2015年,煤炭行業脫困依舊在路上。
姜智敏在1月23日年度新聞發布會上透露,今年煤炭行業的脫困舉措主要集中在四個“嚴格”也即:嚴格治理違法違規生產;嚴格治理不安全生產、超能力生產;嚴格治理劣質煤的生產和消費;嚴格控制劣質進口煤。此外,在今年首次煤炭行業脫困聯席會議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再次強調,2015年,煤炭行業脫困工作的關鍵是調整好供求關系。
而在2015中國煤炭高峰論壇上,針對如何解決目前煤炭行業脫困這一焦點問題時,各路專家不約而同地指向了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這一共同出路。
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指出,實現煤炭能源清潔開發利用和近零排放,與可再生能源協同發展,是未來中國能源與煤炭發展的唯一道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協副主席謝克昌也認為,高度關注目前世界范圍內油價暴跌、煤價走低對節能減排實施和能源結構調整的挑戰,大力推進煤炭的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是能源與經濟、能源與環境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和長期性的指導原則。
在謝克昌看來,煤炭由“黑色”到“綠色”的轉變,要控制開發量,提高科學產能比例;分級分質,對口利用,全面洗選;加大高效潔凈燃煤發電和煤電節能減排技術的應用推廣,改造工業窯爐,提高燃煤效率;突破技術瓶頸,減少水耗和排放,降低成本,有序布局,適度發展現代煤化工;重視高硫、高灰、低階煤的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
王顯政認為,煤炭工業發展必須推進結構調整,促進發展方式由數量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推動行業發展由生產、銷售原煤向銷售商品煤、潔凈煤轉變;促進煤炭產品由燃料向原料與燃料并重轉變。此外,要推進煤炭市場交易體系建設。
此外,中國煤炭科工集團、開灤集團、內蒙古伊泰集團、淮南礦業集團等大型煤炭企業也不約而同的指出煤炭的綠色、低碳、清潔利用是他們走出此次困局的必經之路。(來源:中國改革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